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晨宇

作品数:14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手术
  • 5篇肿瘤
  • 5篇肠癌
  • 4篇术后
  • 4篇淋巴
  • 4篇淋巴结
  • 3篇直肠
  • 3篇直肠癌
  • 3篇食管
  • 3篇食管胃
  • 3篇切除
  • 3篇腺癌
  • 3篇疗效
  • 3篇结肠
  • 3篇空肠
  • 3篇并发
  • 3篇肠肿瘤
  • 2篇动脉
  • 2篇直肠肿瘤
  • 2篇食管空肠

机构

  • 12篇河南省肿瘤医...
  • 2篇郑州大学

作者

  • 14篇赵玉洲
  • 14篇刘晨宇
  • 13篇马鹏飞
  • 13篇韩广森
  • 9篇张俊立
  • 7篇李剑
  • 7篇顾焱晖
  • 4篇曹养辉
  • 3篇任莹坤
  • 2篇李智
  • 2篇鲁朝敏
  • 2篇王敬涛
  • 1篇冯稳
  • 1篇孔烨
  • 1篇刘莺
  • 1篇陈小兵
  • 1篇杨惠

传媒

  • 3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中华胃肠外科...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年份

  • 2篇2019
  • 8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食管胃交界部腺癌CT分型与手术入路选择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依据术前增强CT对食管胃交界部腺癌进行临床分型并指导手术入路选择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6年6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连续517例食管胃交界部癌按照术前增强CT表现进行三层四分法分型并统计各型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本组51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Ⅰ型152例(131例完全经腹手术,21例经腹切开膈肌进胸手术),Ⅱ型239例(177例完全经腹手术,62例经腹切开膈肌进胸手术),Ⅲ/Ⅳ型选择胸腹联合手术126例。手术时间为(102±17)min,术中出血量为(136±18)ml,术后发生显性吻合口瘘16例,胰漏5例,肠梗阻7例,吻合口狭窄3例,胸腹腔感12例,所有并发症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食管切缘距肿瘤平均(5.1±0.6)cm,2例食管切缘残端癌残留,平均出院时间(8.9±1.6)d。结论应用术前增强CT进行食管胃交界部腺癌分型并选择手术入路,可以兼顾手术安全性的同时最大限度保障食管下端的安全切缘,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开胸手术,有望成为食管胃交界部癌手术的一种新的分型方式。
赵玉洲韩广森马鹏飞李剑刘晨宇霍明科
关键词:食管胃接合处腺癌外科手术
纳米碳染色结合沿动脉血管走行分检右半结肠癌淋巴结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纳米碳染色结合沿动脉血管走行分检右半结肠癌淋巴结的技术优势。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5I例右半结肠癌患者,被随机分为纳米碳染色联合沿动脉血管分检组(观察组)24例和传统方法组(对照组)27例,比较两组检出淋巴结总数、平均检出淋巴结数、淋巴结〈12枚人数、阳性淋巴结数、淋巴结阳性率、患者转移率、平均直径〈5mm淋巴结数、平均直径〈5mm阳性淋巴结数、第一、二、三站淋巴结数和淋巴结分检时间。结果观察组检出淋巴结总数和阳性淋巴结总数均高于对照组(437比349、70比54)。两组淋巴结分检时间、检出的直径〈5min阳性淋巴结数目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3.1±3.2)min比(17.8±3.8)min,t=4.75,P=0.000;1.0±1.0比0.2±0.6,t=3.51,P=0.000]。两组检出淋巴结〈12枚人数、淋巴结阳性率和患者转移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纳米碳染色联合沿动脉血管走行分检右半结肠癌淋巴结具有操作简便。获取淋巴结数目多,更有利于准确病理分期等优点。
赵玉洲韩广森陈小兵刘莺李剑顾焱晖马鹏飞刘晨宇霍明科
关键词:结肠肿瘤淋巴结纳米碳
弧形切割闭合器联合改良反穿刺技术在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弧形切割闭合器联合改良反穿刺技术在Ⅱ型食管胃结合部癌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河南省肿瘤医院普通外科采用弧形切割闭合器联合改良反穿刺技术,进行食管空肠吻合的连续86例Ⅱ型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本组8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完全经腹手术11例,经腹切开膈肌进胸手术26例,胸腹联合49例。手术时间为(108.2±13.5) min,抵钉座放置时间为(5.2±1.6) min,食管空肠吻合耗时(11.9±2.3) min,术中出血量为(82.5±17.6) ml。术后发生显性吻合口瘘2例,胰漏1例,肠梗阻1例,所有并发症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无吻合口狭窄、胸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食管切缘距肿瘤平均(5.3±0.7) cm,残端均无癌残留,平均出院时间(8.9±1.6) d。出院后随访(2.2±0.6)年,3年无病生存率为57%,无吻合口复发。结论应用弧形切割闭合器联合改良反穿刺技术可以保障食管下端的安全切缘,并同时简化食管空肠吻合的难度,有望成为胃食管结合部癌手术的一种更加简洁的吻合方式。
赵玉洲韩广森刘晨宇马鹏飞张俊立任莹坤李剑
关键词:食管胃结合部腺癌食管空肠吻合术
直肠癌患者术后尿瘘分型及早期治愈性手术的疗效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术后尿瘘的类型及早期治愈性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6年5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治疗的26例直肠癌术后尿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尿瘘发生的部位分4种类型,总结每种类型的治疗特点和转归。结果本组26例患者均在发现尿瘘的早期进行二次手术,其中Ⅰ型:后尿道瘘6例,行尿管支撑+大网膜瘘口覆盖+膀胱造瘘;Ⅱ型:膀胱底部瘘2例,行瘘口修补+大网膜瘘口覆盖+膀胱造瘘;Ⅲ型:膀胱三角瘘12例,行瘘口修补+输尿管支架管置入+输尿管再植+大网膜瘘口覆盖+膀胱造瘘:Ⅳ型:输尿管瘘6例。行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治疗后26例患者修补成功24例,2例Ⅲ型患者行双侧输尿管皮肤永久造瘘术。结论针对不同类型直肠癌术后尿瘘患者,采用相应的方案进行早期治愈性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赵玉洲韩广森霍明科马鹏飞刘晨宇张俊立王敬涛
关键词:直肠肿瘤尿瘘手术后并发症
结肠脾曲及乙状结肠系膜的分型及其术式选择
赵玉洲韩广森李智任莹坤李剑杨惠鲁朝敏马鹏飞孔烨刘晨宇
主要内容:结直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手术治疗仍是结直癌最主要而有效的办法。在手术过程中,肿瘤的根治性切除和消化道重建对手术的成功的关键。如何完成肿瘤的根治性切除与消化道重建是外科医生研究的热点之一。对于结直肠来言,变异最...
关键词:
关键词:手术治疗解剖学
血管入路联合纳米示踪技术在大肠癌手术中淋巴结清扫的应用
赵玉洲马鹏飞刘晨宇张俊立曹养辉韩广森
近年来中国大肠癌的发病率持续增长,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居恶性肿瘤发病谱的第三位,仅次于肺癌和胃癌;死亡率居第五位,居肺癌,肝癌、胃癌和食管癌之后。中国对食管癌领域的研究水平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在胃癌领...
关键词:
关键词:大肠癌手术方法肿瘤治疗
戳卡原理在腹部中线切口快速进腹应用体会
2015年
目的介绍一种腹部正中切口快速进腹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自2010年8月至2014年3月收治2 147例首次手术行腹部中线切口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进腹时间(47±32)s,出血量(2.7±1.8)ml,术中未发生肠管等腹腔脏器的副损伤。术后I期愈合92%,切口并发症172例,其中切口裂开6例(0.28%),切口感染32例(1.5%),切口积液/脂肪液化134例(6.2%)。结论利用戳卡原理行食指钝性分离进腹方法操作简便,进腹时间较短,能有效避免腹腔脏器副损伤,便于在临床推广。
刘晨宇韩广森赵玉洲马鹏飞顾焱晖鲁朝敏李剑
关键词:腹部切口正中切口手术钝性分离
结肠脾曲重建预防胃癌联合脾脏切除术后近期并发症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探讨结肠脾曲重建技术用于预防胃癌联合脾脏切除术后近期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将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收治的52例胃癌行联合脾脏切除的患者,根据术中是否采用结肠脾曲重建技术分为两组:采用结肠脾曲重建技术30例(观察组),不采用结肠脾曲重建技术22例(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采用χ2检验比较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观察组2例,均经鼻肠管减压、生长抑素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痊愈;对照组7例,4例保守治疗后痊愈,3例经二次手术后痊愈.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胰瘘和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0比9/22,χ2=6.988,P=0.008;2/30比7/22,χ2=3.990,P=0.046),而腹腔感染和肺炎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0比4/22,P=0.187;3/30比9/22,χ2=0.577,P=0.209).结论 结肠脾曲重建技术能有效降低全胃联合脾脏切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和胰瘘的发生率,并能减轻粘连性肠梗阻的严重程度.
赵玉洲韩广森李智张俊立李剑顾焱晖马鹏飞刘晨宇
关键词:消化系统外科手术脾切除术肠梗阻
胃癌D2根治术中纳米碳显影法应用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目前认为进展期胃癌分检35枚淋巴结更贴合患者准确病理分期,但常规分检淋巴结方法很难实现。本研究探讨纳米碳显影法在胃癌D2根治术中淋巴结分检中的应用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10-01-2016-09-30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100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按是否应用纳米碳显影分为纳米碳显影组(观察组)和非显影组(对照组),对照2组检出淋巴结总数、平均检出淋巴结数、淋巴结<15枚例数、阳性淋巴结数、淋巴结阳性率、患者转移率、平均直径<5mm数、平均直径<5mm阳性淋巴结数、第1、2站淋巴结数和淋巴结分检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检出淋巴结总数(3 005枚)和阳性淋巴结总数(509枚)均高于对照组的1 560和305枚。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检出淋巴结数分别为62.943±14.507和32.436±5.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淋巴结分检时间分别为(14.1±2.5)和(17.4±3.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平均直径<5mm数分别为28.972±7.819和9.503±3.3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平均直径<5mm阳性淋巴结分别为17.065±7.610和11.124±8.3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第1(36.605±12.720和19.391±4.518)和第2站淋巴结数(30.110±10.298和14.876±5.396)差异统计学意义,P<0.001;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0.461±0.249)%和(0.453±0.2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8。结论采用纳米碳显影方法在胃癌D2根治术的淋巴结分检中具有操作简便,获取淋巴结数目多,更有利于准确病理分期等优点。
赵玉洲韩广森顾焱晖马鹏飞刘晨宇霍明科曹养辉张俊立
关键词:纳米碳胃癌病理
动脉血管入路法在直肠癌淋巴结分检中的价值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动脉血管入路法在直肠癌淋巴结分检中的技术优势。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住院的60例直肠癌患者,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血管入路组(观察组)和传统方法组(对照组),对照两组检出淋巴结总数、平均检出淋巴结数、淋巴结〈12枚人数、阳性淋巴结数、淋巴结阳性率、患者转移率、平均直径〈5 mm数、平均直径〈5 mm阳性淋巴结数、第1、2、3站淋巴结数和淋巴结分检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检出淋巴结总数和阳性淋巴结总数均高于对照组(553∶395,96∶54);平均检出淋巴结数[(18.43±5.93)个∶(13.27±1.96)个,P=0.000]、淋巴结分检时间[(14.1±2.5) min∶(17.4±3.2)min,P=0.000]、平均直径〈5 mm数(4.73±1.31)∶(1.23±1.14),P=0.000)、平均直径〈5 mm阳性淋巴结(0.97±1.03)∶(0.20±0.55)个,(P=0.010)、第一站淋巴结[(8.17±4.58)个∶(5.07±1.96)个,P=0.000]和第二站淋巴结数[(6.57±1.87)个∶(4.90±1.69)个,P=0.001]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有。淋巴结〈12枚人数、淋巴结阳性率、患者转移率和第三站淋巴结数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动脉血管入路方法在直肠癌淋巴结分检中具有操作简便,获取淋巴结数目多,更有利于准确病理分期等优点。
赵玉洲韩广森霍明科冯稳李剑顾焱晖马鹏飞刘晨宇张俊立
关键词:直肠肿瘤淋巴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