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金

作品数:12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定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便秘
  • 5篇直肠
  • 4篇慢传输型
  • 4篇慢传输型便秘
  • 3篇疗效
  • 2篇修补术
  • 2篇直肠前
  • 2篇直肠前突
  • 2篇前突
  • 2篇慢性
  • 2篇慢性便秘
  • 2篇结肠
  • 2篇病理
  • 2篇补片
  • 1篇碘剂
  • 1篇乙状结肠
  • 1篇引流
  • 1篇引流术
  • 1篇引流术后
  • 1篇张力疝修补术

机构

  • 11篇定州市人民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胡金
  • 7篇王永彬
  • 6篇李婷
  • 3篇郭志鑫
  • 2篇郭志鑫
  • 1篇赵士彭
  • 1篇代拥军
  • 1篇赵发
  • 1篇刘浩
  • 1篇王园园
  • 1篇徐菲

传媒

  • 2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河北医药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华疝和腹壁...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8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肛周脓肿开放引流术后的碘剂喷洒与传统纱布敷料对比疗效研究
2024年
观察应用碘剂喷洒与传统纱布敷料方法治疗肛周脓肿开放引流术后的临床效果,总结此种先进技术在肛周脓肿开放引流术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文选取的研究样本群体总数设置为40人,患者研究选取年份为2020年5月至2022年2月分别按其疾病治疗中所应用的技术方法进行差异化分组。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实施传统纱布敷料。实验组引入碘剂喷洒治疗过程。观察患者创口愈合效果以及感染情况。结果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研究人员针对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和感染事件发生率进行记录后,确认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相较于对照组更优,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肛周脓肿开放引流术后的治疗中,应用碘剂喷洒方法相较于传统纱布敷料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实验组患者在创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和感染事件发生率等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这表明碘剂喷洒在促进创口愈合和降低感染风险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碘剂喷洒在肛周脓肿手术后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作为一种先进的治疗方法来推广和应用,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胡金
联合术式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对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行耻骨直肠肌部分离断术、直肠阴道隔薄弱补片修补术、经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术(PPH)联合(三术式)治疗及单纯PPH治疗,评定其对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术后疗效。方法对2011年12月至2016年10月收治170例患者,行三术式联合治疗85例,单纯行PPH术85例,2组患者手术、住院时间及术后1、3、6个月便秘缓解情况评分加以对比分析总结。结果随访1~6个月,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0. 05),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3、6个月排便情况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6个月排粪造影力排像在直肠前突程度、肛直角角度、肛直角增大度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会阴下降程度、静息位肛直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三术式联合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是低创伤、成功利率高、近远期疗效稳定的治疗手段。
代拥军刘浩杨静胡金王园园徐菲
关键词:便秘出口梗阻性直肠前突
生物补片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在腹股沟疝的应用对照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生物补片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腹股沟疝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6月定州市人民医院72例腹股沟斜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以生物补片修补,对照组以疝环充填式修补。观察二组术式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慢性疼痛、阴囊积液、异物感以及术后复发等临床资料。结果二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6~12个月无复发,对照组中出现1例阴囊积液,2例慢性疼痛及2例异物感患者,观察组患者未出现手术并发症。结论应用生物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能减少术后慢性疼痛、阴囊积液、异物感等并发症的发生。
宋顺丰王永彬郭志鑫胡金
关键词:生物补片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经会阴巴德补片植人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经会阴巴德补片植入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2月—2013年1月确诊的直肠前突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给予经会阴巴德补片植入治疗,对照组给予直肠闭式修补术。术后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同时统计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1周、3个月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P<0.01),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总有效率(89.3%,96.4%)明显高于对照组(75.0%,85.7%)(P<0.05);对照组发生并发症7例(25.0%),其中性交痛5例,阴道狭窄2例,观察组仅出现性交痛2例(7.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会阴巴德补片植入治疗直肠前突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并发症发生率低,远期效果满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王永彬赵士彭赵发宋顺丰胡金李婷
关键词:直肠前突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传输型便秘6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药方"润肠通便汤",辅助口服莫沙比利;对照组口服莫沙比利治疗慢传输型(结肠无力性)便秘。15天为1个疗程,2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
王永彬宋顺丰郭志鑫胡金李婷
关键词:便秘慢传输型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
文献传递
直肠癌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研究现状被引量:2
2020年
直肠癌属我国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直肠癌外科治疗方案主要包含传统根治性切除术、腹腔镜微创术,辅助放化疗及靶向治疗等。其中手术根治性切除是针对直肠癌的最有效临床治疗方案。伴随腔镜技术的发展,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ransanal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aTME)术式亦日臻完善,为临床所接受和认可。本文从TaTME治疗直肠癌的发展起源及应用现状,关于TaTME手术指征与手术操作步骤,以及TaTME的优势、存在问题及展望等多方面做一综述。
胡金
关键词:直肠癌
慢性便秘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4
2016年
便秘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在自述有便秘表现的人群中,女性多于男性,并且发生率随年龄增高而增加。便秘虽不会危及病人生命,也不会致人以残,但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并增加大量的经济负担。目前便秘病因并不完全清楚,其病理机制也尚未明了,但已知道便秘主要与两种病理生理异常有关:一种为慢性传输型便秘,是指肠内容物从肠近端到结肠与直肠远端通过的时间比正常减慢。某些人群,
宋顺丰王永彬胡金赵巧针李婷郭志鑫
关键词:肠内容物慢性便秘病理生理直肠内慢传输型便秘肛门直肠
慢传输性便秘与正常乙状结肠神经系统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通过慢传输型便秘(STC)患者乙状结肠及正常乙状结肠CAD及S-100蛋白进行免疫组化检测,观察慢传输型便秘乙状结肠组织神经丛内神经节细胞数量变化以及神经纤维改变,探寻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的肠神经系统病理学改变。方法:选取结直肠癌手术标本乙状结肠段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慢传输型便秘手术标本乙状结肠段20例为研究组,应用CAD和S-100行免疫组化检测,计数肠壁神经丛内神经节细胞数目。结果:CAD和S-100两组免疫组化染色均显示STC组结肠壁内肌间和粘膜下神经节细胞数目减少,神经纤维呈增生扭曲改变。结论:慢传输型便秘发病机制可能与结肠壁内神经节细胞数量减少、神经纤维增生紊乱有关。
王永彬宋顺丰胡金赵巧针李婷郭志鑫
关键词:S-100慢传输型便秘肠神经系统
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直肠腺瘤的长期疗效和生活质量
2024年
探究结肠镜结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腺瘤的疗效,分析对患者应激反应发生状况、手术基本指标产生的影响,分析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至2022年5月间收入的110名,我院中存在直肠腺瘤的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5)与实验组(n=55),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对照组患者应用单纯腹腔镜手术方案,实验组患者在结肠镜结合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治疗后研究人员评估疗效。结果 实验组内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各项手术指标明显更优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后,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肠镜结合腹腔镜手术作为治疗直肠腺瘤的方法,不仅在长期疗效上表现出明显优势,而且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应激反应的发生。这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为直肠腺瘤患者的治疗选择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胡金
关键词:直肠腺瘤
肠道神经递质因子与老年慢传输型便秘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究肠道神经递质因子与老年慢传输型便秘(STC)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21年10月定州市人民医院收治老年STC患者250例,所有患者依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肠道气滞证(STCⅠ组)、肠道实热证(STCⅡ组)、津亏血少证(STCⅢ组)、脾肾阳虚证(STCⅣ组)、肺脾气虚证(STCⅤ组),另选取同期间至门诊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为对照组。统计所有研究对象血清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一氧化氮(NO)、5-羟色胺(5-HT)水平并进行不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结果STCⅠ组、STCⅣ组、STCⅤ组性别分布主要以女性为主,而STCⅡ组、STCⅢ组性别分布以男性为主(P<0.05);6组年龄无显著差异(P>0.05)。STC患者血清VIP、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SP、5-H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TCⅠ组VIP、NO水平显著低于其余4组,STCⅡ组VIP、NO水平显著低于STCⅢ组、STCⅣ组、STCⅤ组(均P<0.05);STCⅠ组、STCⅡ组SP水平均显著低于其他3组(均P<0.05);STCⅠ组、STCⅡ组5-HT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3组(均P<0.05)。STCⅠ组和STCⅡ组SP、5-HT水平无显著差异,STCⅢ组、STCⅣ组、STCⅤ组VIP、NO、SP、5-HT水平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肠道神经递质因子与老年STC中医证型具有相关性,VIP、NO水平过度表达及5-HT、SP水平降低可成为鉴定中医虚实证型的客观指标。
王永彬宋顺丰胡金赵巧针李婷
关键词:慢传输型便秘中医辨证分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