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慈玉
- 作品数:9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论横滨中华街的多文化共生被引量:1
- 2014年
- 日本明治开港后,横滨逐渐形成现今之中华街。中国人陆续来到日本,为满足口腹之欲,出现了以他们为对象的餐厅。在中华街店铺中,饮食店相关业(包括食品关系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1970年代日本经济之景气与基础建设的齐全,以及中日建交,促进中华街观光化的发展,呈现出多元文化共生的景象。其中关帝庙历经地震、战灾、火灾等破坏,但皆一再地重建。位于中华街中心部之关帝庙,可谓扮演着横滨华侨精神支柱之角色。而关帝诞辰艺能之公演是华侨把自身之传统文化,以艺能形式引荐给日本人或观光客的方式,也是向外界诉求横滨华侨多元文化认同之手段。两所中华学校除持续以民族语言与文化传播为大目标外,也加入英文、日文的教授,以三语教育为基础,希望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让学生个人将来能选择得以在日本生存的职业。
- 陈慈玉
- 关键词:多元文化
- 战时经济统制下的台湾煤矿业(1937—1945)
- 2001年
- 本文是对抗日战争时期台湾煤矿业发展状况的研究。作者主要利用当时的调查资料 ,试图揭示 1 937— 1 94 5年间日本帝国主义对台湾煤矿业实行经济统制与日本生产力扩充计划的相关性。首先分析煤业统制体制形成的背景与内容 ;其次剖究在此体制下台煤产销结构的变化 ;然后进一步探讨当时台湾军需工业的成长与煤业蜕变间的关系。
- 陈慈玉
- 关键词:抗日战争时期经济统制煤矿业产销结构
- 地方精英与1920年代台湾农民运动
- 2016年
- 日本政府在1895—1945年间于台湾施行强而有力的殖民政策,使台湾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各层面都出现空前的明显变化,此变化甚至影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台湾。其中,在战后初期仍为台湾最重要产业的制糖业,则是于日治时期成长茁壮的。当时为了推动新式机械糖厂的顺利运作,对于蔗农的措施有欠慎重,因此在1920年代先后发生了二林事件和凤山事件。二林事件中蔗农的抗争对象是林本源制糖会社,凤山事件则因陈中和新兴制糖会社的处置佃耕地而爆发,两个事件促使农民分别组织“二林蔗农组合”和“凤山农民组合”,后来扩大成为台湾农民组合,此组合之所以能出现,其推手则是李应章和简吉。他们当初所力争的不是传统中国常见的抗租、抗粮等租佃制度上的不平等,而是争取既有的耕作权与较合理的原料交易权,这是因为近代台湾新式制糖工业的出现,以及官方强力实行“原料采取区”制度,所导致的糖业资本家与蔗农之间的土地权益纠纷,使势力薄弱的蔗农警觉到团结的重要性。他们之所以能够警觉应该是地方精英极力呼吁的结果,并且也多多少少获得“胜利”,就此意义而言,简吉和李应章在1920年代确实扮演了领导台湾农民运动的角色。
- 陈慈玉
- 关键词:农民运动地方精英
- 甲午战争与台北李春生家族
- 2015年
- 甲午战争改变了台湾历史。它不仅影响了海峡两岸的政治与政治人物,也改变了民间个人与家族的命运,台北大稻埕李氏家族的开台祖李春生就是其中最显著的一个案。目前关于李氏家族的研究多局限于对李春生思想层面的研究,对于其家族在台湾,特别是与时代的互动关系,似乎仍相当缺乏。李春生原本是厦门的买办,清末来台后依然如此,但也自己开设茶行,出口乌龙茶经由厦门转运美国,随着茶叶贸易的兴盛而致富。1895年日军来台后,李氏家族开始在政界崭露头角。经济方面,李氏家族还取得了近代商品煤油的代理权,到1910年代后期并把触角伸向金融与保险业,成立了近代银行与保险公司,可谓近代中国自买办成为新兴资本家的典型。
- 陈慈玉
- 关键词:甲午战争买办
- 台北的发展与艋舺吴氏家族
- 2013年
- 放眼古今中外,随着时代的变迁,会出现不同模式的家族形态,家族为了求生存与发展,不得不多少适应当时所处的大环境。今日台湾"经济奇迹"奠基于清朝和日治时期,固然为顺应时代潮流,各时期的政府所采取的相关政策并不一致,居于主导部门的产业亦异,从而出现于政经界的风云人物乃至大家族也不一样。台北自1684年以来,逐渐发展,到18世纪后期成为北台湾之经济重心,1885年台湾建省后,台北更是全台政治、经济之中心,亦为人文荟萃之地,因此曾出现不少举足轻重的名门望族。而艋舺吴昌才家族在清代以开垦起家,后从事两岸贸易,到日治时期开始转型经营近代企业与金融业,也成为总督府评议会员,其势力一直延续到二战后,或可谓为台北市传统家族的典范。
- 陈慈玉
- 征引书目
- 2011年
- 一、中文数据(一)档案史料1.《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卷18、卷64、卷74、卷73。2.《咸丰朝筹办夷务始末》卷2、卷3、卷4。3.周凯:《道光厦门志》16卷,卷5"船政",道光19年即1839年刊本。4.郭柏苍:《乌石山志》卷1,(光绪年刊)。5.徐继畬:《奏谕密英防夷疏》,载《松龛先生奏疏》卷上。6.徐继畬:《筹防英人购买台湾煤炭并换港口疏》,载《松龛先生奏疏》卷上。7.徐继畬:《覆官绅意见不合疏》,载《松龛先生奏疏》卷上。8.梁章钜:《归田琐记》卷2。
- 陈慈玉
- 关键词:奏疏徐继畬
- 台北的发展与艋舺吴氏家族
- 放眼古今中外,随着时代的变迁,会出现不同模式的家族形态,家族为了求生存与发展,不得不多少适应当时所处的大环境。今日台湾"经济奇迹"奠基于清朝和日治时期,固然为顺应时代潮流,各时期的政府所采取的相关政策并不一致,居于主导部...
- 陈慈玉
- 文献传递
- 传统中国行会的势力被引量:2
- 2016年
- 一中国的都市与行会(一)中国的都市都市的形成与工商业的发达有极密切的关系,韦伯(Max Weber)将都市定义为:定居于某地的人们自其地方性的市场取得经济上日常所需的重要部分,并且在此地所购买的大部分产品是定居的人们及其邻近地方的人士为了到此市场出售而生产的,或以其他方法获得的。
- 清水盛光陈慈玉
- 关键词:都市工商业定居
- 张家口与近代中国茶叶的全球化
- 本论文拟从两湖茶与中俄茶贸易的角度,来探索近代中国茶叶全球化过程中,张家口所具有的举足轻重地位。张家口是陆上茶路的重要转运市场,也是广大漠北与西伯利亚、中央亚细亚乃至俄国的贸易圈内最重要的一环,后来占领此地的日本也十分重...
- 陈慈玉
- 关键词:城市经济茶叶贸易经济全球化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