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竹
-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鹿泉市第一中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化学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思考和探索
- 2009年
- 21世纪的中学化学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应着重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一、基础知识与创新。创新是对已有知识的一种变革,是人类文明的有意无意的升华,化学史上一切发明创造,无疑不是以扎实的基础知识为前提。所以,在化学教学中,要正确地认识创新教育。二、创新思维需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师生间对统一问题展开讨论,学生可以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只有在这种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学生的灵感才能被激发,智慧的火花才能不断迸发。三、学科渗透与创新。学科渗透在化学学科中表现最为突出,化学知识点可以与生物、物理、数学、等学科知识交互渗透,甚至化学实验也可以与生物、物理实验渗透,正是这些相互渗透的知识点,更能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和能力。四、化学实验与创新。在创新教育中充分体现着其学科特点,通过实验探索,同学们感受到科学家进行科学实验研究的艰辛。
- 李景竹
- 关键词:化学教学创新教育
- 漫谈三聚氰胺
- 2009年
- 是一种重要的氮杂环有机化工原料。工业上三聚氰胺由双氰(酰)胺与氨在高温下反应或由尿素直接在高温高压下制得,后者成本低,较多采用。食品工业上普遍采用的、被定为国家标准的是凯氏定氮法。凯氏定氮法实际上测的不是蛋白质含量,而是通过测氮含量来推算蛋白质含量,因为食物中的主要成分只有蛋白质含有氮,其他主要成分(碳水化合物、脂肪)都不含氮,因此凯氏定氮法是一种很准确的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如果样品中还有其他化合物含有氮,凯氏定氮法就不准确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的发生,就是不法分子在原料中掺水,以增加重量牟取非法利益。由于三聚氰胺毒性轻微,大家也不必谈"虎"色变。
- 李景竹
- 关键词:三聚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