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欧斌

作品数:8 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梅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梅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疗效
  • 3篇动脉
  • 3篇心脏
  • 3篇手术
  • 2篇移植术
  • 2篇正中切口
  • 2篇旁路移植
  • 2篇旁路移植术
  • 2篇切口
  • 2篇主动脉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手术
  • 2篇STANFO...
  • 1篇低氧
  • 1篇低氧血
  • 1篇低氧血症
  • 1篇动脉旁路
  • 1篇动脉旁路移植
  • 1篇动脉旁路移植...
  • 1篇独立危险因素

机构

  • 8篇梅州市人民医...

作者

  • 8篇欧斌
  • 4篇刘治元
  • 3篇张剑彬
  • 2篇黄志辉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56例高龄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高龄(≥75岁)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梅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自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126例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不停跳组和常规组,不停跳组采用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常规组采用常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不停跳组和常规组术中、术后相关指标进行比较,手术时间[(210.5±22.6)min vs(250.6±30.2)min]、辅助呼吸时间[(6.3±2.4)d vs(8.9±2.6)d]、术后输血例数(21 vs 49)、住ICU天数[(5.2±2.2)d vs(7.3±2.5)d]、术后引流总量[(812.6±152.9)mL vs(1100.5±160.3)mL]、术后并发症(心、肝、肾、肺)的例数(5 vs 18)及住院总费用[(6.5±0.7)万元vs(7.5±0.5)万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患者进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安全,效果显著,是高龄患者的冠状动脉外科治疗的首选。
欧斌
关键词: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高龄疗效
右胸微创二尖瓣置换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或(和)狭窄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研究右胸微创二尖瓣置换术(MINI-MVR)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或(和)狭窄(MR-M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于梅州市人民医院接受二尖瓣置换术(MVR)治疗的MR-MS患者88例,依据计算机生成随机数字分为MINI-MVR组(n=44)与MI-MVR组(n=44)。MINI-MVR组行右胸切口MINI-MVR治疗,MI-MVR组行胸骨正中切口二尖瓣置换术(MIMVR)治疗。观察两组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自动复跳、除颤后复跳、手术时间等术中指标,术后12 h引流量、使用呼吸机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术后死亡等术后指标;比较两组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MINI-MVR组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及自动复跳率均大于MI-MVR组,出血量、术中输注血浆、红细胞、血小板量及除颤复跳率均小于MI-MVR组,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MINI-MVR组术后12 h引流量、使用呼吸机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小于MI-MVR组,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术后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期间,两组三尖瓣关闭不全率、抗凝过度率以及心功能分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右胸MINI-MVR治疗MR-MS的临床疗效显著,创伤小,术后可快速康复,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随访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刘治元欧斌黄思纳
关键词:临床疗效
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
2015年
目的探究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行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冠脉旁路移植术,试验组推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术后ICU治疗时间(h:71.93±18.43 vs 84.34±17.13)、术后机械通气时间(h:14.56±7.64 vs 14.56±7.64)明显较短(P<0.05),术后心房纤颤持续时间>10 min所占比例(%:26.47 vs50.00)显著较低(P<0.05),而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静脉桥血管远端吻合口数及LVEF、LVEDD水平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临床效果确切,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欧斌黄志辉刘治元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冠心病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经外科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研究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患者经外科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梅州市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治疗的100例先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受试者按照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10例与无并发症组90例。分析所有受试者接受一期根治术后的疗效相关指标,包括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监护室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相关手术指标情况,并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影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00例患者均在体外循环下手术,体外循环时间为(61.69±26.32)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37.36±21.60)min,呼吸机使用时间为(17.98±24.49)h,监护室停留时间为(1.43±1.28)d,住院时间为(18.03±6.09)d。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10/100),包括1例室间隔缺损残余瘘,1例传导阻滞,2例右室流出道残余梗阻,3例肺部感染,1例切口感染,1例术后急性心功能不全,1例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并发症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监护室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高于无并发症组(均P<0.05)。以并发症为因变量,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监护室停留时间为自变量,自变量赋值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监护室停留时间均为原值输入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监护室停留时间是先心病患者经外科手术治疗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先心病患者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随着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监护室停留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的逐渐延长,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随之增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曾生欧斌黄思纳
关键词:心脏病先天畸形外科手术
右腋下小切口与胸部正中切口心脏直视手术效果比较
2013年
目的探讨右腋下小切口心脏直视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80心脏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右腋下小切口路径完成心脏直视手术,对照组应用胸部正中路径完成心脏直视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关闭胸腔的时间、总手术时间,统计和对比两组患者术后ICU病房停留时间、胸腔引流液体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了手术,对照组出现1例切口愈合不良,两组患者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和总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闭胸腔时间、ICU停留时间、胸腔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腋下小切口心脏直视手术创伤小、出血少、切口美观,可在心脏外科推广应用。
欧斌
关键词:右腋下小切口胸部正中切口心脏直视手术
心包剥离术对缩窄性心包炎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比较心包剥离术、常规药物治疗缩窄性心包炎的效果,并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40例缩窄性心包炎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组为拒绝手术或存在手术禁忌的患者,予药物保守治疗;研究组行心包剥离术。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并采用SF-36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5.0%(χ~2=12.796,P<0.05)。治疗后2组生活质量均显著提高,但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缩窄性心包炎患者行心包剥离术临床疗效确切,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张剑彬黄志辉刘治元欧斌黄思纳徐崇斐
关键词:心包剥离术缩窄性心包炎疗效生活质量
孙氏手术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20
2019年
目的评价孙氏手术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7年7月梅州市人民医院39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均在深低温停循环、低流量选择性脑灌注下行孙氏手术治疗。记录患者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比较术前与术后12个月随访时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升主动脉最大内径变化。结果39例患者术中平均体外循环时间(223.52±51.72)min、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143.71±34.81)min、平均脑灌注时间(33.72±7.53)min。围术期死亡2例(5.1%,2/39),1例为肾衰竭,1例为多脏器功能衰竭;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3.1%(9/39)。37例存活患者ICU停留时间为(6.2±1.7)d,住院时间为(26.9±6.2)d。术后随访12个月,2例患者主动脉再次破裂死亡,死亡率为5.4%(2/37)。35例存活患者术后12个月时LVEDd和升主动脉最大内径为(50.87±4.27)mm和(28.19±3.61)mm,均明显小于术前的(55.02±6.81)mm和(48.85±7.93)mm,而LVEF为61%±9%,明显大于术前的47%±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726、52.417和24.208,均为P<0.001)。结论孙氏手术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可显著降低围术期死亡率,改善远期心功能,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张剑彬刘治元欧斌黄思纳徐崇斐曾生
关键词:主动脉心脏外科手术随访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重度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并发重度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7年3月在梅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48 h是否并发重度低氧血症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11例)与对照组(49例),观察组在术后48 h内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oxygen partial pressure,PaO_2)/吸入氧(inhalation oxygen,FiO_2)]/≤100 mmHg(1 mmHg=0.133 k Pa),对照组在术后48 h内PaO_2/FiO_2>100 mmHg。先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然后再选择有统计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观察组年龄(χ~2=13.144 7,P=0.000 3)、体质量指数(χ~2=9.539 1,P=0.002 0)、术前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率(χ~2=9.794 8,P=0.001 8)、术前血清肌酐(Cr)异常率(χ~2=8.135 5,P=0.004 3)、术前血清肌红蛋白(Mb)异常率(χ~2=16.771 7,P=0.000 0)、术后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使用率(χ~2=11.721 2,P=0.000 6)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性别(χ~2=0.292 0,P=0.612 9)、体外循环时间(t=0.921,P=0.361)、术后48 h内再开胸率(χ~2=1.301 0,P=0.255 5)、呼吸系统疾病史(χ~2=0.057 1,P=0.830 4)、心脏手术史(χ~2=0.184 9,P=0.689 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年龄(Wald χ~2=4.241 0,P=0.039 5)、体质量指数(Wald χ~2=5.752 2,P=0.016 5)、术前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Wald χ~2=6.239 1,P=0.012 5)、术前血清肌酐异常(Wald χ~2=5.228 9,P=0.022 2)、术前血清肌红蛋白异常(Wald χ~2=5.554 2,P=0.018 4)是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并发重度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连续肾脏替代疗法使用(Wald χ~2=2.639 2,P=0.104 3)是其非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并发重度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应根据这些因素针对性地给予干预措施,以降低重度低氧血症发生率,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黄思纳欧斌张剑彬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重度低氧血症独立危险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