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娣平
- 作品数:14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邵阳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邵阳市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基于“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材料成形检测与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改革被引量:1
- 2021年
- 结合“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对材料成形检测与控制工程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入手,优化了课程体系,改革了课程考核方式。在教学中引入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翻转课堂”、“小组研讨”等方法,针对2016级、2017级学生开展试点教学。结果表明,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保证课程的教学效果。
- 曾娣平郭文敏邹利华吴海江陈东瑞王小明
-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 镁合金表面电沉积硅烷膜的工艺优化被引量:4
- 2017年
- 为进一步提升常规浸涂硅烷膜的防护效果,采用电化学辅助技术在AZ91D镁合金表面沉积了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膜,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沉积电位和沉积时间等电沉积的工艺参数,借助点滴试验和E-t曲线评估了硅烷膜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沉积电位对AZ91D镁合金表面阴极辅助沉积硅烷膜耐蚀性的影响最为显著,最优电沉积工艺参数为沉积电位-1.0 V、沉积时间15 min;随着沉积电位的负移和沉积时间的延长,硅烷膜的耐蚀能力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电沉积硅烷膜对AZ91D镁合金基体的防护能力明显优于常规浸涂硅烷膜。
- 吴海江杨飞英徐红梅颜焕元王小明邹利华曾娣平
- 关键词:硅烷膜电沉积AZ91D镁合金正交试验耐蚀性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模式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基于校企合作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模式是培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文章从实施学生顶岗实习制度、打造一支专兼结合具有工程实践背景的指导教师队伍、建立真题真做的双导师制毕业设计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以期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实现学生自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对接,达成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
- 吴海江何晓明邹利华王小明罗玉梅申爱玲曾娣平
- 关键词:校企合作地方高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一种粉体磁性金属磨屑透射电子显微镜样品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体磁性金属磨屑透射电子显微镜样品的制备方法。包括:(1)采用环氧树脂把粉体磁性磨屑固化在两个硅片之间;(2)把复合薄片切割成较小的切片;(3)把锯切下来的切片样品用环氧树脂镶嵌于金属管内;(4)在垂直于...
- 李道喜朱香英唐校福曾娣平郭文敏邹利华
- 一种电化学腐蚀实验用专用操作台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化学腐蚀实验用专用操作台,包括支腿,所述支腿上设置有平台,所述平台上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安装有用于放置容器的放置板,在所述放置板的正上方设置有第一横梁,沿所述第一横梁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夹持装置,...
- 吴海江黄宇翔刘毅曾娣平何世杰刘志勇杨弘宇
- 文献传递
- 镁合金表面铈盐掺杂硅烷膜的腐蚀电化学行为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为进一步提升镁合金表面常规硅烷膜的耐蚀性能。方法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溶液中掺杂0.50 g/L硝酸铈,采用简单化学浸渍处理,在AZ91D镁合金基体表面制备了铈盐掺杂硅烷膜。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铈盐掺杂前后硅烷膜的表面微观形貌,通过开路电位-时间曲线、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和中性盐雾试验(NSS)研究了铈盐掺杂对5%Na Cl溶液中硅烷膜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铈盐掺杂硅烷膜比普通硅烷膜更厚且平整,其致密性、均匀一致性较好,完全覆盖了镁合金基体,已看不到磨痕。铈盐掺杂硅烷膜的稳定电位约为-1.31 V,且需要的稳定时间最长。铈盐掺杂硅烷膜具有更大的低频阻抗数值,有效遏制了侵蚀性粒子向镁合金基体的迁移和扩散,避免了镁合金基体发生阳极溶解反应。结论采用向硅烷溶液中添加硝酸铈的方法,能够在AZ91D镁合金表面制备出铈盐掺杂硅烷膜。由于铈离子在某种程度上修复了硅烷膜层中的微裂纹和缺陷,显著提升了硅烷膜的耐蚀能力。
- 吴海江杨飞英邹利华王小明曾娣平郭文敏
- 关键词:铈盐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Z91D镁合金
- “热处理原理及工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热处理原理及工艺"具有理论性、抽象性、综合性与实践性强的特点。文章针对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方法、促进教学与科研的有机融合、革新实验教学模式及完善课程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与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 吴海江王小明邹利华曾娣平郭文敏
- 关键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教学改革应用型人才
- 一种真空电熨斗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高效节能的真空电熨斗,包括蓄能箱、加热棒、导热棒、真空超导密封导热管、弹性吊绳、蓄水箱、熨斗主体。所述熨斗主体由铝板、导热介质层、水蒸气层、隔热层和进水系统几部分组成。所述真空超导密封管材料为铝合金,...
- 曾娣平
- 文献传递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实验设计与实践——以《热处理原理及工艺》课程为例被引量:3
- 2016年
- 课程实验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基于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为核心内容,设计了本实验。采用金相显微镜技术,探讨了锌浴中添加的Mn含量和热浸镀时间对低碳钢热镀锌合金层厚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当Mn含量达到0.5wt%、热浸镀时间为5min时,镀层获得最佳的减薄效果。教学实践表明,该设计性课程实验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 吴海江邹利华王小明郭文敏曾娣平
- 关键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实验热镀锌镀层组织
- PEO-硅氧烷复合膜层在酸性介质中的耐腐蚀性能被引量:1
- 2022年
- 为了防止腐蚀介质通过等离子体电解氧化(PEO)膜上的微孔或微裂纹等微观缺陷向基底渗透,采用由四乙氧基硅烷(TEOS)和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APTS)形成的硅氧烷聚合物溶胶对Al-Zn-Mg-Cu合金表面的PEO膜进行封孔,得到PEO-硅氧烷复合膜层。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了硅氧烷膜的化学结构,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PEO膜和PEO-硅氧烷复合膜层的微观形貌,通过电化学阻抗谱(EIS)和动电位极化曲线测量对比了PEO膜和PEO-硅氧烷复合膜层在酸性腐蚀介质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采用硅氧烷聚合物溶胶处理能够在PEO膜上形成连续的硅氧烷膜,所得的PEO-硅氧烷复合膜层在酸性腐蚀介质中的耐腐蚀性能远优于PEO膜层。
- 曾娣平曾娣平刘志义吴海江唐校福
- 关键词:等离子体电解氧化复合膜层酸性介质耐腐蚀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