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春丽

作品数:9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4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中国特色社会...
  • 3篇社会主义
  • 3篇特色社会主义
  • 3篇主义
  • 2篇中国共产党
  • 2篇中国特色社会...
  • 2篇社会主义现代...
  • 2篇共产党
  • 2篇国共
  • 1篇党建
  • 1篇党建工作
  • 1篇主权
  • 1篇西部高校
  • 1篇西部经济
  • 1篇小康
  • 1篇小康社会
  • 1篇历史考察
  • 1篇马克思主义
  • 1篇马克思主义中...
  • 1篇经济发展

机构

  • 8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北京工商大学

作者

  • 8篇刘春丽
  • 2篇袁艳红
  • 2篇杨丽
  • 2篇罗慧
  • 1篇朱强
  • 1篇赵本阳

传媒

  • 2篇高教研究(西...
  • 1篇科学与管理
  • 1篇惠州学院学报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重庆邮电大学...
  • 1篇中共郑州市委...

年份

  • 2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西部民族自治区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被引量:1
2007年
民族自治区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当着服务并引领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一方面要顺应民族经济发展的趋势,为民族地区培养知识面广、能力强的“本土化”人才;另一方面要主动地进行科技创新,并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争取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罗慧袁艳红刘春丽杨丽
谈党在新时期的科学发展观
2005年
发展观是人们对发展的基本观点和主张,是对发展实践的一种反映。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人们有着不同的发展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因此,在新世纪新阶段,确立什么样的发展观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事。
刘春丽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小康社会党建工作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2006年
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历史的必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有其鲜明的独特之处。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对我们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和价值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刘春丽
西部高校科技创新与西部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2006年
我国西部开发及其战略选择为西部高校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了契机,依靠西部高校科技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西部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西部高校应成为科技创新的基地,通过科技创新,发展高科技产业,构建西部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从而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罗慧杨丽刘春丽袁艳红
关键词:西部高校
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研究综述被引量:2
2006年
20多年来中国的GDP每年以9%左右的速度递增,这种高速增长举世瞩目。对经济增长理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以及理论界围绕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最新争论进行了综述,并在此提出管窥之见。
刘春丽赵本阳
关键词:经济增长经济发展
对全球化时代国家主权的辩证把握
2006年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兴起,世界各国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程度的加深,全球性问题日益增多,传统的国家主权观念开始受到冲击和挑战。面对这种挑战,以辩证的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国家主权,正确把握国家主权与国家利益、人权的关系,核心主权与一般权利的关系以及主权的保障、限制与共享的关系,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维护国家独立,实现国家利益。
刘春丽朱强
关键词:国家主权辩证把握
中国共产党现代化建设理论的历史考察
本文试图从对现代化内涵的理解以及新中国诞生前的各种尝试出发,着重研究建国后各历史阶段党的现代化建设理论的历史演变,并对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中国共产党现代化建设理论发展的基本经验及...
刘春丽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献传递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2006年
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历史的必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有其鲜明的独特之处。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对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和价值目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刘春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