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辉
- 作品数:11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游离髂骨复合组织瓣修复内踝骨与皮肤缺损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游离髂骨复合组织瓣修复内踝骨与皮肤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笔者自2013-03—2015-09对7例内踝骨质缺损合并三角韧带以及内踝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带旋髂浅动脉髂骨复合组织瓣重建内踝和三角韧带,修复内踝部皮肤及皮下组织缺损。结果 7例均获得随访9~31个月,平均25个月。内踝创面皮瓣全部成活,伤口愈合良好,游离移植髂骨瓣未出现骨质吸收,均达到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1~17周。重建内踝形态良好,踝穴稳定,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皮瓣外观及质地满意。结论游离髂骨复合组织瓣修复内踝骨与皮肤缺损,可获得满意的踝关节外观及功能。
- 刘增兵王世辉刘永峰黄永军刘晓春黄东
- 关键词:髂骨复合组织瓣
- Endobutton带袢钢板弹性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
- 2023年
- 观察并讨论下胫腓联合损伤应用Endobutton带袢钢板在临床上的使用效果。为今后更好地开展下踝部骨折手术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方法 首先抽选了从2018年2月-2021年1月在我医院收治的下胫腓联合损伤病人65例为研究主体,然后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再分为甲组(n=32例)和乙组(n=33例),甲组使用金属螺钉定位法,乙组则使用Endobutton带袢钢板。比较研究了二个病人的手术中术后发展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等方面资料。对以上二个的临床诊断结果进行了观察比较。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了治疗的持续时间、出血量、待医时间和合并症的发生率等相关信息。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AOFAS评分相比较,两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价值(P>0.05);二组术后六个月、术后一年内的AOFAS得分均明显超过本组(P<0.05);乙组术后六个月、术后1年内AOFAS评分高于甲组同期段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优良率较甲组高(χ2=3.910,P<0.05);乙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面优于甲对照组患者。甲组患者术前术后一年行TBCS检查、TBOL和乙组同时段TBCS和TBOL相比没有区别(P>0.05);2组手术后1年内TBCS均明显较本组手术前降低,并且二组术后1年内TBOL均显得高于该组手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的随访研究表明,在髋关节活动度方面,比对照组领先研究组,而在踝角度以及行走时小腿外侧疼痛情况上,两组间无显著差别。结论 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病人用Endobutton带袢钢板处理效果很好,能增强病人踝关节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王世辉陈颖张宁刘增兵王金广
- 关键词:下胫腓联合损伤
- 自制微型克氏针外固定支架结合掌背动脉岛状皮瓣治疗慢性指骨骨髓炎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 2017年
- 探讨自制微型克氏针外固定支架结合掌背动脉岛状皮瓣治疗慢性指骨骨髓炎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11例近中节指骨慢性骨髓炎患者实施自制微型克氏针外固定支架结合掌背动脉岛状皮瓣治疗方法,对经治患者术前给予营养护理,健康宣教,心理支持,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及巡视、伤口及外固定支架的护理、皮瓣血运的观察,指导术后功能康复训练等专科护理。结果:11例患者术后随访3-14个月,骨折均顺利愈合,随访时限内无骨髓炎复发,所有伤口均甲级愈合,皮瓣成活良好,患指外观功能恢复较满意。结论:自制微型克氏针外固定支架结合掌背动脉岛状皮瓣治疗慢性指骨骨髓炎效果确切,费用低廉,全面细致、科学合理、积极有效的专科护理措施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 刘文霞刘增兵王世辉车凯薇刘永峰王金广张宁
- 关键词:护理
- S-100可吸收性止血绫治疗甲床裂伤的疗效评价被引量:4
- 2012年
- 甲床裂伤是手外科最常见的指端甲部损伤,伤后创面渗血多,持续时间长.处理不当易出现延迟愈合及感染,轻者指甲畸形、无指甲生长,重者出现手指末节骨外露、骨坏死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手指的美观及功能.我科自2009年10 月~2011 年4 月应用清创加S-100可吸收性止血绫(以后简称S-100)[北京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国食药监械(准)字2006 第3640770 号]覆盖包扎修复甲床裂伤62 例,随访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梁虎王世辉孟宪卿
- 关键词:甲床裂伤S-100
- 自制克氏针外固定架结合掌背动脉岛状皮瓣治疗慢性指骨骨髓炎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采用自制微型克氏针外固定架结合掌背动脉岛状皮瓣治疗近中节指骨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创新性应用自制微型克氏针外固定架结合掌背动脉岛状皮瓣治疗近中节指骨慢性骨髓炎11例。结果11例获得随访6—18个月,骨折均顺利愈合,无骨髓炎复发,所有伤口均一期愈合,皮瓣成活良好,患指外观功能恢复较满意。结论采用上述方法治疗近中节指骨慢性骨髓炎效果确切、费用低廉、手术难度适中,值得推广应用。
- 刘增兵贾杰武志辉刘永峰王世辉戴允东梁虎
- 螺钉与袢钢板内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生物力学及临床疗效研究
- 2023年
- 对螺钉与袢钢板内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生物力学及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生物力研究方面,采用8具成年过膝下肢标本开展研究,分析结果发现螺钉与袢钢板固定下胫腓联合均有效恢复下胫腓稳定性。内外旋应力时螺钉组与袢钢板组下胫腓移位值以及腓骨旋转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方面:选择我院手足外科2020年6月-2022年4月治疗的32例闭合性踝关节骨折伴有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患者。对患者进行X线及CT检查,下胫腓重叠距离≤10mm;下胫腓间隙≥6mm。结果 患者约2个半月开始下地行走,约3个月时完全负重行走锻炼,回访踝穴位X线片显示未见下胫腓间隙分离,下胫腓重叠距离良好。测量下胫腓重叠距离≥10mm;下胫腓间隙≤6mm。6例患者踝部有部分肿胀不适感,活动范围稍受限;但术后随着康复锻炼,症状逐渐减少及消退。
- 王世辉陈颖张宁刘增兵王金广
- 关键词:下胫腓联合损伤生物力学临床疗效
- Endobutton带袢钢板弹性固定与金属接骨螺钉内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效果观察
- 2023年
- 经过对Endobutton带袢钢板与螺钉内固定技术的对比研究,可以更好地评价它们在治疗胫腓联合损伤患者方面的疗效。方法 从2021年11月到2022年6月,对本院收治的60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进行研究。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A组接受袢钢板弹性固定技术,B组接受螺钉内固定技术。评估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影像学检查结果、临床疗效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手术进行比较,我们发现在时间、出血量以及切口长度方面,两组之间并未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在术前,两组患者的胫腓间隙和下胫腓重合的情况没有明显的变化(P>0.05)。而在术后,两组患者的TBCS和TBOL都有所改善,其中B组的改善尤其明显(P<0.05)。在术后6个月,A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良率达到83.33%。经过12个月的术后,a组的患者的治愈率显著高于b组,其中A组的患者在部分负荷下的行走时间明显比B组长,而a组的患者在完全负荷下的行走时间则没有显著的变化,此外,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没有显著的变化。结论 采用带袢钢板弹性固定技术治疗胫腓联合损伤,不仅能够更快地实施负重训练,而且还能够有效地保持关节的微动性,从而大大提升临床疗效,同时也可以有效避免二次手术所带来的创伤,值得推广。
- 王世辉陈颖张宁刘增兵王金广
- 关键词:螺钉内固定下胫腓联合损伤临床疗效
- 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分别采用三种疗法临床干预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探讨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分别采用3种疗法临床干预的疗效。方法 纳入2020年12月至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318例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1组(采用螺钉固定)、对照2组(采用锚钉内固定)和观察组(采用Endobuton带袢钢板弹性固定),比较3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踝-后足功能各维度评分、临床相关指标,分析3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的统计学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显著多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反常步态、踝后足稳定性、前后运动、后足运动、足部对线、地面步行、功能与自主活动及支撑情况、最大步行距离、疼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下胫腓间隙显著小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患者,下胫腓重叠距离显著大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患者;观察组治愈人数显著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患者(Z=52.628,P <0.05)。结论 与采用螺钉和锚钉线固定相比,采用Endobuton带袢钢板弹性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疗效更佳。
- 王世辉陈颖张宁刘增兵王金广
- 关键词:下胫腓联合损伤螺钉内固定术
- 改良经骨隧道掌长肌腱腱片移植治疗锤状指畸形
- 目的 探讨改良经骨隧道掌长肌腱腱片移植治疗锤状指畸形的疗效.方法 以直径2.0mm钻头在远节指骨基底偏背侧横行贯穿钻孔,于远节指骨基底背侧正中,正对横行骨孔矢状位方向以直径2.5mm钻头或磨钻钻孔,与横行骨孔相通.切取长...
- 刘增兵张峥嵘王丽萍梁虎戴允东赵金升王世辉
- 关键词:骨隧道锤状指
- 自制微型克氏针外固定支架结合掌背动脉岛状皮瓣治疗慢性指骨骨髓炎
- 目的 报告自制微型克氏针外固定支架结合掌背动脉岛状皮瓣治疗近中节指骨慢性骨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治疗11例近中节指骨慢性骨髓炎患者,彻底清创清除感染和坏死的一切组织,无法彻底清创者将病损骨质整段去除,安装并连接自制微型克...
- 刘增兵贾杰武志辉刘永峰王世辉戴允东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