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亮
-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台州市椒江区农业林业局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浙江省大陈岛植被调查研究被引量:4
- 1995年
- 郭亮王冬来施德法徐绒娣
- 关键词:大陈岛植被调查乔木层草本层
- 5份桉树种质耐寒性指标的测定及其评价被引量:2
- 2018年
- 以5份桉树种质(邓恩桉Eucalyptus dunnii 20784,邓恩桉E. dunnii 99/01,溪谷桉E. badjensis 02/08,邓恩桉E. dunnii 98/27,柳叶桉E. saligna 01/19)的离体叶片为试验材料,通过低温(-7℃)胁迫,测定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SP)含量、半致死温度(LT_(50)),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评价其耐寒性。结果表明:5份桉树种质的低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4.3,-5.31,-3.6,-5.16,-4.73℃。相关性分析显示,SOD活性、POD活性、SP含量均与耐寒性呈正相关,其中SOD活性与耐寒性显著正相关(r=0.982^(**));对各指标主成分分析表明,SOD活性和POD活性2个主成分解释了原变量85.52%的变异信息,根据综合指数的抗寒性排序为2号邓恩桉E. dunnii 99/01>4号邓恩桉E.dunnii 98/27>1号邓恩桉E.dunnii 20784>3号溪谷桉E.badjensis 02/08>5号柳叶桉E.saligna 01/19;通过聚类分析,将5份桉树种质抗寒性划分为2类,其中耐寒性较强的种质是2号和4号,耐寒性较弱的是1号、3号和5号。由此得出结论:SOD活性和POD活性是反映5份桉树种质抗寒性的两个重要指标,2号邓恩桉和4号邓恩桉为相对耐寒种质,更适合浙江生长。
- 王珺李晔张晓勉高智慧郭亮岳春雷李贺鹏
- 关键词:桉树耐寒性生理指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 近无柄雅榕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和引种试验
- 2016年
- 2011年8月,用0、0.3%、0.6%和0.9%质量浓度Na Cl溶液对3年生近无柄雅榕(Ficus concinna var.subsessilis)进行处理,在处理10 d、20 d、30 d和40 d时分别测定其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等指标的变化;2006年在台州湾围垦区内引种1年生近无柄雅榕,对其生长情况进行连续观测。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总叶绿素、叶绿素(Chla)和叶绿素(Chlb)的含量在0.3%Na Cl处理下逐渐升高;在0.6%Na Cl处理下,Chlb含量随胁迫时间延长逐渐下降,而总叶绿素和Chla含量都先降低后逐渐升高;Chla/Chlb值在0.3%Na Cl处理下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0.6%Na Cl处理下的则是先下降后逐渐升高。盐胁迫明显抑制了近无柄雅榕的光合速率,在处理10 d时最为显著,随着胁迫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更加显著。叶片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潜在光化学效率、最大净光合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都随Na Cl浓度的上升而逐渐下降;暗呼吸速率和光补偿点在10 d时随着胁迫浓度的上升而逐渐下降,在处理20 d和30 d时逐渐升高,在处理40 d时先升高后降低。引种试验观察表明,近无柄雅榕苗的成活率达100%,平均年高生长约30 cm、地径1.26-2.14 cm;零度以下气温会对5年生以下的树苗造成严重冻害。
- 郭亮李贺鹏卢刚张晓勉岳春雷高智慧
- 关键词:盐胁迫叶绿素光合特性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