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敏
- 作品数:3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级星火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汕头3种人工红树林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比较被引量:5
- 2016年
- 对广东省汕头市莲阳河口区恢复背景相同的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海桑(Sonneratia caseolaris)3种人工林和光滩湿地中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4种生境中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Y>0.02)存在差异;相似性分析检验(One-Way ANOSIM)表明4种生境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等级聚类和非参数多变量标序也显示4种生境间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3种人工林中,无瓣海桑、海桑人工林中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较为相似;3种人工林中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从大到小的排列次序为:拉关木>海桑>无瓣海桑。BIOENV分析表明大型底栖动物分布与林地土壤p H、有机质、砂粒和粉粒含量、红树植物平均株高、平均胸径、平均基径和冠幅(南北×东西)这些理化因子显著相关,这进一步证实了红树植物种类对林地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和分布的影响。
- 唐以杰陈思敏方展强罗丽芬陈晓芬黄慧娟陆棣
-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
- 无瓣海桑与乡土红树植物混交对林地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5年
- 选择广东省雷州市附城镇和珠海市淇澳岛沿海1年生无瓣海桑人工林,分别在林下混种乡土红树植物红海榄或木榄幼苗,对混交林和无瓣海桑纯林林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比较,探讨无瓣海桑与乡土红树植物混交对林地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结果显示,混交林和无瓣海桑纯林之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优势种存在差异;相似性分析检验(One-Way ANOSIM)、等级聚类和非参数多变量标序结果均表明1年无瓣海桑+红海榄混交林、1年无瓣海桑+木榄混交林和1年无瓣海桑纯林之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研究还发现在无瓣海桑人工林林下混交红海榄或木榄这两种乡土红树植物,可提高林地底栖动物的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BIOENV分析说明大型底栖动物分布与红海榄或木榄这两种混交的乡土树种的凋落物量密切相关,这进一步证实了混交乡土红树植物对林地底栖动物多样性和分布的影响。两个研究地实验结果均显示,在无瓣海桑林下种植木榄的效果要优于红海榄,表现在木榄的平均苗高、凋落物量、凋落物量占群落凋落物总量百分比和幼苗成活率均高于红海榄,其对提高林地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的效果也明显优于红海榄。
- 唐以杰方展强何清吴映明陆棣李燕妮谭莉君杨学彬陈思敏
- 关键词:无瓣海桑木榄红海榄大型底栖动物
- 珠海夹洲岛无瓣海桑与秋茄群落对重金属吸附能力的比较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为了解外来红树植物无瓣海桑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以期为其科学引种和合理规划滩涂红树林造林提供科学依据,选取珠海夹洲岛两片恢复背景和林龄相同的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和秋茄(Kandelia candel)人工林,比较研究裸滩和两种人工林土壤、两种红树植物体和林区内3种不同生活型底栖动物体内Cd、Pb、Cr、Cu、Zn的含量。结果发现:(1)无瓣海桑人工林土壤中仅Cr含量略低于秋茄人工林,其余4种重金属含量均高于秋茄人工林。(2)5种重金属在无瓣海桑体内含量的加权平均值大小排列为:Zn>Pb>Cu>Cr>Cd,而秋茄为:Zn>Cu>Cr>Pb>Cd。(3)无瓣海桑对Pb、Cu和Zn的累积量高于秋茄,而对Cd和Cr的累积量低于秋茄。(4)无瓣海桑对5种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大小排序为:Pb>Cd>Cu>Zn>Cr,而秋茄为:Cd>Cu>Zn>Cr>Pb。无瓣海桑对Pb的富集能力最强,对Cr的富集能力最弱;而秋茄对Cd的富集能力较强,对Pb的富集能力最弱。(5)植食性褶痕相手蟹(Sesarma plicata)重金属的含量与红树植物叶子同一元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底表类中国耳螺(Ellobium chinense)和底栖类褐蚶(Didimarca tenebricum)体内重金属的含量与林区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这些表明了外来红树植物无瓣海桑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明显不同于乡土红树植物秋茄,人工林区底栖动物体内重金属含量不仅与沉积环境中重金属含量有关,而且还与底栖动物自身的生活型和食性密切相关。
- 唐以杰安东方展强陈康陈思敏卢小圣罗丽芬陈晓芬黄慧娟
- 关键词:无瓣海桑秋茄重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