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芹
- 作品数:7 被引量:160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宁波市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浙江省科技厅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鄞红”、“巨峰”、“红富士”葡萄及其杂交后代品质分析
- 2016年
- 以"鄞红"、"巨峰"、"红富士"葡萄的3个杂交后代(1-1,2-1,2-2)为材料,通过葡萄果实中可溶性糖、有机酸、维生素C(Vc)和氨基酸含量等营养品质的测定,为选育优质鲜食葡萄新品种提供依据。品质分析结果表明:葡萄杂交后代果实中酒石酸的含量变化范围为5707.95~7576.78μg/g,苹果酸的含量变化范围为1766.53~4156.25μg/g,1-1中酒石酸含量显著低于亲本;1-1的柠檬酸和Vc含量均显著高于亲本;葡萄杂交后代果实中葡萄糖的含量变化范围为69.73~75.08mg/g,果糖为64.03~69.20 mg/g,1-1总糖含量显著高于亲本,3个杂交后代中的葡萄糖/果糖(α)比率在1.08~1.09之间,1-1、2-2的酒石酸/苹果酸(β)值介于亲本之间;氨基酸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后代1-1、2-1和2-2的总氨基酸含量和呈味氨基酸均显著高于亲本,2-2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亲本。因此,1-1和2-2为品质优良的葡萄杂交后代。
- 钱萍仙王立如付涛卢丹明萌李美芹吴月燕
- 关键词:葡萄杂交育种
- 光照强度对葡萄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相关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 2015年
- 文中分析了葡萄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培养的最佳光照强度并探索葡萄愈伤组织褐变的机理。以金手指葡萄的幼嫩茎段为材料,设置0、500、1 000、1 500、2 000、2 500、3 000和4 000 Lx等8个光照强度,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葡萄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褐化率及相关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500、1 000和1 500 Lx光照强度处理下,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均达到92%以上,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其中1 000和1 500 Lx光照强度处理愈伤组织及其继代培养的生长势良好且褐化程度较轻;绿原酸、咖啡酸、对羟基苯甲酸和香豆酸与葡萄愈伤组织褐变关系密切,其中绿原酸的含量与褐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POD和PPO酶活性与褐化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POD、PPO和PAL酶基因的表达量与褐化率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因此,葡萄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培养适宜的光照强度为1 000-1 500 Lx,光照强度过高或过低对其正常的生理生长都有较大负面影响。
- 刘蓉杨国伟吴月燕饶慧云李学孚李美芹钱萍仙
- 关键词:葡萄愈伤组织光照强度诱导率褐化率酶活性
- 抗褐化剂对葡萄愈伤组织继代培养过程中酚类物质、相关酶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2
- 2015年
- 本文研究不同浓度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维生素C(Vc)、甘露醇、柠檬酸、硝酸银(AgNO3)、活性炭(AC)和硫代硫酸钠(Na2S2O3)7种抗褐化剂对葡萄愈伤组织继代培养过程中抗褐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比较,除Na2S2O3处理外,其余处理的愈伤组织褐化率皆极显著下降。抗褐化的效果依次为PVP(2.0 g·L-1)>甘露醇(20.0 g·L-1)>AgNO3(0.02 g·L-1)>Vc(0.006 g·L-1)>AC(2.5 g·L-1)>柠檬酸(0.6 g·L-1),其褐化率分别比对照降低62.28%、58.29%、53.13%、50.17%、42.33%和35.67%。葡萄愈伤组织的褐变与对羟基苯甲酸的含量和阿魏酸的含量呈正相关,与咖啡酸的含量呈负相关。愈伤组织的褐化程度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PO基因的表达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AL基因的表达量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在葡萄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的过程中添加PVP(2.0 g·L-1)、甘露醇(20.0g·L-1)和AgNO3(0.02 g·L-1)等能够有效地防止愈伤褐变。
- 饶慧云邵祖超柳海宁吴月燕刘蓉李学孚李美芹钱萍仙
- 关键词:愈伤组织酚类物质基因表达
- 遮阴对樟叶槭容器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5年
- 以无遮阴覆盖为对照,研究了1层膜遮阴(遮光率约30%)、2层膜遮阴(遮光率约55%)和3层膜遮阴(遮光率约75%)对2年生樟叶槭容器苗形态特征、光合作用参数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层遮阴处理樟叶槭容器苗生长健壮,主要表现为株高、叶片数、单株叶面积、根系质量、根直径、根系总长和须根数等生长指标均显著升高;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Chl.a)、叶绿素a/b(Chl.a/Chl.b)以及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等光合参数均显著升高,叶绿素b(chl.b)无显著变化;还原性谷胱甘肽酶(GSH)、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升高,MDA含量显著下降;2层膜和3层膜遮阴处理樟叶槭容器苗的各项生长指标下降显著,光合作用水平下降。因此,夏季适度遮阴能促进樟叶槭容器苗的生长。
- 钱萍仙李学孚吴月燕饶慧云刘蓉李美芹付涛
- 关键词:容器苗光合作用抗氧化酶活性
- 盐胁迫对‘鄞红’葡萄光合特性及叶片细胞结构的影响被引量:85
- 2015年
-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0.2%、0.4%、0.6%、0.8%)Na Cl处理对1年生‘鄞红’葡萄幼苗生长、光合特性及叶片细胞结构的影响,为盐碱地‘鄞红’葡萄的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低浓度盐分(Na Cl≤0.4%)对葡萄生长、叶绿素含量、叶片细胞结构、气体交换参数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影响不显著。随着盐浓度增大,葡萄生长受到抑制,叶片表皮层、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变厚,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细胞间隙变大,栅栏组织细胞叶绿体肿胀,内含淀粉粒和嗜锇颗粒变大且增多;同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光化学电子传递效率(ETR)、光化学猝灭系数q P以及栅栏组织/海绵组织比逐渐下降,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 N逐渐上升;尤其在0.8%Na Cl浓度胁迫下,葡萄生长、叶绿素含量、叶片细胞结构、气体交换参数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均发生显著性变化。由此表明,‘鄞红’葡萄能在较低含盐量(Na Cl≤0.4%)的基质中正常生长。
- 李学孚倪智敏吴月燕李美芹刘蓉饶慧云
- 关键词:葡萄盐胁迫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
- 杜鹃花EST-SSR标记的开发及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7
- 2016年
- 从NCBI公共数据库下载2 535条杜鹃花相关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s,EST),SSR位点搜索共得到435个位点。利用Primer5.0对重复基元数较大的30个SSR位点设计引物,通过混合基因池进行引物初筛,25对引物可扩增出条带;利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PAGE)研究25对SSR引物的PCR扩增特点。14个SSR位点为多态性,各位点的等位基因介于2-5个,平均等位基因数3.8个;观望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多态信息含量PIC范围分别为0-0.8333、0.0816-0.7172、0.0767-0.6471;多态位点中有5个高度多态、7个中度多态和2个低度多态。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开发的14个EST-SSR标记能有效鉴定种质资源,对于杜鹃花品种的鉴定与遗传多样性分析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李美芹潘叶羽钱萍仙卢丹明萌饶慧云刘蓉谢晓鸿吴月燕
- 关键词:杜鹃花EST-SSRPAGE
- 杜鹃花F1代群体主要表型性状及SSR标记的多样性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通过性状的统计分析和开发的SSR多态位点的统计分析,筛选以粉红泡泡(母本)和白鹤(父本)杂交育种产生的F1代的优良新品种,以期作为今后开发推广的一种新型种质资源。采用表型分析结合SSR分子标记分析的方式,对杜鹃亲本及F1代的49份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系统评价和分类分析。表型性状结果表明,花色的变异系数最大,为54%;叶片绒毛变异系数最小,为25%。表型性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亲本及F1代聚为7个类群,第1类包含2个个体,第2类包含2个个体,第3类包含4个个体,第4类包含17个个体,第5类包含4个个体,第6类包含9个个体,第7类包含13个个体。分子聚类结果表明,亲本及F1代共聚成6个类群,第1类包含13个个体,第2类包含7个个体,第3类包含7个个体,第4类包含8个个体,第5类包含15个个体,第6类包含1个个体。据SSR标记的聚类与表型性状聚类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并不完全一致。
- 沈梓力李美芹邱甜吴燕燕吴月燕谢晓鸿
- 关键词:杜鹃花表型性状SSR标记种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