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晓曼
- 作品数:15 被引量:77H指数:5
-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矿业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碳源补充型高级氧化法工艺净化水中磺胺类抗生素研究进展与趋势
- 2024年
- 磺胺类抗生素(SAs)是自然水环境和污水处理系统中检出频次与残留浓度最高的抗生素之一。过氧乙酸(PAA)作为广谱性杀菌剂,因其氧化性强、环境友好等优势,其用于有机污染物降解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与传统H2O2基芬顿法等无机氧化法相比,PAA氧化反应生成乙酸,经中和后转化的乙酸钠可为后续生化工艺段提供优质碳源,有效降低含SAs废水的处理成本。该文对PAA基碳源补充型高级氧化法的研究进展与趋势进行了系统总结。以SAs作为典型水环境污染物,对近年来PAA基碳源补充型高级氧化工艺进行了系统总结分析,比较分析了其对各类水质背景中SAs的去除效能,并对过渡金属、碳基材料等多种PAA活化方式,工艺运行参数、活性氧物种(ROS)的交联作用机理以及SAs降解机制进行了剖析。研究发现,乙酰氧基自由基和乙酰过氧基自由基为PAA基高级氧化工艺中的基础活性物质,pH、PAA含量、共存物质等会不同程度上影响体系中ROS的生成路径。此外,磺胺类抗生素主要包括五元磺胺和六元磺胺,二者降解机理存在一定差异。五元磺胺降解主要依靠苯胺环上氨基氧化、羟基取代、S–N/S–C键断裂、N中心自由基偶联反应等4种途径;六元磺胺降解过程还包括SO_(2)脱除、斯迈尔斯重排等机制。在PAA基碳源补充型高级氧化工艺研究领域,新型高性能非均相PAA活化方式开发、实际工况的运行调控与成本控制等将成为未来研究热点。该文可为PAA基碳源补充型高级氧化工艺治理水环境新污染物的研究与应用方向提供参考。
- 张德嵩陈振东孔德锦李柏林何晓曼杨列
- 关键词:磺胺类抗生素过氧乙酸高级氧化工艺自由基碳源
- 氢氧化钠改性沸石对水中Cu^(2+)的吸附特性研究被引量:13
- 2017年
- 利用氢氧化钠对天然沸石进行改性,将天然沸石和改性沸石用于吸附去除水中的Cu^(2+),分析了p H、温度、Cu^(2+)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对Cu^(2+)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吸附过程的吸附等温模型及吸附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改性沸石对Cu^(2+)的吸附性能明显优于天然沸石,当沸石投加量为10 g/L,Cu^(2+)为200 mg/L,p H为6.67,温度为50℃时,天然沸石和改性沸石对Cu^(2+)的吸附量分别为2.02、2.69 mg/g。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均能较好地描述两种沸石对Cu^(2+)的吸附过程。天然沸石对Cu^(2+)的吸附行为更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对改性沸石的吸附行为拟合度更好。两种沸石对Cu^(2+)的吸附均为非均相吸附,且内扩散过程不是唯一的速控步骤。
- 杨敏柯俊锋何晓曼雷娜娜张其武
- 关键词:沸石CU^2+
-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探索被引量:5
- 2017年
- 文章分析了目前环境工程设计基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如何提高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工程设计的实践能力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结合教学实践,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环境工程设计基础综合素质为目的,提出了合理改革和丰富教学内容,采用案例分析教学;培养学生多方位思维能力等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 李柏林夭开芳李晔方继敏何晓曼
- 关键词:案例分析研究性教学
- 化学修复剂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应用进展被引量:5
- 2015年
- 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表聚性、隐蔽性、长期性、不可逆性等特点。其修复方法有客土法、化学修复法、土壤淋洗法、植物修复技术以及微生物修复技术。化学修复剂可以与土壤中重金属发生氧化、沉淀、还原、吸附、抑制和拮抗等作用,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迁移性和生物有效性,从而使其失去活性。该方法具有修复速度快、修复周期短、治理效果较好和费用较低的特点。该研究主要介绍了石灰、含磷物质、沸石、膨润土、水滑石、蛭石及腐殖质几种化学修复剂对土壤中重金属的修复机理和效果,并且对其发展前景做出展望。
- 雷娜娜何晓曼柯俊峰
-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
- 互联网+背景下环境科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被引量:4
- 2018年
- 随着我国教育国际合作日益密切,环境科学专业英语越来越重要。针对环境科学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本文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结合环境科学专业英语发展方向,提出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教学的新方法、新思路,通过教学改革与实践提高高校环境科学专业英语的教学质效。
- 何晓曼
- 关键词:环境科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 铁炭微电解预处理环己酮生产废水技术研究
- 环己酮生产废水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型化工废水,该种废水含有大量环己酮、环己醇和有机酸等大分子物质,难以生化降解,对环境的污染极大。本文以环己酮生产废水为研究对象,选用铁炭微电解工艺作为预处理工艺,采用实验室实验与工程现场实...
- 何晓曼
- 关键词:铁炭微电解化工废水可生化性
- 文献传递
- 3种螯合剂对Cd、Cu复合污染土壤淋洗修复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 2022年
- 乙二胺四乙酸(EDTA)是目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常用的高效淋洗剂,但其难以降解,对环境存在二次污染风险。该研究以EDTA为对照,选取谷氨酸N,N-二乙酸(GLDA)和亚氨基二琥珀酸(IDS)两种易降解材料为螯合淋洗剂,通过振荡模拟淋洗试验研究了4种典型条件下两种材料对土壤Cd、Cu的洗脱率,探讨了Cd、Cu复合污染土壤的淋洗修复技术中两种材料复配替代EDTA的可行性。结果显示,采用单一淋洗剂时,GLDA利于洗脱土壤Cd,而IDS利于洗脱土壤Cu;在试验的各条件下GLDA对土壤中Cd的洗脱率为47.64%—66.32%,IDS对土壤中Cu的洗脱率为25.44%—34.65%,均不及EDTA对土壤中Cd、Cu的洗脱率(分别为71.49%—74.11%和27.07%—39.12%);降低淋洗剂pH有利于提高土壤Cd、Cu的洗脱率;重金属与IDS、GLDA的物质的量比分别为1:5、1:10时土壤Cd、Cu的综合淋洗效果较优。IDS与GLDA混配的物质的量比为4:6时,土壤Cd、Cu的洗脱率分别为71.75%和33.61%,Cd洗脱率比同等用量的EDTA高出3.40个百分点,而Cu洗脱率仅比EDTA低5.89个百分点。综合考虑重金属洗脱率、螯合剂用量及淋洗时间等因素,建议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淋洗修复中,调节重金属与螯合剂总量的物质的量比为1:10,淋洗体系固液比为1:10,淋洗时间为8 h,IDS和GLDA以物质的量比4:6复配,并分2次淋洗,该参数条件下土壤中Cd、Cu的洗脱效果与等量的EDTA相当。以上结果可为可生物降解螯合剂提升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淋洗修复效率提供理论参考。
- 黄敏赵晓峰梁荣祥王鹏忠戴安然何晓曼
- 关键词:污染土壤淋洗
- 机械力化学法活化铝系硅酸盐矿物降解六氯苯机理研究
- 2023年
- 针对六氯苯(HCB)在土壤中长期存在难以降解的问题,本研究基于机械力化学法,系统地探究土壤中固有成分铝系硅酸盐(高岭土、白云母和膨润土)对HCB的降解效果,讨论了球磨转速、球磨时间、HCB初始浓度等条件对HCB降解效率的影响。在HCB浓度为50 000 mg/kg的条件下,600 r/min球磨2 h后,铝系硅酸盐矿物对HCB去除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高岭土、白云母、膨润土,高岭土和白云母对HCB的去除率分别为90.13%、85.72%,膨润土几乎不降解HCB。HCB的去除率随着球磨时间增加而增加,与转速呈正相关。HCB初始浓度的降低有利于HCB的降解和脱氯效率,当HCB处于高浓度水平50 000 mg/kg时,高岭土和白云母的脱氯效率较低;当HCB处于低浓度水平2 500 mg/kg时,高岭土和白云母的脱氯效果提高,高岭土的脱氯效果优于白云母。利用ESR检测自由基信号发现,高岭土在机械力化学作用下产生了高活性氧类自由基,而白云母和膨润土未产生自由基。利用GC-MS分析HCB降解中间产物,当高岭土作为添加剂时,产生的自由基导致HCB的C—Cl发生断裂,经过连续脱氯过程,HCB的稳定结构被打破,形成了一系列不稳定的含Cl中间产物。综上所述,铝系硅酸盐矿物在机械力化学作用下能够高效降解HCB,而且便宜易得,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 何晓曼许新成姚真真张其武杨巍
- 关键词:机械力化学法六氯苯土壤修复脱氯降解机理
- 难降解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机械力化学修复
- 2022年
- 利用机械力化学法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以四环芳烃芘为代表污染物,研究了球磨时间和球磨转速对土壤中芘去除率的影响。当球磨时间为6 h,球磨速度为500 r/min时,土壤中芘去除率为93.78%。利用SiO_(2)作为模拟土壤,通过对球磨前后模拟土壤的GC-MS、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分析,探索芘的降解途径和机理。机械力化学修复过程中,芘的苯环被破坏,部分中间产物为环数较少的多环芳烃(PAHs)、碳链较短的烷烃,还有部分被碳化成石墨和不定形碳。利用机械力化学法对实际污染土壤进行修复,修复后土壤中芘和荧蒽浓度分别为21.45,35.68 mg/kg。机械力化学法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具有可行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 韩含王潇殷梦秋子张其武何晓曼
- 关键词:机械力化学法多环芳烃降解途径
- 膨润土负载壳聚糖对水中Cu(II)的吸附特性研究被引量:6
- 2019年
- 通过水热振荡法制备了膨润土-壳聚糖复合吸附剂,并对废水中铜(Cu(II))进行吸附。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复合吸附剂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膨润土-壳聚糖复合吸附剂对铜的吸附性能优于单一膨润土。与膨润土相比,膨润土-壳聚糖复合吸附剂的形状不规则,表面粗糙疏松。在Cu(II)初始浓度为50 mg/L、pH值为7、吸附温度为30℃、接触时间为15 min的条件下,膨润土-壳聚糖复合吸附剂对Cu(II)的去除效率可达95%以上,吸附量可达到20.12 mg/g。此外,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都能很好地拟合Cu(II)在两种吸附剂上的等温吸附。膨润土壳聚糖复合吸附剂对Cu(II)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 李玉洁李雨佳李红芬柯俊峰何晓曼李柏林
- 关键词:膨润土动力学黏土铜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