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犇

作品数:10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5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化石
  • 3篇管状化石
  • 3篇埃迪卡拉系
  • 2篇新元古代
  • 2篇元古代
  • 2篇微体
  • 2篇微体化石
  • 2篇小壳化石
  • 2篇黄陵背斜
  • 2篇寒武纪
  • 2篇埃迪卡拉纪
  • 2篇背斜
  • 1篇灯影组
  • 1篇地层意义
  • 1篇地块
  • 1篇地台
  • 1篇定年
  • 1篇陡山沱组
  • 1篇幸运
  • 1篇扬子板块

机构

  • 10篇中国地质科学...
  • 3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贵州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科学院南...

作者

  • 10篇杨犇
  • 6篇刘鹏举
  • 5篇尚晓冬
  • 3篇张德军
  • 1篇李献华
  • 1篇董进
  • 1篇兰中伍
  • 1篇蔡习尧
  • 1篇杨宇宁
  • 1篇尹崇玉
  • 1篇陈寿铭
  • 1篇尚晓东

传媒

  • 4篇地质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古生物学报
  • 1篇地层学杂志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0
  • 2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吉南地区万隆组燧石相微生物化石及其古环境意义被引量:1
2023年
拉伸纪作为承接中元古代蓝菌时代以及成冰纪生物锐减的关键地质历史时期,是探索早期生命与环境演化最重要的时期之一。吉林南部地区地处华北板块东北缘,拉伸系发育完整、出露全,在燧石条带、燧石结核和泥页岩中富含微生物化石,是开展拉伸纪古生物学、生物地层学和古环境研究的理想地区。本次工作利用岩石切片法在吉林南部二道江地区万隆组顶部燧石中发现微生物化石6属9种,其中丝状蓝菌1属4种Siphonophycus robustum,S.typicum,S.kestron,S.solidum;球状蓝菌3属3种Eoentophysalis belcherensis,Gloeodiniopsis lamellosa,Scissilisphaera bistratosa;分类位置未定2属2种Glenobotrydion majorinum,Globophycus rugosum。这些微体化石的发现为开展万隆组古环境分析及生物地层对比研究提供了新的素材。研究显示,万隆组燧石相微生物组合以发育管鞘藻席(Siphonophycus mat)为主要特征,丝状蓝菌呈横向展布,长可达400μm以上,显示原地或近原地埋藏的特点。生物群落古环境综合分析表明,吉林南部二道江地区万隆组顶部形成于潮下带或潮间带下部低能静水的沉积环境。
张德军张德军刘鹏举尚晓冬
关键词:新元古代微体化石
华南黄陵背斜西翼兴山地区乡儿湾剖面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微体化石被引量:1
2023年
本文首次报道并描述了华南黄陵背斜西翼湖北宜昌兴山县乡儿湾剖面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二段中上部的燧石结核和条带中的疑源类微体化石,经系统鉴定共识别出8属8种,包括Appendisphaera grandis,Crassimembrana multitunica,Leiosphaeridia minutissima,Megasphaera inornata,Schizofusa zangwenlongii,Symphysosphaera basimembrana,Urasphaera nupta,Variomargosphaeridium gracile。该化石组合包含Liu Pengju and Moczyd?owska(2019)所建立的第二生物组合带(Tanarium tuberosum-Schizofusa zangwenlongii组合带)的特征分子Schizofusa zangwenlongii,因此,可尝试性地与第二生物组合带相对比,但未见黄陵背斜东南翼陡山沱组二段的常见属Tianzhushania,据此推测黄陵背斜两翼在古环境上可能有所差异。
尚晓冬刘鹏举刘鹏举董进杨犇张德军
关键词:埃迪卡拉纪陡山沱组微体化石疑源类
新疆阿克苏地区寒武纪幸运期早期小壳化石被引量:4
2023年
本文报道新疆阿克苏地区寒武纪幸运期最早期的小壳化石组合。化石产自玉尔吐斯组底部,包括:Protohertzina anabarica Missarzhevsky,1973、Protohertzina unguliformis Missarzhevsky,1973、Anabarites trisulcatus Voronova and Missarzhevsky,1969、Anabarites ternarius Missarzhevsky in Rozanov et al.,1969、Cambrotubulus decurvatus Missarzhevsky in Rozanov et al.,1969、Olivooides sp.、Kaiyangites novilis Qian and Yin,1984以及海绵骨针化石。据此可以在新疆阿克苏地区玉尔吐斯组下部建立Anabarites trisulcatus-Protohertzina unguliformis组合带。该组合带下界以Anabarites trisulcatus、Protohertzina unguliformis、Protohertzina anabarica、Kaiyangites novilis的首次出现为标志,上界以它们的最后出现为标志。通过上述小壳化石组合可以进一步确认阿克苏地区玉尔吐斯组下部为寒武纪幸运期最早期沉积。
杨犇刘鹏举尚晓冬蔡习尧周元
关键词:寒武纪小壳化石
西南蒙古和神农架地区的埃迪卡拉系管状化石
杨犇Michael Steiner尚晓冬刘鹏举
西南蒙古和神农架地区的埃迪卡拉系管状化石
埃迪卡拉纪管状化石在全球分布广泛,主要包括克劳德管类和中华震旦管等。笔近期在蒙古西南地区发现埃迪卡拉系管状化石Zuunia chimidtsereni,同时在华南神农架地区发现管状化石组合,包括Cloudina、Sino...
杨犇Michael Steiner尚晓冬刘鹏举
关键词:埃迪卡拉系
文献传递
新的SIMSU-Pb锆石年龄及其对南沱冰期时代的限定
2015年
大塘坡组是位于古城冰期和南沱冰期之间的间冰期沉积,为一套含锰细碎屑岩和含锰碳酸盐岩,底部以含锰碳酸盐岩或黑色含锰的炭质泥岩为特征.由于古城冰期和南沱冰期分别可与国际上的Sturtian和Marinoan两大冰期对比,因此大塘坡组是国际新元古代全球极端寒冷气候(雪球地球)研究的一个热点.
刘鹏举李献华陈寿铭兰中伍杨犇尚晓东尹崇玉
关键词:定年锆石年龄大冰期
鄂西宜昌黄陵背斜地区寒武纪早期小壳化石新材料
2024年
湖北宜昌地区寒武系下部小壳化石的研究集中于黄陵背斜东翼和南翼,对西翼地区尚未有详细的报道。作者在黄陵背斜西翼高岚河剖面灯影组天柱山段下部发现寒武纪纽芬兰世的小壳化石,既包括扬子板块小壳化石第一生物带标准化石Anabarites trisulcatus,同时也有Eohalobia diandongensis与Oelandiella korobkovi等第二生物带标志化石,以及可能为第三生物带或更晚期化石分子的Paragloborilus tenuis等。该化石组合为多生物带的化石混生,其层位可能相当于峡东地区(黄陵背斜南翼)的岩家河组顶部。在黄陵背斜南翼的滚石坳剖面岩家河组下部发现小壳化石Anabarites ternarius Missarzhevsky in Rozanov et al., 1969、Kaiyangites novilis Qian and Yin, 1984、海绵骨针和藻类化石,属于小壳化石第一生物带Anabarites trisulcatus–Protohertzina anabarica组合带。化石组合与沉积记录表明,高岚河剖面与东翼如泰山庙地区具有相似的潮坪相沉积,多发沉积间断,导致不同生物带化石混生;南翼滚石坳地区水体较深,早期沉积间断不显著,可以识别小壳化石第一组合带。上述新化石材料的发现,为黄陵背斜周缘寒武系下部地层对比与生物古地理分析提供了新的数据。
阳磊杨犇杨宇宁
关键词:小壳化石
湖北神农架地区埃迪卡拉纪管状化石及其地层意义被引量:4
2020年
埃迪卡拉纪晚期出现的管状化石广布于世界各地,具有重要的地层指示意义。笔者近期于神农架地区水磨山剖面和天燕剖面灯影组顶部含砾白云岩中发现典型管状化石组合,包括Cloudina lucianoi、Sinotubulites baimatuoensis及一些壳体光滑的管状化石。此次发现扩大了此类化石在扬子板块的分布范围。结合其产出层位及化石组合特征,据此提出神农架地区含管状化石层位可与陕西宁强灯影组高家山段—碑湾段和三峡地区灯影组石板滩段含管状化石层位相对比。
杨犇尚晓冬Michael Steiner刘鹏举
关键词:管状化石埃迪卡拉纪灯影组
三峡东部地区成冰纪岩石地层格架的再认识
2024年
以往研究认为,三峡东部地区仅发育可与Marinoan冰期相对应的南沱组冰碛岩,南沱组直接不整合覆于拉伸系莲沱组或黄陵花岗岩之上。然而,近年有学者通过对峡东黄陵背斜西南翼青林口南沱组剖面开展研究提出新认识,认为青林口剖面南沱组包含了上、下两套冰碛岩与二者之间的页岩夹纹层状含锰灰岩。该剖面的地层结构、含锰灰岩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化学蚀变指数(CIA)等与鄂西长阳古城成冰系剖面相似,二者之间可进行横向对比,并据此将峡东青林口剖面南沱组自下而上解体为古城组、大塘坡组和南沱组,分别对应Sturtian冰期、间冰期和Marinoan冰期沉积。针对这一新认识,笔者对青林口南沱组剖面开展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在被认为可与间冰期沉积大塘坡组相对比的灰绿色页岩中发现了许多砾度不等的冰坠砾石,指示这套灰绿色页岩实为含冰坠石的冰碛页岩,而非间冰期沉积。此外,这套灰绿色冰碛页岩无论是岩石学特征,还是CIA值或Mn O值,均与鄂西长阳古城、贵州松桃大塘坡等剖面的大塘坡组差异显著,将二者作为同一时期地层进行横向对比的证据不可信。因此,本文认为不宜将三峡东部南沱组解体为古城组、大塘坡组和南沱组。
张德军张德军刘鹏举尚晓冬
关键词:新元古代南沱组冰碛岩
早寒武世镇巴-房县地块生物古地理:独立地台抑或扬子板块边缘?
<正>镇巴-房县地块位于扬子板块和南秦岭地台过渡地带,该地区早寒武世地层中发育丰富的小壳动物化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对镇巴-房县地区早寒武世筇竹寺阶的小壳动物化石进行了系统研究和修订,总计发现47个属种,并建立新的...
杨犇Michael SteinerHelmut Keupp
关键词:生物古地理小壳动物扬子板块早寒武世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