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静坤

作品数:21 被引量:125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军队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细胞
  • 3篇胆碱
  • 3篇胆碱能
  • 3篇形态发生蛋白
  • 3篇血管
  • 3篇抑素
  • 3篇人内皮抑素
  • 3篇神经干
  • 3篇神经干细胞
  • 3篇内皮
  • 3篇内皮抑素
  • 3篇骨形态
  • 3篇骨形态发生蛋...
  • 3篇干细胞
  • 2篇垫式
  • 2篇血管抑素
  • 2篇远红外热像图
  • 2篇真核
  • 2篇真核表达
  • 2篇真核表达载体

机构

  • 21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解放军总参谋...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解放军第16...
  • 1篇北京肿瘤医院

作者

  • 21篇潘静坤
  • 19篇薛毅珑
  • 14篇高宇红
  • 14篇田磊
  • 13篇崔忻
  • 12篇罗芸
  • 4篇赵卉
  • 3篇常艳
  • 3篇郭水龙
  • 3篇姚文芳
  • 2篇周章玲
  • 2篇杨军
  • 1篇张树才
  • 1篇王芳
  • 1篇孙燕
  • 1篇李宝民
  • 1篇杜华
  • 1篇李新蕊
  • 1篇于晓红
  • 1篇何立敏

传媒

  • 4篇中国康复理论...
  • 3篇中国激光医学...
  • 3篇标记免疫分析...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临床医药杂志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泌人内皮抑素基因工程细胞系的建立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建立稳定的基因工程细胞系。方法将含有白细胞介素-2(IL-2)分泌肽的人endostatin全长cDNA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SNA2.0,产生重组质粒pSNA2.0/hEndostatin,利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将其转染到人HEK293细胞中,G418筛选后得到阳性克隆hED/293,采用Western-blot检测转染细胞上清中endostatin蛋白的表达。结果hED/293细胞株培养上清中有endosta-tin蛋白的表达,分子量为20000。结论重组pSNA2.0/hEndostatin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正确,转染HEK293细胞后可有效的表达人endostatin蛋白,并能分泌到细胞外。
赵卉潘静坤罗芸薛毅珑
关键词:内皮抑素真核表达载体细胞系
急、慢性周围性面瘫患者头面部远红外热像的变化被引量:22
2008年
目的了解急、慢性周围性面瘫患者头面部远红外热像的变化,为临床诊治周围性面瘫提供无创性客观评价指标。方法周围性面瘫的患者14例;接受健康体检者19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ATIR-M301B非制冷焦平面医用远红外热像仪(热敏度为0.05℃),在环境温度为20-25℃的检查室中,采取头、面部远红外热图。采用本机提供的分析软件,分别比较同一受检者左、右两侧面颊、内眦、眶上及额等测温区远红外热像的温度差,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头面部远红外热像显示正常组面颊、内眦、眶上及额部4个测温区左、右两侧的温度无明显差异(P〉0.05)。(2)头面部远红外热像的变化显示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患侧面颊、内眦、眶上及额等测温区温度明显高于健侧(P〈0.05,P〈0.001)。(3)3例病程为25d至1年的慢性周围性面瘫患者头面部远红外热像的变化显示慢性周围性面瘫患者患侧面颊、内眦、眶上及额等测温区的温度显示低于健侧。不同患者各测温区的温度呈现不同的差异,如2例患者呈现患侧下颌区、口区温度明显低于对侧;1例患者呈现患侧内眦区、眶上区及额区的温度明显低于对侧。结论远红外热像可较好地反映周围性面瘫患者头面部供血状态的变化,急性期面瘫侧呈充血性改变,慢性期面瘫侧呈缺血性改变。表明远红外热像可为临床诊治周围性面瘫提供无创的客观评价指标。
高宇红薛毅珑罗芸周章玲崔忻潘静坤姚文芳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
构建hTNF-α/293基因细胞对人结肠癌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观察稳定转染hTNF-α/293基因细胞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生长增殖影响。方法采用RT-PCR和ELISA检测稳定转染hTNF-α/293基因细胞和Hek-293细胞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观察体外培养中,hTNF-α/293基因细胞与LOVO细胞共同培养,于不同的时间点,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LOVO肿瘤细胞增殖的活性。结果重组质粒转染Hek-293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到了hTNFα蛋白体外表达,检测表明hTNFα/293细胞组和hTNFα阳性组对共培养的LOVO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具有良好的量效关系。结论提示稳定转染hTNF-α/293对LOVO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效应,且呈现出良好的数量依赖关系。由于TNF-α/293基因细胞可有效分泌hTNFα蛋白,并能分泌到细胞外。
高宇红薛毅珑潘静坤
关键词:人肿瘤坏死因子Α
蛛网膜下腔植入APA-BCC微胶囊对癌痛患者脑脊液中镇痛相关物质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植入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APA-BCC)对癌痛患者中枢内源性脑啡肽类和儿茶酚胺类物质含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不同剂量的APA-BCC植入中、重度癌痛患者的腰段脊髓蛛网膜下腔内;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移植前后脑脊液中亮氨酸脑啡肽(L-EK)、β-内啡肽(β-EP)和强啡肽A(DynA)的含量;应用高压液相法检测去甲肾上腺素(NA)和肾上腺素(AD)的含量;应用NRS法计算癌痛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结果移植APA-BCC后,脑脊液中L-EK含量上升,移植剂量为1.0×107和1.25×107个细胞时,L-EK升高最为显著,分别升高155.27%和154.28%;β-EP、DynA、NA和AD含量无明显改变;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无效的患者,L-EK分别升高241.07%、130.45%和115.78%。结论APA-BCC植入对癌痛患者的镇痛效应可能与中枢L-EK含量升高有关;1.0×107和1.25×107可能是较佳的细胞移植剂量。
郭水龙潘静坤高宇红崔忻罗芸田磊薛毅珑
关键词:镇痛嗜铬细胞
APA-BCC微胶囊蛛网膜下植入对癌痛病人的镇痛效应被引量:14
2005年
目的:观察脊髓蛛网膜下腔植入APA-BCC镇痛微胶囊对癌痛病人的镇痛效应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不同剂量的海藻酸钙-聚赖氨酸-海藻酸钙微胶囊包裹的牛肾上腺嗜铬细胞(APA-BCC微胶囊)按常规腰穿的方法注入10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的腰段脊髓蛛网膜下腔内.按数字分级法(NRS)评定疼痛程度的变化并记录止痛药使用情况;按WHO分级法评价不良反应;按孙燕等指标评价生活质量.结果: (1)APA-BCC注射后0.5~5天,在停用、减量和/或降级使用其它镇痛药的情况下,其镇痛的有效率(CR+PR)为84%、总有效率(CR+PR+MR)为96%,镇痛程度显著优于药物组.(2)1至2次使用后镇痛持续时间为9~220天,明显长于现有镇痛药.(3)APA-BCC治疗后,癌痛病人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显著提高.(4)APA-BCC注射后,除部分病人出现与常规蛛网膜下腔注射相近的轻度不良反应外,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肝肾功能、外周血象和免疫功能无明显变化.但单次使用1.5剂量时,2例患者出现了难以耐受的下肢震颤和背部沉重压迫感等重度不良反应.结论: APA-BCC微胶囊植入脑脊液内对癌痛病人具有明确的长效镇痛作用.
薛毅珑罗芸徐龙河高宇红何立敏崔忻李雁凌郭水龙李新建田磊潘静坤孙燕罗健张伟京李留树邸立军张树才王杰军
关键词:癌症疼痛嗜铬细胞免疫隔离镇痛效应微胶囊病人
应用床垫式睡眠监测系统检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20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应用新型的床垫式睡眠监测系统,在自然睡眠中检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方法采用微动敏感床垫式睡眠监测系统,监测我院健康体检中心受检者在睡眠中的呼吸率、心率、体动、呼吸事件、经皮血氧饱和度及睡眠分期。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自2008年5月~2009年5月间的200例受检者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检出率、程度、病因及并发症。结果200例受检者中197例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其中轻、中、重度患者分别为(42%、25%、31.5%)。该197例患者均为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未检出中枢型睡眠呼吸暂停;其重度OSAS组受检者的体重指数明显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的BMI(P<0.01);其中,伴发高血压者67例(33.5%),冠心病者39例(14.5%),高血脂者14例(0.7%),糖尿病者12例(0.6%)。同时,检出睡眠不实者35例、周期性腿动者28例及睡眠表浅者29例。结论该新型床垫式睡眠监测系统可方便地检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临床上OSAS的发生率高,与身高体重指数有一定的相关性。
高宇红薛毅珑罗芸崔忻田磊潘静坤杨军
关键词:微动敏感床垫式睡眠监测系统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身高体重指数经皮血氧饱和度健康体检中心
转染SV40永生化基因正常成人肝细胞的形态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了解转染SV40基因对正常成人肝细胞形态结构及特殊染色的影响。方法采用本组构建的含SV40永生化基因的正常成人肝细胞(rSSR#69/HL-7702肝细胞),以HE染色法、糖原染色法(PAS)和葡萄糖-6-磷酸酶染色(G-6-Pase)法,在光镜下观察该细胞的形态特征,以电镜法观察该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光镜下比较转染前、后的正常成人肝细胞形态无明显差异;PAS染色均可见胞浆内有粉红色的糖原颗粒,G-6-Pase染色均可见胞质内有铁黑色颗粒;电镜下比较转染前、后的正常肝细胞的超微结构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转染SV40永生化基因的正常成人肝细胞的形态结构与转染前无明显差异,仍具有糖原合成及葡萄糖代谢的能力。
崔忻姚文芳高宇红田磊潘静坤薛毅珑
关键词:永生化肝细胞
回忆应答在HBV致肝脏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2005年
目的探讨HBV感染者肝脏细胞损伤的内在原因。方法荧光定量PCR测定在HBeAg阳性和HBeAb阳性两种模式下HBVDNA的存在状况,比较HBVDNA在不同的存在状况下的ALT水平及HBcAb-IgG水平。结果HBVDNA在HBeAg阳性样本中的检出率93.2%(68/73),在HBeAb阴性样本中的检出率12.4%(14/113)。85.3%(29/34)的同时存在HBVDNA与高滴度HB-cAb-IgG或HBcAb-IgM的样本ALT升高。结论回忆应答可能是HBV感染者肝脏细胞损伤的主要原因。
潘静坤余俊贺柳杨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细胞损伤
HBV致肝细胞损伤:复制与宿主高免疫状态共存
2004年
目的:探讨HBV感染者肝脏细胞损伤的内在原因。方法:荧光定量PCR测定在HBeAg阳性和HBeAb阳性两种模式下HBV DNA的存在状况,比较HBV DNA在不同的存在状况下的ALT水平及HBcAb-IgG水平。结果:HBV DNA在HBeAg阳性样本中的检出率91.3%(63/69),在HBeAb阳性样本中的检出率11.7%(12/103),94.7%(71/75)的同时存在HBV DNA与高滴度HBeAB-IgG的样本ALT升高。结论:回忆应答可能是HBV感染者肝脏细胞损伤的主要原因。
王芳潘静坤杜华李新蕊
关键词:HBV感染HBEAG阳性肝细胞损伤肝脏细胞免疫状态宿主
远红外热像图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及疗效评价的意义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探讨远红外热像图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及疗效评价的意义。方法应用远红外热像图对16例临床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头部温度测定。结果(1)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远红外热像图:1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左右两侧温区中额区、内眦区、眶上区及面颊区的温度差别明显,表现为缺血侧的温度明显低于对侧,与临床采用脑血管造影(DSA)或磁共振(MRA)的诊断基本一致。(2)静脉给药治疗前后远红外热像图的变化:在首日输液治疗后即刻,4例患者缺血侧的温度明显升高,表现为左右两侧额区、内眦区、眶上区及面颊区的温差显著减小。在次日输液治疗后,两侧的温差小于前日输液治疗前。在1个疗程(14 d)输液治疗结束时,左右两侧额区、内眦区、眶上区、枕区、耳后区或面颊区的温差均明显小于首日输液治疗前。提示该输液治疗方法有助于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脑供血状态。(3)介入治疗患者左右两侧额区、内眦区、眶上区及面颊区的温差较治疗前明显减小。在治疗后1d左右时,3例患者出现左右两侧部分测温区枕区、颞区的温差加大,随后两侧的温差减小的现象。分析可能与介入治疗引起一过性血管痉挛有关。结论远红外热像图可较好地反映脑供血状态及代谢水平的变化,有望为临床提供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及疗效评价的良好的评估指标。
姚文芳薛毅珑罗芸王鲁宁李宝民田磊崔忻高宇红潘静坤
关键词:远红外热像图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评价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