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胜男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4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机体
  • 3篇计算机体层
  • 2篇胰腺
  • 2篇影像
  • 2篇正电子
  • 2篇正电子发射
  • 2篇体层摄影
  • 2篇淋巴
  • 2篇计算机体层摄...
  • 2篇18F-FD...
  • 1篇代谢
  • 1篇代谢参数
  • 1篇淀粉样
  • 1篇淀粉样变
  • 1篇淀粉样变性
  • 1篇断层扫描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骨髓瘤
  • 1篇胰腺癌

机构

  • 6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徐州医学院附...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6篇任胜男
  • 3篇左长京
  • 2篇陆建平
  • 2篇马小龙
  • 2篇袁渊
  • 2篇张建
  • 1篇程超
  • 1篇阳青松
  • 1篇董爱生
  • 1篇吴仪仪
  • 1篇余仲飞
  • 1篇胡胜平
  • 1篇国小钰
  • 1篇袁渊

传媒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华胰腺病杂...
  • 1篇功能与分子医...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核医学影像检测PD-1/PD-L1表达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8年
免疫检查点蛋白类抑制剂在临床试验中的大规模成功应用吸引了广大临床工作者的关注[1-2]。靶向免疫抑制性检查点受体(如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PD-L1)的癌症免疫疗法改变了常规抗癌免疫疗法[3]。
李丹妮李潇任胜男左长京
关键词:PD-1/PD-L1分子影像SPECTPET
多发性骨髓瘤髓外侵犯的CT、MRI表现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髓外侵犯的CT、MRI影像表现,以加深对其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4年8月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入院的19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其中10例发生髓外侵犯的临床及CT、MRI资料。CT扫描10例,MR扫描11次。分析多发性骨髓瘤髓外侵犯的CT、MRI影像特点。结果 中枢神经系统侵犯(5例):脑膜(1例:多发),椎管内结节或肿块(4例:均单发);头颈部侵犯(1例:多发);胸部侵犯(4例:3例多发,1例单发);腹部侵犯(1例):双肾周围(1例:多发),肝脏(1例:单发);皮下软组织侵犯(2例:1例单发,1例多发);肌肉侵犯(3例:均单发)。CT、MRI均表现为软组织结节或肿块,T1等或等高信号,T2稍高或高信号,弥散受限,中等至明显均匀强化;肝脏侵犯有“快进快出”表现,肌肉侵犯呈浸润性生长。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髓外侵犯的CT、MRI表现具有一定影像学特征,对EM的影像诊断和随访有应用价值。
袁渊任胜男马小龙阳青松陆建平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磁共振成像
18F-FDG PET/CT在局部进展期胰腺癌射波刀治疗及化疗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 18F-FDG PET/CT评估局部进展期胰腺癌射波刀治疗预后的价值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在评价局部进展期胰腺癌(LAPC)射波刀治疗预后中的价值。...
任胜男
关键词:胰腺癌射波刀治疗预后评估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体层摄影
文献传递
局限性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性的CT影像学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淀粉样变性是细胞外纤维蛋白异常沉积的一种疾病。局限性淀粉样变性可发生于全身任何器官,但最常见的部位为膀胱、气管支气管树、喉部、皮肤-([1])。国内外关于局限性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性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报道较少,极易误诊。因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局限性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性的CT表现资料,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7例,男5例,女2例,
袁渊任胜男国小钰马小龙陆建平
关键词:淀粉样变性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曲面重建
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代谢参数与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18F-FDG PET/CT显像中原发病灶的各项代谢参数SUVmax、SUVmean、MTV、TLG和病灶T分期与区域淋巴结有无转移及N分期的关系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18 F-FDG PET/CT检查后行肺癌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术患者的资料,与病理对照,统计分析有无淋巴结转移、N分期与肺癌原发灶SUVmax、SUVmean、MTV、TLG、T分期之间是否有差异及相关性;通过ROC曲线方法评价SUVmax、SUVmean、MTV、TLG、T分期对肺癌患者区域淋巴结有无转移判断的价值。结果93例患者中N0 48例,N1 15例,N2 30例。Mann-Whitney U非参检验分析显示:肺癌原发灶SUVmax、SUVmean、MTV、TLG、T分期在区域淋巴结有无转移两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肺癌原发灶SUVmax、SUVmean、MTV、TLG、T分期与区域淋巴结转移均有相关性(P均<0.05)。非参数假设检验独立样本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显示:除MTV外,肺癌原发灶SUVmax、SUVmean、TLG、T分期与N分期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Spearman相关分析,肺癌原发灶SUVmax、SUVmean、TLG、T分期与N分期均有相关性(P均<0.05),MTV与N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利用ROC曲线分析,SUVmax、SUVmean、MTV、TLG、T分期诊断是否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9、0.695、0.640、0.728、0.626(P均<0.05)。TLG在这些参数中曲线下面积最大,具有较高诊断效能,以TLG>13.765(g)作为诊断界值,诊断的敏感性83.7%,特异性45.5%,阳性预测值65.1%,阴性预测值71.4%,准确性67.7%。结论 SUVmax、SUVmean、MTV、TLG和病灶T分期与非小细胞肺癌区域淋巴结转移及N分期有一定的相关性,TLG诊断区域淋巴结是否转移效能较高,可作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辅助手段。
任胜男张建吴仪仪刘晓东余仲飞左长京
关键词:淋巴结转移18氟-脱氧葡萄糖
18F-FDGPET/CT显像在胰腺淋巴瘤与胰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评估18F—FDGPET/CT显像在胰腺淋巴瘤(PL)与胰腺癌(PC)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6例PL患者的18F—FDGPET/CT资料,并与同期随机抽取的32例经病理证实的PC患者进行比较。分析患者的年龄,胰腺病变的位置、直径及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胰管有无扩张,远端胰腺有无萎缩,血清CA19-9有无升高,胰腺外组织侵犯的情况。结果16例PL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46±17)岁,11.1%(1/9)患者血CA19-9升高;32例PC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61±12)岁,81.3%(26/32)患者血CA19—9升高。PL组与PC组的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L组的平均年龄较Pc组小,血CA19-9升高例数较Pc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16例PL中12例为胰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2例为B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白血病,1例滤泡性淋巴瘤,1例间变大T细胞性淋巴瘤。两组胰腺病灶部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L组胰腺病灶直径显著大于PC组[(6.6±3.3)cm比(4.3±1.8)cm,P=0.038],胰管扩张、远端胰腺组织萎缩例数显著少于PC组(3/16比17/32,1/16比13/32),胰腺病灶SUVmax显著高于Pc组(12.0±5.5比8.6±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SUVmax诊断临界值为9.95,约登指数为0.406,诊断PL的敏感性为68.8%,特异性为71.9%。PL组胰腺外骨、肾脏及脾脏侵犯率显著高于PC组(56.3%比6.25%,43.8%比3.1%,50.0%比6.3%),肝转移率显著低于PC组(12.5%比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两组胰腺外其他部位侵犯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年轻的患者发现胰腺肿块体积较大,伴有明显脱氧葡萄糖(FDG)摄取,且无明显胰管扩张或远端胰腺组织萎缩,累及骨、肾脏�
任胜男张建袁渊胡胜平程超董爱生左长京
关键词:淋巴瘤胰腺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