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炜

作品数:9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5篇油田
  • 5篇吴起油田
  • 4篇油区
  • 3篇油藏
  • 3篇油层
  • 3篇水平井
  • 3篇平井
  • 3篇区长
  • 2篇地质
  • 2篇地质导向
  • 2篇地质模型
  • 2篇油藏分布
  • 2篇源岩
  • 2篇三维地质
  • 2篇三维地质模型
  • 2篇烃源
  • 2篇烃源岩
  • 1篇地质建模
  • 1篇性能研究
  • 1篇压裂

机构

  • 9篇延长油田股份...

作者

  • 9篇李炜
  • 2篇武文
  • 1篇史建国
  • 1篇史静
  • 1篇孟志峰
  • 1篇齐宏鹏
  • 1篇魏超
  • 1篇王静
  • 1篇曾晓武
  • 1篇申鹏
  • 1篇张艳妮
  • 1篇杨娟娟

传媒

  • 3篇辽宁化工
  • 3篇非常规油气
  • 2篇石化技术
  • 1篇化工管理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吴起油田薄油层水平井地质导向现场应用
2015年
地质导向技术对于薄油层水平井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邻井对比,结合综合录井和随钻测量数据,对水平井中靶和水平段钻进中的轨迹进行调整,进而提高水平井钻井成功率。
王静李炜魏超
关键词:水平井地质导向薄油层综合录井
张台油区延10油层沉积微相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张台油区近年来在延10油层取得较好的试油效果。为明确延10油层沉积相特征,本文从单井资料分析入手,进行沉积微相识别,通过岩电分析开展单井及联井的沉积相研究,预测沉积微相在垂向及平面的展布特征。研究表明:延10油层沉积环境为河流相沉积,物源来自于北西方向,发育细砂岩组成的河道和由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组成的河漫沼泽等微相。以上成果认识,对该区精细勘探开发部署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史建国孟志峰李炜张艳妮史静
关键词:沉积相吴起油田
vispac-12钻井液增黏剂反相乳液的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随着钻井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高分子聚合物的深入研究,迫切需要相对分子质量高、水溶性好且耐温耐盐的聚丙烯酰胺类添加剂,满足钻井过程中增黏、防塌防漏、降滤失等需求。本文研究测定工业用的聚丙烯酰胺反相乳液vispac-12在钻井液中的滤失量及表观黏度、塑性黏度、动切力等流变性参数,观察其流变性,并对其在钻井液中的耐温耐盐性能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vispac-12具有溶解速度快、增黏效果好、相对分子量高且分布窄等特点,有利于调整钻井液流变性,提高携砂能力,抗高温稳定性强,可用于深井勘探开发。在饱和盐水基浆、复合盐水基浆中具有良好的增黏效果,加量3%vispac-12的基浆的表观黏度都能达到25mPa·s,对于大斜度井、水平井等复杂井型在钻井过程中提高和改善钻井液性能、维护井壁保证井下安全方面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陈林李炜张品曾晓武吴宝祥武文
关键词:滤失量
三维地质模型在T井区水平井设计中的应用
2015年
应用petrel软件,根据工区地质条件和沉积特征等相关信息进行随机模拟,建立水平井目的层的三维地质模型。文中通过有利储层的分析,部署水平井井位;经过地应力及裂缝方向研究,确定水平段的方位;根据Joshi理论公式计算本区水平井产能替换比,论证出水平段的长度;结合现场录井情况验证模型的合理性。
李炜
关键词:地质模型水平井井位
吴起油田白土沟油区长9-1油藏分布规律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白土沟油区近年来新发现的长9油藏,其分布规律认识不清,开发效果较差。为进一步研究油气富集规律,通过“相控建模”方法,建立储层三维地质模型,分析沉积相、烃源岩与构造关系;结合油藏剖面与平面分布特征,认为研究区长9油层主要烃源岩为李家畔页岩,油气进行简单的初次运移后向高部位富集;长9-1小层油层面积分布广、连片性好,为研究区主要的开发层系。
李炜
寨子河油区长6油层裂缝分布规律与水驱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寨子河油区长6油层含水较高,经前期治理后,产能虽有短暂回升,但含水率很快上升,因而亟须搞清来水方向、裂缝规模、分布以及水驱效果情况等问题。针对该区长6油层注采对应性差、采油效率低等问题,通过对裂缝分布规律探讨、油层水淹模式分析、裂缝对水驱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寨子河油区长6油层裂缝走向集中在北东东—南西西向;(2)长6油层平面水淹优势方向为SW45°-SW75°;(3)长6低渗透油层压裂半缝长控制在100~110m之间可以取得较好的油井产量和经济效益。以上成果认识,对提高寨子河油区长6油层水驱动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杨娟娟张品齐宏鹏李炜
关键词:水驱效果
三维地质模型在吴起油田水平井导向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9年
吴起油田B油区储层较为单一,近年来因地面受限等因素,采用水平井进行大规模开发。为更好的提高水平井地质导向效率和油层钻遇率,通过建立初步三维地质模型,应用随钻伽马不断修正地质模型,将模型与地质导向相结合,进而优化水平井轨迹,提高入窗精度,确保水平井后期高效稳产。通过对HW8井应用三维地质建模+地质导向技术,使得该井油层钻遇率达到91.1%,采用速钻桥塞分段压裂进行投产,开发效果良好。
李炜
关键词:吴起油田三维地质建模水平井地质导向
吴起油田油沟油区长7油藏分布规律研究
2021年
油沟油区近年来新发现的长7油藏,其分布规律认识不清,开发效果较差。为进一步研究油气富集规律,通过分析沉积相、烃源岩与构造关系;结合油藏剖面与平面分布特征,认为研究区长7油层主要烃源岩为张家滩畔页岩,油气进行简单的初次运移后向高部位富集;长7具有幕式排烃、裂缝疏导、多点式充注、大规模成藏的特点,从生烃方面来说,处于生烃中心以东,以垂向运移为主,侧向运移为辅;延长组下组合油层处于伊陕斜坡,构造运动对储层的改造作用较弱。张家滩页岩较厚的区域可能油气富集,也是未来油藏勘探的有利区域。长7-1小层分布面积广、连片性好、是研究区主要开发调整方向。长7-2小层油层面积小、连续性较差,有一定的改造潜力。
李帮军程永福李炜申太志
吴仓堡油区长10油气成藏规律与勘探开发前景被引量:2
2019年
吴起吴仓堡油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央拗陷区,地层埋藏普遍较深,对延长组底部深层长10油层勘探开发和研究程度较低。近三年来通过含油气系统研究,发现了长10油层吴起三角洲朵叶体,认为是整个鄂尔多斯盆地长10油层储量规模最大的区块,勘探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因此,在区域地质成藏理论指导下,通过区域评价、目标优选和评价部署,发现了长10油层一批具有一定储量规模的油藏。对已发现油藏从地层、构造、沉积、储层、流体及试油、试采综合评价认为吴起长10油层三角洲朵叶体紧邻生油凹陷、物性较好、无边底水、油层区域连片分布、规模大,有望发现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优质储量,为今后延长石油和吴起采油厂增储上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袁耀利李炜申鹏陈林武文
关键词:含油气系统油藏评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