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景信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康复
  • 2篇综合征
  • 2篇卒中
  • 2篇卒中患者
  • 2篇脑卒中
  • 2篇脑卒中患者
  • 2篇康复治疗
  • 1篇弹拨手法
  • 1篇动脉
  • 1篇动脉介入
  • 1篇心肺
  • 1篇心肺功能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因子
  • 1篇腰椎
  • 1篇腰椎滑脱
  • 1篇腰椎滑脱症
  • 1篇早期康复
  • 1篇早期康复治疗
  • 1篇针刺

机构

  • 5篇郑州大学

作者

  • 5篇王景信
  • 4篇李怡岚
  • 3篇王东伟
  • 1篇孙漾丽
  • 1篇刘碧原
  • 1篇宋俊岭
  • 1篇李晓燕
  • 1篇郑战伟

传媒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陕西中医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PCI术后早期康复对炎症因子及心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PCI术后早期康复治疗对炎症因子及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接诊的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择期PCI术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sCD-40L、白细胞介素(IL-6),心肺功能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量(FVC1)、左室射血分数(LVEF)、收缩压(SBP),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Hs-CRP、IL-6、sCD-40L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VC、FEV1、LVEF、SBP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情感职能、社会职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PCI术后采用早期康复治疗,能有效降低病人的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病人心肺功能。
李怡岚王景信孙漾丽王东伟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早期康复治疗炎症因子心肺功能
不同康复计划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对比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比较不同康复计划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至12月脑卒中患者88例,按照康复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4例。两组脑卒中患者均于生命体征稳定后尽快实施康复训练,对照组接受院内12周系统康复治疗,研究组行院内4周康复治疗,5~12周出院回家由家属从旁协助完成相应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疗效及评分指标。结果康复治疗后两组FuGL-Meyer评分均较之前显著提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BartHeL改善及康复治疗费用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给予早期入院联合中后期家中康复计划可提高其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及生活能力。
李怡岚王东伟王景信
关键词:脑卒中康复计划
针刺加用参茸延龄片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观察针刺加用参茸延龄片联合中医特色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中医特色手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刺联合参茸延龄片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估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分析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腰部疼痛程度、腰椎功能、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测量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滑脱腰椎平行位移距离及角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症状体征与滑脱腰椎平行位移距离及角度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治疗前腰部疼痛程度、腰椎功能、症状体征、平行位移距离及角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较治疗后两组显著改善,组内对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1);治疗后观察组各项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症状体征与滑脱椎体位移距离、角度均呈显著负相关性(-1
李怡岚郑战伟宋俊岭王景信
关键词:针刺疗法
弾拨手法结合中药塌渍治疗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84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观察弾拨手法结合中药塌渍治疗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诊断为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患者8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弾拨手法结合中药塌渍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疗程结束1个月、疗程结束3个月时进行疼痛VAS评分、麻木VAS评分、病变部位面积的记录;在治疗1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的判定。结果:治愈24例,显效30例,有效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4.04%;所有患者在治疗1疗程后及疗程结束后1个月、3个月时的疼痛VAS评分、麻木VAS评分及麻木面积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1疗程后、疗程结束1个月、疗程结束3个月与治疗前疼痛VAS评分差值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疗程后疼痛VAS评分下降最为显著。治疗1疗程后、疗程结束1个月、疗程结束3个月与治疗前麻木VAS评分、麻木面积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弾拨手法结合中药塌渍治疗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在缓解疼痛方面近期疗效显著;同时也能改善麻木的症状。
李晓燕刘碧原王景信
关键词:弹拨手法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脑卒中患者植物神经功能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
2015年
目的 探讨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植物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本院确诊为脑卒中患者共50例为目标人群,分别检测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疗程后1个月、疗程后6个月的肢体运动功能、CSI、BI、PRO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脑卒中患者上肢、手部、下肢运动功能在治疗4周、疗程后1个月、疗程后6个月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患者CSI、PRO在治疗4周、疗程后1个月、疗程后6个月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降低;BI治疗4周、疗程后1个月、疗程后6个月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植物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显著.
李怡岚王景信王东伟
关键词:脑卒中植物神经功能康复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