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杉杉

作品数:6 被引量:10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艾滋病
  • 3篇病毒
  • 2篇影响因素
  • 2篇知晓
  • 2篇青年
  • 2篇青年学
  • 2篇青年学生
  • 2篇抗病毒
  • 1篇行为者
  • 1篇性教育
  • 1篇性行为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 1篇知晓率
  • 1篇知晓情况
  • 1篇死亡率
  • 1篇缺陷综合征
  • 1篇中学生
  • 1篇综合征
  • 1篇脱失

机构

  • 6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广州市疾病预...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德宏州疾病预...
  • 1篇黑龙江省疾病...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广东药科大学

作者

  • 6篇金杉杉
  • 4篇王璐
  • 3篇步凯
  • 2篇陈方方
  • 2篇徐慧芳
  • 2篇徐芳
  • 1篇张夏燕
  • 1篇李一
  • 1篇王岚
  • 1篇杨跃诚
  • 1篇何纳
  • 1篇段松
  • 1篇赵东辉
  • 1篇姚仕堂
  • 1篇李萌
  • 1篇程伟彬
  • 1篇蔡衍珊
  • 1篇冯一冰
  • 1篇陈晓滨
  • 1篇杨翌

传媒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6所高校大一新生新旧两版艾滋病基本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分析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通过新旧两版艾滋病基本知识问卷调查,评估青年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可能的影响因素,以期为该人群健康教育等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广州、哈尔滨两市6所大学一年级新生开展匿名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基本知识等条目。结果共收回2 712份问卷,测得新版问卷知识知晓率:广州为61.7%,哈尔滨为57.2%;旧版问卷知识知晓率:广州为81.2%,哈尔滨为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蚊虫叮咬题目外,涉及传播途径等知识点的知晓率普遍较高;两所城市测得校园艾滋病流行现状知晓率均为最低;新版问卷增设题目的知晓程度均较低。控制城市因素的影响,新版问卷中女生知识知晓率显著低于男生;一类本科院校学生的知识知晓率高于二类本科与三类本科/专科;初高中阶段接受过艾滋病教育的学生知识知晓率更高。结论大一新生基本了解艾滋病相关知识,但个别知识点的掌握仍有待提高。尤其新版问卷更新的考核点正确率偏低,需加强相应的健康教育。
金杉杉步凯徐芳徐慧芳李一赵东辉陈方方王璐
关键词:青年学生知晓率
青年学生艾滋病警示性教育量表及课程的开发应用与评估
背景:目前,我国青年学生中艾滋病感染人数呈逐年快速上升趋势,且感染方式多为性传播途径。近年来,卫计委多次强调要加强青年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的警示性。然而我国有关警示性教育的应用研究几乎空白,其应用效果及推广意义有待考证。因...
金杉杉
关键词:艾滋病青年学生测评量表教育课程
文献传递
中国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新发感染率和相关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被引量:49
2015年
目的:描述中国男男性行为(MSM)人群HIV新发感染率水平。方法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5年2月公开发表的MSM人群HIV新发感染率相关研究进行汇总和定量分析;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异质性检验及合并新发感染率、发病风险比、计算发表偏倚和敏感性分析。结果共纳入24篇队列研究文献。中国MSM人群HIV新发感染率为5.0/100人年;病例报告疫情重的城市相对于其他城市HIV新发感染率较高(4.9/100人年 vs.3.4/100人年)。文化程度低(HR=1.61,95%CI:1.21~2.15)、梅毒感染(HR=3.22,95%CI:2.21~4.70)、无保护性肛交(HR=2.92,95%CI:1.51~5.63)、少数民族(HR=4.01,95%CI:1.96~8.21)、商业性行为(HR=4.11,95%CI:1.47~11.46)和多性伴(HR=2.31,95%CI:1.60~3.34)均为MSM人群HIV新发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中国MSM人群HIV新发感染率为5.0%,文化程度低、梅毒感染、无保护性肛交、民族、商业性行为和多性伴是MSM人群HIV新发感染的危险因素。
冯一冰步凯李萌张夏燕金杉杉王璐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感染率男男性行为者META分析
河南省驻马店市2008-2014年艾滋病单阳家庭抗病毒治疗原阳者死亡率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了解河南省驻马店市单阳家庭中接受抗病毒治疗原阳者的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2008-2014年开展的开放式、前瞻性队列研究,每年随访一次,收集当地单阳家庭治疗原阳者的人口学特征、CD4^+T淋巴细胞(CD4)、病毒载量、艾滋病相关症状、治疗启动日期、治疗机构级别、治疗方案等信息,以及随访期间的死亡结局,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死亡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2008-2014年间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的4 196例原阳者中,350例发生死亡,死亡率为1.88/100人年(95%CI:1.86/100人年~1.90/100人年)。随访第1~7年的生存率依次为99.64%、97.70%、95.62%、93.54%、91.25%、86.86%和82.36%。年龄在≥50岁(HR=3.48,95%CI:2.67~4.55)、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HR=0.75,95%CI:0.56~1.00)、基线CD4水平在350个/μl以上(HR=0.55,95%CI:0.42~0.72)、基线病毒载量水平在400拷贝/ml以上者(HR=1.71,95%CI:1.32~2.22)和既往启动治疗者(HR=0.65,95%CI:0.41~1.05)是单阳家庭治疗原阳者生存状况的影响因素。结论 驻马店市单阳家庭治疗原阳者的死亡率较低,整体治疗效果较好;在治疗条件下,需进一步识别并控制影响治疗者生存的关键因素,提高治疗的及时性和依从性,使治疗者维持在较高的免疫水平,尤其要关注早期治疗、长期治疗者可能发生的耐药、治疗失败等不良事件。
陈方方王岚金杉杉徐芳王璐
关键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死亡率
广州市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6
2017年
目的了解广州市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学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广州市25所中学的4 096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等信息。结果广州市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为58.69%(2 404/4 096)。48.12%(1 971/4 096)的学生近1年接受过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服务,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是艾滋病教育处方(63.48%)、艾滋病知识宣传栏/海报(60.63%)和专家专题讲座(43.7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19,95%CI=1.04~1.36)、学校提供过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OR=1.84,95%CI=1.56~2.17)、近1年接受过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服务(OR=2.54,95%CI=2.21~2.92)的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高(P值均<0.05)。结论广州市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水平较低,尤其对艾滋病流行形势、主要传播途径和新型毒品危害方面的知识缺乏。学校应加强针对流行新形势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
陈晓滨程伟彬徐慧芳金杉杉江洪波步凯王璐蔡衍珊杨翌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健康教育
云南省德宏州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保持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掌握云南省德宏州2004—2013年间HIV感染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保持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开始抗病毒治疗时间作为进入队列的时间进行动态队列研究,计算不同随访时间HAART保持率,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2004—2013年间共7580人入组治疗,入组者国籍以中国籍为多,占84.1%;五县市中以盈江县入组人数最多,为26.3%;入组者以男性为主,占62.2%;入组平均年龄(36.9±10.0)岁,以26~35岁为主;婚姻状况以已婚为主,占70.9%;HIV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占68.3%;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以≤200者居多,占42.5%;入组成员的初始治疗方案中主要以齐多夫定(AZT)为主的治疗方案占据比例最大,为44.0%。截至观察期末,入组治疗后1~9年的累积保持率分别为92.2%、87.7%、85.3%、83.8%、81.8%、80.1%、78.5%、76.8%和73.8%。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结果显示,研究对象国籍、所在治疗点、性别、婚姻状况、HIV感染途径、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以及初始治疗方案与HAART保持时间长短有显著关联。结论云南省德宏州HAART保持率相对较好,但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需要针对不同特征的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提高依从性。
杨跃诚金杉杉姚仕堂何纳段松
关键词:脱失依从性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