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邝炜平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东莞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性细胞
  • 1篇牙槽
  • 1篇牙槽窝
  • 1篇牙周
  • 1篇牙周炎
  • 1篇牙周状态
  • 1篇炎性
  • 1篇炎性细胞
  • 1篇炎性细胞因子
  • 1篇正畸
  • 1篇正畸治疗
  • 1篇上颌
  • 1篇上颌后牙
  • 1篇上颌窦
  • 1篇上颌窦穿孔
  • 1篇腭侧
  • 1篇细胞
  • 1篇后牙
  • 1篇骨板
  • 1篇拔除术

机构

  • 2篇东莞市人民医...

作者

  • 2篇邝炜平
  • 1篇尹颂豪
  • 1篇钱楚凡
  • 1篇王栋
  • 1篇李敏

传媒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颊腭侧黏膜游离结合截断牙槽窝骨板对上颌后牙拔除术所致上颌窦穿孔的干预效果
2016年
目的:观察颊腭侧黏膜游离结合截断牙槽窝骨板对上颌后牙拔除术所致上颌窦穿孔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东莞市人民医院2010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2例上颌后牙拔除术所致上颌窦穿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颊腭侧黏膜游离结合截断牙槽窝骨板进行干预。统计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颊侧前庭沟深度,观察两组术后1期愈合成功率,随访6个月,记录复瘘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颊侧前庭沟深度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P>0.05),对照组较治疗前明显变浅(P<0.05),两组治疗前后、颊侧前庭沟深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对照组,观察组1期愈合成功率高,术后无复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颊腭侧黏膜游离结合截断牙槽窝骨板修复上颌后牙拔除术所致上颌窦穿孔可获得理想效果,术后无复瘘,较传统疗法优势更明显。
尹颂豪邝炜平李敏王栋
关键词:上颌窦穿孔
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炎性及牙周状态的变化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炎性及牙周状态的变化。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152例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正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龈沟液、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及牙周状态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龈沟液、血清炎性细胞因子hs-CRP、IL-1β、IL-5、IL-8、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PD、PBI、TM、PI、CA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牙周炎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正畸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牙周炎症状,改善牙周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钱楚凡邝炜平卢少慧吴书华
关键词:牙周炎正畸治疗炎性细胞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