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庚
- 作品数:19 被引量:99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及邻区中上地壳各向异性及其含义
- 2023年
- 本文采用剪切波分裂分析方法,使用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及邻区的42个流动和固定地震台站2013年1月到2019年12月的近震波形记录,获得了各个台站的剪切波分裂参数结果.由于区域主压应力场以及局部地质构造的影响,该区快波偏振方向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区特征:以冕宁为界,安宁河北段石棉—冕宁段周边表现出NW-SE快波优势偏振方向,与华南地块主压应力方向一致,表明区域应力场对中上地壳各向异性起主要约束作用;安宁河南段冕宁—西昌段周边表现出差异性的局部快波优势偏振方向,为NE-SW,与其他区域明显不同,揭示了该区具有局部构造特征和应力环境;则木河断裂带北段快波优势偏振方向与安宁河北段优势偏振方向一致,为NW-SE向,表明区域最大主压应力方向的优势作用.安宁河北段的石棉—冕宁段附近台站,在康定MS6.4和石棉MS4.5地震前后,快波偏振方向均有变化,暗示中上地壳各向异性特征受到地震应力积累与释放过程的影响.此外,位于安宁河断裂和则木河断裂交界处的西昌地区(XC27台),既是构造交汇区,也是各向异性特征分段的边界,具有最大的慢波时间延迟,说明该区构造复杂、各向异性程度最强,值得关注;木里县(MLI台)、普格县(PGE台)、鲜水河断裂和龙门山断裂交汇处(HCP台)以及美姑县(XC36台)均具有较高的慢波时间延迟,且快波偏振方向与周围台站不同,考虑到这些台站位于断裂带交汇或分段的端部,亦是值得关注的地方.
- 刘庚吴晶周聪倪泰山魏梦怡王松
- 关键词:地壳各向异性剪切波分裂主压应力
- 南北地震带北段中小地震重定位研究
- 南北地震带北段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和东北边缘,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作用由近N-S向E与NE方向转换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物质东流的汇聚之处。历史上南北地震带北段大震频发,但空间上仍存在一些大震空缺的段落,空段更易于积累高的...
- 张佩刘庚袁艺王晨
- 关键词:地震活动性
- 文献传递
- 辽宁盖州震群剪切波分裂参数的时间演化特征
- 2021年
- 自2012年2月2日起,辽宁盖州地区发生多次4级以上地震,地震活动呈震群态势,且2020年依然持续。利用辽宁区域数字地震台网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近场小地震波形资料,采用剪切波分裂(SAM)方法,计算盖州震群中75次中小地震的剪切波分裂参数,并利用盖县(GAX)地震台(下文简称盖县台)记录分析剪切波分裂特征。
- 夏彩韵焦明若刘庚杨士超
- 关键词:各向异性剪切波分裂
- 利用中国地震科学台阵研究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各向异性:第一期观测资料的剪切波分裂特征被引量:39
- 2015年
- 中国地震科学台阵第一期(2011—2013年)布设在南北地震带南段,本研究利用中国地震科学台阵布设在云南及相邻地区的部分流动台站记录到的2011年6月至2013年3月的数字地震波形资料,开展地壳各向异性分析.本文使用剪切波分裂系统分析方法(SAM方法),获得了研究区内67个台站的剪切波分裂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受到云南及周边地区复杂的构造、应力环境和纵横交错的断裂分布的影响,该地区快剪切波偏振方向(PAZ)整体上显示出NNE向和NE向的优势取向,但在空间分布上比较复杂,虽然大部分台站的PAZ与构造应力场方向一致,但部分断裂附近台站的PAZ受到断裂的影响.结果显示,本研究区内不同区域的PAZ有一定差异性.本研究划分了5个子区,西部3个不同区域的PAZ从北到南分别为NNW向、近N-S向和NE向,有顺时针旋转的趋势,而东部的2个区域PAZ分别为NEE向和NNW向.研究证实,青藏东南缘地区的地壳各向异性空间分布虽然非常复杂,但大体上与区域内的主压应力的方向和断裂分布相关.
- 太龄雪高原刘庚肖卓
-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各向异性剪切波分裂主压应力
- 利用背景噪声互相关研究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周边地区波速变化
- 2024年
- 使用2013—2018年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周边地区23个宽频带流动台站的连续波形记录,通过背景噪声干涉测量,计算获取了台站对之间的相对地震波速变化;计算了5个不同周期的相对波速变化,重点分析了2018年石棉M_(S)4.5地震前后的波速变化。结果显示:在1~3 s周期,相对波速变化显示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即每年的6—10月,相对波速变化显示出缓慢的降低趋势,误差也较小,而每年的1—5月的相对波速变化呈现出随机变化特征,且误差较大。结合当地气象数据推测,地震波速变化可能与季节性降水引起的孔隙压力变化有关。3~8 s周期的波速变化呈离散型分布,更长周期的6~15 s和8~20 s波速变化较弱,在零值线附近波动,表明中下地壳介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高频段1~4 Hz结果显示,石棉地震后近震源区的部分台站出现波速降低,而未见震源区地表破裂,推测波速变化可能是由地震动引起浅部裂隙的张开或闭合所致。
- 张佩周聪周聪王文青刘庚刘庚
- 关键词:背景噪声波速变化
- 2017年8月九寨沟M7.0地震序列断层结构及构造应力场特征被引量:4
- 2019年
- 2017年8月8日四川省九寨沟县发生M7. 0地震,截至2017年10月15日共发生M1. 0以上地震2 099次。文中采用双差定位法对九寨沟地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获得了1 565个地震的精定位结果,利用CAP(Cut and Paste)方法获得了24个3级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利用滑动拟合方法反演了此次九寨沟M7. 0地震的构造应力场,并结合前人对该区域地震地质的研究成果,探讨了九寨沟M7. 0地震的发震断层结构和构造应力场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九寨沟M7. 0地震序列震中沿NW-SE向呈条带状分布,长轴约35km,短轴约8km,震源主要集中分布在深度2~25km范围内,且沿断层走向由NW向SE逐渐变深,震源断层倾角较高,倾向SW,沿整个断层倾角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2)九寨沟M7. 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节面I的走向、倾角和滑动角为152°、71°和-11°,节面Ⅱ的走向、倾角和滑动角为246°、80°和-161°,主震为纯走滑型地震,矩心深度约5km,余震序列的震源机制解绝大多数为走滑型,与主震震源机制解性质基本一致; 3)震源区主压应力、主张应力倾角接近水平,主压应力方向近EW向,主张应力近SN向,九寨沟地震是在水平挤压应力作用下发生的走滑运动。
- 李君王勤彩崔子健刘庚周琳路珍周辉
- 关键词:地震精定位震源机制解构造应力场
- 盈江M_S6.1地震序列近场横波分裂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使用横波分裂系统分析方法(SAM),对2014年5月30日盈江MS6.1地震震区内多个近场流动台站记录到的大量波形数据进行横波分裂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盈江MS6.1地震序列的快S波偏振方向为近NS向,与区域主压应力方向一致.主震发生后,由于震源区应力状态的调整,卡场台(KAC)快S波偏振方向发生逆时针偏转,勐弄台(MNO)快S波偏振方向离散度减小,并且由于受到研究区内断裂的影响,MNO台偏振方向较KAC台偏振方向更加离散.KAC台和MNO台的慢S波时间延迟均表现出主震发生前短时间内突然减小,震后逐渐增大的变化特征,这意味着临震前震源区地壳应力的释放和震后地壳应力的增强,预示了后续余震的持续发生.地震序列时间延迟平均滑动曲线起伏振荡,表明了余震的发生伴随着震源区地壳应力的不断调整.
- 孙楠高原赵小艳苏有锦刘庚邬成栋
- 关键词:横波分裂偏振方向
- 2018年5月松原M_S5.7地震序列发震断层及应力场特征被引量:16
- 2019年
- 利用双差定位方法对2018年松原M_S5.7地震序列中ML≥1.0地震重新定位,之后使用CAP方法求解松原M_S5.7地震序列中强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再借助MSATSI软件包反演得到松原地区的区域应力场。综合分析以上研究结果得到如下结论:(1)松原M_S5.7地震序列发生在NW走向的第二松花江断裂与NE走向的扶余—肇东断裂交会处,将地震精定位结果沿两条断层走向作剖面分析,NW向剖面主轴长度约为5 km,震中分布均匀,NE向剖面主轴长度亦约为5 km,震中呈倾向NE的高倾角分布;(2)该序列中的4次ML≥3.7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节面Ⅰ走向为NE向,节面Ⅱ走向为NW向,均为高倾角走滑断层。中强地震的震源机制节面解与第二松花江断裂性质基本一致,由此推断第二松花江断裂是本次松原地震的发震断层;(3)松原地区的主压应力方位角为N86°E,倾角为7°,主张应力方位角为N24°E,倾角为71°。松原地区的区域应力场既受到大尺度的板块构造运动的控制,又受到区域构造运动的影响。在太平洋板块对北东亚板块向西俯冲作用下,东北地区产生了近EW向的主压应力,受周边地质构造控制,松辽盆地内NE向断裂与NW向断裂交会处易发生走滑型地震,2018年松原M_S5.7地震正是在这种构造作用控制下发生的中强地震。
- 李君王勤彩郑国栋刘庚周辉周聪
- 关键词:双差定位震源机制解构造应力场
- 核爆识别方法及地震台阵应用综述被引量:1
- 2016年
- 随着《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签订,应用地震学方法有效监测地下核试验成为科学研究的主要课题。地震观测技术的发展以及地震台阵的建设和应用使得对小当量核爆的定位、识别等成为可能。本文主要对核爆识别方法及地震台阵应用进行综述。首先介绍应用地震学知识进行爆炸识别的常用筛选步骤及方法;其次介绍地震台阵数据处理常用的聚束法、频率-波数分析法及相似系数法等方法,并分析台阵在核爆与天然地震识别中的优势;最后主要介绍中国地震台阵建设、发展及其在核爆与小震识别中的应用前景。
- 胡亚轩宋尚武刘庚
- 关键词:核爆天然地震地震波地震台阵
- 辽宁南部地区地壳剪切波分裂特征被引量:2
- 2021年
- 利用辽宁区域数字地震台网2008-01~2018-12近场小地震波形资料,采用剪切波分裂(SAM)方法计算辽宁南部地区8个台站的快剪切波偏振方向和慢剪切波时间延迟,主要分析营口(YKO)台和盖县(GAX)台的剪切波分裂参数。分析结果表明:1)8个台站的快剪切波偏振优势方向以NE-NEE和NW两个方向为主,其中5个台站的快波偏振方向为NE和NEE,与区域地质构造形态及华北北部地区的最大主应力场方向基本一致;2)对YKO台和GAX台的剪切波分裂结果进行分析,YKO台剪切波偏振优势方向自2012年起基本保持一致,表明YKO台附近构造应力场较稳定或处于应力均匀加载过程;GAX台剪切波分裂参数随时间的演化较为复杂,其快波偏振方向在2013年小震增强前后发生明显改变,慢波时间延迟较其他台站大,可能反映GAX台下方的地壳各向异性强于其他地区,从而为进一步了解区域应力场特征和构造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 夏彩韵张正帅刘庚杨士超
- 关键词:地壳各向异性剪切波分裂主压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