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绪晶
-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文史哲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张载“和”思想新探——太和与感
- 2015年
- 张载"和"思想的特质体现为从万物一气,天地万物之间相互"感通"的角度阐述天地万物之间的和谐。"感通"首先发生在宇宙论层面,"太和所谓道"即为阴阳之气感通化生万物之道。其次,宇宙万物生成后,"天地位、万物育"的大和世界也通过"感通"来实现。最后,圣人通过个人修行与教化发挥感之道,感动民心走出一己的形气之私造成的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隔阂与对立,建立起与他者的联通。张载"和"思想为现代社会通过人文教化发挥感之道感动、和合人心,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提供了哲学理论依据。
- 刘绪晶曾振宇
- 关键词:民胞物与
- 论先秦礼乐教化之“和”思想对现代社会人文教育的启谕
- 2017年
- 先秦儒家极为重视人的精神与价值问题。他们基于对人及人之性情的一种体认与理解,通过体察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存在的各种关系,来思考人的生存困境与人生的价值意义问题,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人文教育思想,这就是先秦儒家的礼乐教化之“和”思想。先秦儒家基于对人之性情的体认以及对人性的美好期待,通过反思先代的礼乐文明,认识到礼乐对人的人文教化意义。
- 刘绪晶曾振宇
- 关键词:人文教育思想先秦儒家礼乐教化现代社会
- 论先秦礼乐教化之“和”思想对现代社会人文教育的启谕被引量:3
- 2016年
- 当前我国社会人文教育领域存在着各种问题和困境,加剧了现代社会人的精神与价值迷失、人与人之间关系扭曲的问题。而先秦儒家基于对人的精神与价值的关注,依据人之性情,提出通过礼乐教化涵养人之中和性情,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整体有序和谐的礼乐之"和"思想对现代社会如何实施人文教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启谕。
- 刘绪晶曾振宇
- 关键词:性情礼乐人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