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升宝
-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全胃切除术中脾损伤的处理体会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过程中脾脏损伤的合理处置。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全胃切除过程中造成的脾脏损伤所进行处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1例行全胃切除过程中发生脾脏损伤11例。其中术中修补6例,术中切除5例。修补后再手术切除1例,再发出血死亡1例。结论:全胃切除过程中脾损伤不可一味保脾,要根据患者综合状况,当修补后不能完全止血,应果断切除。
- 陈升宝
- 关键词:全胃切除脾损伤出血
- 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总结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行手术治疗的经验和教训。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4年10月我院腹部手术后发生早期肠梗阻116例中行手术治疗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早期肠梗阻再手术19例中17例治愈,1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结论: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绝大部分与肠粘连相关,应重视早期肠梗阻保守治疗,慎重和(或)果断决定再手术,再手术术前尽可能了解梗阻部位,术中处理尽可能简单有效。
- 陈升宝
- 关键词:腹部手术早期肠梗阻手术治疗
- 胃镜引导下不切开胃肠壁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外科治疗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经胃镜引导下不切开胃肠壁于腔外缝扎止血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内镜治疗无效而行胃镜引导下不切开胃肠壁腔外缝扎止血治疗的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行胃镜引导下不切开胃肠壁缝扎止血,术后24 h内胃内引流液均由淡血性变为黄色。结论:胃镜引导下对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进行不切开胃肠壁缝扎止血,具有定位准确、止血效果好、创伤小的优点,值得临床推荐。
- 陈升宝刘顺英潘长海
- 关键词:胃镜引导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外科治疗
- LC联合LCBDE同步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10
- 2023年
- 目的分析比较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CBDE)同步手术与采用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后续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CCWC)患者的效果差异。方法2017年9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CCWC患者73例被分为两组,39例观察组接受LC联合LCBDE同步手术治疗,34例对照组接受EST联合后续LC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常规检测血常规。结果两组结石残留率为5.1%对2.9%,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40.1±35.2)min,显著长于对照组【(119.7±30.4)min,P<0.05】,住院时间为(10.9±2.1)d,显著短于对照组【(14.5±2.6)d,P<0.05】,VAS评分为(2.3±0.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3.1±0.7),P<0.05】,镇痛泵应用率为35.9%,显著低于对照组(61.8%,P<0.05);术后5 d,观察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为(71.5±16.1)mg/L,显著低于对照组【(90.1±20.4)mg/L,P<0.05】,外周血WBC计数为(9.3±1.4)×10^(9)/L,显著低于对照组【(11.3±1.8)×10^(9)/L,P<0.05】,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为(74.5±6.9)%,显著低于对照组【(82.9±7.5)%,P<0.05】;术后,观察组切口感染、胰腺炎、腹腔内出血、胆漏和反流性胆管炎等发生率为18.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2%(P<0.05);两组结石复发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5.1%对8.8%,P>0.05)。结论采用LC联合LCBDE同步手术治疗CCWC患者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刘泽军慕海峰陈升宝王春徐刚
- 关键词: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
- 胃镜治疗Billroth 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出襻嵌顿性胃石1例
- 2016年
- 病例:患者女性,68岁,因“上腹部饱胀不适伴呕吐1周,黑便2 d”于2015-11-22入院。入院前1周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饱胀不适,进食后明显,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呕血,呕吐后症状短暂好转。入院前2 d出现黑便,1次/d,每次量约50~100 g,无头昏乏力。起病后精神可,无明显体质量下降。20年前曾行“胃淋巴瘤切除术”。1年前胃镜检查诊断:吻合口炎,残胃炎。
- 王盛根徐刚陈升宝尹方媛
- 关键词:胃肠结石内镜检查
- LC联合ERCP和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疗效研究被引量:13
- 2023年
- 目的 分析比较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内窥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后何时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更有效且安全。方法 2019年4月~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65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均首先接受ERCP联合EST术治疗,其中35例观察组患者在ERCP联合EST术后48h内行LC术,另30例对照组患者在ERCP联合EST术后48~72 h内行LC术。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日和住院费用分别为(15.6±2.3)ml、(8.3±0.9)d和(1.9±0.2)万元,显著少于或短于对照组【分别为(34.7±4.1)ml、(12.3±1.5)d和(2.4±0.3)万元,P<0.05】,而两组LC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和结石清除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术后,两组血清TBIL、AST、ALT和ALB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外周血WBC计数和血清CRP水平分别为(14.3±1.7)×10^(9)/L和(25.5±2.3)mg/L,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2.8±2.5)×10^(9)/L和(18.7±3.4)mg/L,P<0.05】,而两组血清IL-6和TNF-α水平无显著性相差【分别为(33.1±6.5)μg/L和(21.8±2.7)μg/mL对(36.8±38.2)μg/L和(20.2±3.1)μg/mL,P<0.05】;术后,两组并发症,如胆管炎、切口感染、胆道出血、胆漏和胰腺炎等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8.6%对23.3%,P>0.05)。结论 在采取ERCP联合EST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后尽早进行LC术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花费,值得进一步探索。
- 吴正东徐刚慕海峰陈升宝班坤锋
- 关键词: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