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翯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沼渣
  • 2篇堆肥
  • 2篇沼气
  • 2篇发酵
  • 1篇氮源
  • 1篇厌氧
  • 1篇玉米秸
  • 1篇玉米秸秆
  • 1篇生物资源
  • 1篇水力停留时间
  • 1篇牛粪
  • 1篇纤维
  • 1篇纤维类
  • 1篇纤维素降解菌
  • 1篇两相厌氧
  • 1篇木醋液
  • 1篇秸秆
  • 1篇进料
  • 1篇菌群构建
  • 1篇混合菌

机构

  • 5篇东北农业大学

作者

  • 5篇李文哲
  • 5篇李翯
  • 2篇王忠江
  • 2篇范金霞
  • 2篇丁清华
  • 1篇吴婧
  • 1篇王明
  • 1篇王丽丽
  • 1篇隋超
  • 1篇王泽宇
  • 1篇王光远
  • 1篇李鹏飞
  • 1篇殷丽丽

传媒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年份

  • 3篇2016
  • 2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纤维素高效降解菌群构建及产酶底物优化被引量:3
2016年
为促进堆肥腐熟、缩短堆肥周期,通过平板初筛及酶活测定,从腐烂竹子、玉米秸秆中获得4株酶活性较高纤维素降解菌并混合培养,得到理想组合Cro-2/Bam-Q/Bam-3/Bam-1,其内切葡聚糖酶(CX)、外切葡糖酶(C1)、β-外切葡萄糖苷酶(CB)及纤维素全酶(FPA)活性分别为12.54、14.65、7.71、11.98 U,均高于单一菌株酶活性。对混合菌群产酶底物优化结果表明,当沼渣与水稻秸秆11混合,麸皮为氮源时,可有效提高混合菌群产酶活性。
李文哲朱巧银范金霞丁清华李翯
关键词:沼渣纤维素降解菌混合菌群
进出料频率对牛粪两相厌氧发酵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以牛粪为发酵原料,在中温(35±2)℃的条件下,采用自行设计的两相厌氧发酵中试装置,在水力停留时间确定的前提下,酸化原料分别以每天、间隔1 d和间隔2 d 3种不同进出料频率加入产甲烷罐,观察挥发性固体(VS)产气率和甲烷含量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保持产酸相与产甲烷相水力停留时间(HRT)分别为3 d和17 d,每天进出料产气效果最佳,原料VS产气率和甲烷含量最大值分别为0.29 m3/(kg·VS)和58.36%。
王光远李文哲李翯蔡康妮王忠江
关键词:牛粪甲烷水力停留时间
微藻养殖与木质纤维类废弃物发酵耦合系统
微藻养殖与木质纤维类废弃物发酵耦合系统属于生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所述系统包括微藻养殖单元、木质纤维类废弃物干式厌氧发酵单元和好氧堆肥单元,带有阀门C的废气输送管路A和带有阀门D、沼渣输送器的沼渣输送管路分别将好氧堆肥单元...
王忠江王丽丽隋超吴婧王泽宇李文哲李翯
文献传递
不同氮源及木醋液对沼渣堆肥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沼渣液与玉米秸秆混合,并添加不同氮源及木醋液,进行堆肥实验。分析了堆肥过程中不同处理的pH、C/N、有机质含量、氮元素的转化及种子发芽指数等指标。分析结果表明,以鸡粪作为补充氮源的处理,有机物降解速率较快,堆肥产品品质最优;添加木醋液处理的氮损失较小,较未添加组提前进入腐熟期,因此,在堆肥过程中添加稀释一定倍数的木醋液既可以有效保氮又能提高堆肥品质。将各处理的指标进行比较,以鸡粪作为补充氮源,添加稀释500倍的木醋液,堆肥效果最佳。
李文哲朱巧银范金霞丁清华李翯
关键词:堆肥沼渣氮源木醋液玉米秸秆
高固体含量进料提高餐厨废弃物连续厌氧发酵性能被引量:6
2015年
为了考察高低2种进料固体含量在餐厨废弃物中温厌氧发酵中对产气效果的影响,该文将餐厨废弃物预先配制成固体质量分数为19.0%和9.5%的2种进料,应用单相连续厌氧发酵系统并设置低、中、高3个有机负荷,考察产气效率及厌氧反应器内部固体含量、氨氮浓度和p H值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高固体含量进料组的挥发性固体产气率在3个机负荷下均明显占优,分别为634.34、623.14和550.08 m L/g,而低固体含量进料组分别为549.86、491.22和0 m L/g。此外,采用高固体含量进料的厌氧反应器内固体质量分数一直保持在10%以下,符合湿法半连续发酵工艺要求。该研究对餐厨废弃物湿法厌氧发酵的沼气生产中,如何最大化节约原料稀释用水上提供了设计参考。
王明李文哲殷丽丽李鹏飞朱巧银李翯
关键词:废弃物发酵沼气进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