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莎莎 作品数:4 被引量:13 H指数:2 供职机构: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外源水溶性有机物对生菜积累重金属Pb、Cd的影响 被引量:5 2016年 以城市生活污泥及其蚓粪(蚯蚓处理过的污泥)中提取的水溶性有机物(DOM)为研究对象,研究了DOM对土壤吸持重金属Pb、Cd的影响,同时进行盆栽试验,研究污泥和蚓粪水溶性有机物存在下生菜对重金属Pb、Cd的积累。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外源DOM的加入可以降低土壤对重金属Pb、Cd的吸附能力。不同来源的DOM对土壤吸附重金属的影响存在差异,相同DOM浓度下,源于蚓粪的DOM比源于污泥的DOM更能抑制土壤对重金属Pb和Cd的吸附。外源DOM的加入可增强土壤重金属Pb、Cd的活性,促进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与积累。 徐轶群 王振兴 李莎莎 周璟 许健关键词:城市生活污泥 蚓粪 水溶性有机物 生菜 重金属 基于光谱学分析蚯蚓堆肥对市政污泥水溶性有机物的影响 被引量:2 2017年 采用分子量分级、极性分析、光谱分析方法,研究了市政污泥水溶性有机物(DOM)在蚯蚓堆肥前后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蚯蚓处理后污泥DOM中<300 D的组分含量高出对照组污泥6.50%,>8 000 D的组分则少了56.25%;疏水性组分比例高出对照组50.76%。光谱分析表明,试验组中均存在羧酸、芳香族物质等,且蚯蚓处理后污泥DOM的蛋白质含量、分子量降低,多糖和芳香族物质含量增加。荧光光谱显示原始污泥中含有大量蛋白质和腐殖质,经过90 d降解生成色氨酸、酪氨酸等物质,且处理组腐殖化程度高于对照组。 李莎莎 徐琪 张必宪 王振兴 徐轶群 许健关键词:污泥 蚯蚓堆肥 水溶性有机物 光谱分析 体外提取方法对土壤重金属生物可给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15年 选用UBM(unified barge method),PBET(the physiologically based extraction test),SBET(simplified bioaccessibility extraction test)和IVG(in-vitro gastrointeslinal)等4种体外提取方法,通过模拟人体胃肠液对比分析了不同酸度土壤中Pb,Cd,Zn,Ni等重金属的生物可给性,为正确选择和制定土壤重金属对人体潜在风险的评价方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在偏酸性土壤中,IVG方法对Zn,Ni,Cd的提取量最大;在偏碱性土壤中,SBET方法对Zn,Ni,Pb的提取量最大;2)当采用IVG和PBET方法分析Zn,Ni,Cd的生物可给性时,酸性土壤中的生物可给性偏高;而采用SBET和UBM分析时,碱性土壤中Zn,Ni,Cd的生物可给性偏高. 吴小飞 王振兴 李莎莎 徐轶群 熊慧欣 许健关键词:土壤 重金属 生物可给性 基于PBET法对扬州市灰尘重金属生物可给性及健康风险的研究 被引量:5 2018年 利用PBET法(Physiologically Based Extraction Test)研究扬州市不同功能区灰尘中Pb、Cu、Ni和Zn的生物可给性,并对扬州市灰尘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重金属元素的生物可给性在不同功能区存在明显差异,Pb、Ni在风景区最高,Cu在商业区最高,Zn在开发区最高。4种重金属在交通区的生物可给量总体较高,在风景区和文教区较低。健康风险评价表明,扬州市灰尘重金属对人体的非致癌综合风险依次为Pb>Cu>Ni>Zn,均处于安全阈值内,尚未形成非致癌风险。 徐琪 吴小飞 王振兴 李莎莎 徐轶群 许健关键词:重金属 生物可给性 健康风险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