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剑波
- 作品数:11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丽水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丽水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餐后序贯与非序贯四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临床疗效研究
- 2017年
- 目的观察比较餐后序贯与非序贯四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Hp阳性患者198例,随机分为餐后序贯及非序贯四联方案根除Hp,以胃镜病理组织学组织学免疫组化染色和14C-尿素呼气试验(UBT)进行根除评估。结果餐后序贯较非序贯四联方案能更有效根除Hp(P〈O.05),非序贯方案纽治疗失败者给予餐后序贯疗法补救也拥有较高根除率。结论餐后序贯四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效果较非序贯四联方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练庆武叶淑芳杨上文何伟莉汪剑波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根除率
- 丽水地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现状及治疗对策分析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分析丽水地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及其药敏谱,为本地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用药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2月由于上消化道不适进行胃镜检查的16 806例患者,经14C呼气实验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行胃镜检查时,取胃黏膜活检培养幽门螺旋杆菌菌株。结果 16 806例患者中,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株5 882例,阳性率34.99%。2013年-2017年本院幽门螺旋杆菌检测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14.707,P<0.05);不同年龄段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11,P<0.05)。5 882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株药敏实验显示幽门螺旋杆菌对甲硝唑耐药率最高、其次为左氧氟沙星和克拉霉素。结论本地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主要分布在50岁以上人群,感染率逐年上升并且趋向年轻化,对青壮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要给予高度重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不能仅当胃肠消化道疾病治疗,应当做感染性疾病,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治疗,可提高根除率,降低耐药率。
- 戴木根杨上文刘思宇傅丽霞汪剑波叶斌
- 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耐药性
- 乙酰半胱氨酸在胃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胃镜检查前应用乙酰半胱氨酸对胃镜视野清晰度的影响。方法收集300例行胃镜检查的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检查前分别给予乙酰半胱氨酸片600mg+碳酸氢钠片2 g+西甲硅油乳剂30ml+盐酸利多卡因胶浆10ml(A组)、西甲硅油乳剂30 ml+盐酸利多卡因胶浆10 ml(B组)、盐酸利多卡因胶浆10 ml(C组)。记录胃镜操作时间、统计分析胃镜视野清晰度评分总分、微小病灶分析和病理分析及并发症发生率的组间差异。结果 3组胃镜检查再冲洗例数和胃镜操作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A组、B组、C组的胃镜视野清晰度总评分依次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胃底、胃体、胃窦部位视野清晰度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食管、贲门、胃角、十二指肠视野清晰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3组糜烂、凹陷、溃疡、息肉样增生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但是红斑和出血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A组、B组、C组癌前病变(萎缩性炎症、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发现率依次递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3组早期癌发现率比较虽然有逐渐递减的趋势,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3组受试者均未发现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胃镜检查前给予乙酰半胱氨酸可以有效改善胃镜检查视野清晰度,提高微小病灶的发现率,减少早期癌的漏诊率,改善患者耐受性;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
- 练庆武杨上文叶斌何伟莉叶淑芳潘俊娣汪剑波
- 关键词:利多卡因乙酰半胱氨酸西甲硅油胃镜检查
- 胃镜下肉眼观察胃黏膜形态直接判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价值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研究胃镜下肉眼观察胃黏膜形直接判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丽水市中心医院行胃镜检查患者2255例,通过2位内镜医师肉眼观察其内镜下的胃黏膜表现形态判断有无H.pylori感染,分为A组(H.pylori感染组)和B组(非H.pylori感染组),仅满足1项A组黏膜表现为A1组;满足两项及以上A组黏膜表现为A2,同样方法将B组分为B1、B2组.最后与^(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A1组共计547例,A2组共计636例,二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B1组共计489例,B2组共计398例,二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内镜诊断与^(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H.pylori感染之间符合率为90.8%.其中满足1项内镜表现判断有无H.pylori感染的准确率为85.6%,其灵敏性84.6%,特异性为86.8%,而满足两项及以上内镜表现判断有无H.pylori感染的准确率为96.0%,其灵敏性为97.3%,特异性为94.1%,二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内镜下肉眼观察直接判断有无H.pylori感染的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应用.
- 汪剑波付丽霞刘俊伟叶斌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
- 生长抑素联合介入性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肠梗阻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联合介入性动脉灌注化疗在恶性肠梗阻治疗中的效果,以探索最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方法以2013年1月~2015年6月来丽水市中心医院治疗符合纳入条件的恶性肠梗阻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常规组15例,生长抑制组15例,低剂量动脉灌注化疗组15例以及生长抑素加低剂量动脉灌注化疗组15例。比较4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临床症状缓解的持续时间以及生存时间的差异。结果 研究表明含生长抑素组的胃肠减压量和症状缓解时间都明显优于常规组。尤其是症状缓解时间上要明显快于常规组和动脉灌注化疗组(P〈0.05);动脉灌注化疗组和生长抑素+动脉动脉灌注化疗组在生存时间和症状缓解的持续时间上,都明显优于常规组和生长抑素组(P〈0.05)。结论 在恶性肠梗阻的治疗中生长抑素有利减少胃肠减压量,快速缓解恶性肠梗阻的临床症状。而腹腔动脉灌注化疗有助于提高恶性梗阻的症状缓解的维持时间和延长患者生存期。联合生长抑素和腹腔动脉灌注化疗有利于短时间缓解症状的同时延长症状缓解时间间期,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
- 傅丽霞汪剑波叶斌潘俊娣刘央央赵中伟
- 关键词:生长抑素恶性肠梗阻动脉灌注化疗
- 重剂大黄白术通便方保留灌肠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观察重剂大黄白术通便方保留灌肠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6例和治疗组24例。对照组给予胃肠减压、禁食、补液、抗感染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重剂大黄白术通便方保留灌肠。2组均治疗7天。结果:治愈率治疗组80.8%,对照组45.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排便恢复时间及腹痛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7、14天,2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8 (IL-8)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较治疗1天时降低(P <0.01);治疗组血清TNF-α、IL-6、IL-8及CRP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 <0.01)。结论:重剂大黄白术通便方保留灌肠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肠功能,控制炎症反应。
- 潘俊娣叶斌傅丽霞施骅汪剑波戴木根
- 关键词:炎性肠梗阻术后早期肠功能
- 两种联合药物方案治疗急性上消化道曲张静脉破裂出血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研究奥曲肽与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2种不同的联合药物方案对急性上消化道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试验组患者应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2组患者均治疗7d。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输血量、止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1周内再出血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pH值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临床疗效有效率分别为76.92%及9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输血量、止血时间、PT、APTT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1周内再出血率为4.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再出血率的15.38%,2组患者在输血量、止血时间、PT、APTT、1周内再出血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3例头痛,6例恶心呕吐,2例腹痛,4例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08%,对照组出现2例头痛,8例恶心呕吐,3例腹痛,3例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62%,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相较于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在治疗上消化道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减少输血量、止血时间,降低再出血率、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但两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无明显差异。
- 周桃梅杨上文汪剑波
- 关键词:生长抑素奥曲肽
- Pgp、GST-π、TOPO-Ⅱ在胃印戒细胞癌中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
- 2015年
- 目的探讨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转移酶π(GST-π)、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在胃印戒细胞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免疫组化检测64例胃印戒细胞癌组织中Pgp、GST-π、TOPO-Ⅱ的表达,并分析其特点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Pgp、GST-π、TOPO-Ⅱ在胃印戒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0%(16/64)、35.9%(23/64)、40.6%(26/64),在胃高-中分化腺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9%(7/64)、37.5%(24/64)、60.9%(39/64)。Pgp在胃印戒细胞癌中阳性表达率高于高-中分化腺癌,TOPO-Ⅱ的阳性表达率则低于高-中分化腺癌,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而GST-π阳性表达率与胃高-中分化腺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胃印戒细胞癌的Pgp、GST-π、TOPO-Ⅱ阳性表达率在不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患者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在不同年龄、性别患者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Pgp、GST-π、TOPO-Ⅱ的表达对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李雅叶淑芳汪剑波施骅周新木涂朝勇
- 关键词:印戒细胞癌GST-Π免疫组化GST-Π
- AG490对 Janus 蛋白酪氨酸激酶与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3调控的胆囊癌 SGC-996细胞株侵袭和转移的影响
- 2017年
- 目的:探讨 AG490对 Janus 蛋白酪氨酸激酶与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3(JAK/STAT3)调控的胆囊癌 SGC-996细胞株侵袭和转移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采用 MTT 法检测50μmol/L、100μmol/L 和200μmol/L 不同浓度 AG490对 SGC-996细胞活力的影响,Transwell 评价 AG490对胆囊癌侵袭转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 SGC-996细胞凋亡,Western blot 检测 SGC-996细胞 JAK/STAT3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 AG490对 SGC-996细胞活力抑制率分别为(17.49±3.41)%、(38.66±4.57)%、(79.15±6.29)%,且随着浓度的增加细胞活力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的(1.39±0.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8.162、14.111、21.401,均 P <0.01)。不同浓度的 AG490降低 SGC-996细胞转移抑制率[分别为(23.18±4.53)%、(51.75±6.46)%、(81.32±7.13)%],且随着 AG490浓度的增加抑制侵袭转移能力增强,与对照组的(1.46±0.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8.269、13.455、19.366,均 P <0.01)。不同浓度的AG490诱导 SGC-996细胞的凋亡促进率分别为(13.34±4.33)%、(28.16±6.23)%、(53.61±8.74)%,且随着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增高,与对照组的(0.97±0.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4.913、7.533、10.414,均P <0.01)。不同浓度的 AG490降低 SGC-996细胞 JAK/STAT3通路的 ZFX、STAT3和 Smad1蛋白表达,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ZFX =2.154、3.041、4.185,tSTAT3=7.348、14.892、17.774,tSmad1=3.474、5.241、7.718,均 P <0.05)。结论 AG490可抑制胆囊癌 SGC-996细胞的侵袭和转移,且呈剂量依赖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凋亡和 JAK/STAT3通路蛋白表达有关。
- 施骅汪剑波潘俊娣叶斌
- 关键词:胆囊肿瘤蛋白酪氨酸激酶类肿瘤侵润
- 强肝胶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及其对Nod样受体-3炎症小体的影响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强肝胶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外周血Nod样受体-3(NLRP3)炎症小体及其下游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NAFLD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0.5 g,每天3次,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0.5 g,每天3次,强肝胶囊5粒,每天2次,疗程均为3个月。2组均给予非特异性治疗,如调节生活方式,包括运动、节食、减重等。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丙氨酸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NLRP3、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的表达水平。结果经治疗后,2组患者外周血中FPG、HOMA-IR、TG、TC、ALT、AST、NLRP3、IL-1β、IL-18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改善,而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强肝胶囊联合二甲双胍可改善NAFLD患者的糖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及肝损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LRP3炎症小体及其下游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 周桃梅杨上文汪剑波
- 关键词:强肝胶囊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