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惠珍

作品数:4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大学生
  • 2篇大学生学习
  • 1篇学业
  • 1篇学业成绩
  • 1篇依恋风格
  • 1篇手型
  • 1篇图片
  • 1篇疲倦
  • 1篇疲倦感
  • 1篇情绪面孔
  • 1篇问卷
  • 1篇内部教学
  • 1篇倦怠
  • 1篇角色
  • 1篇角色冲突
  • 1篇教学
  • 1篇负性
  • 1篇ECR
  • 1篇辞职
  • 1篇辞职信

机构

  • 4篇福建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钟惠珍
  • 1篇孟迎芳
  • 1篇叶信治
  • 1篇陈芳

传媒

  • 2篇集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成人教育
  • 1篇福建教育(小...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16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大学生学习意义感的类别特征及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基于潜在剖面分析
2024年
以1967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运用个体为中心的潜在剖面分析技术,探讨大学生学习意义感的潜在类别以及这些类别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结果发现:(1)大学生学习意义感存在高学习意义感组、中等上进组、中等佛系组、低学习意义感四种潜在类别,所占比例分别为22.42%、40.32%、34.16%、3.10%。(2)性别、年级、学校类型和所学专业对学习意义感的潜在类别具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3)四个类别的大学生在学业成绩上存在显著差异:高学习意义感组学生的学业成绩最好,低学习意义感组学生的学业成绩最差,中等佛系组和中等上进组居于中间。这些发现为高校采取针对性的教育策略提升大学生学习意义感,促进大学生的学业成绩与长远发展提供启示。
钟惠珍
关键词:学业成绩大学生
教师职业的阶段性倦怠剖析
2015年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是一名中学骨干教师的辞职信。现实中,教师心理倦怠的一些表现已经对教师的身心健康、教育教学工作质量及学生的全面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而小学教育具有基础性,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一旦影响到个人行为,便会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也容易导致学生厌学。研究者通过研究证明,不同类型的教师具有不同的职业倦怠发展特点。我们不妨以此为据,帮助小学教师发现倦怠表现,
钟惠珍
关键词:辞职信手型角色冲突内部教学疲倦感
当前我国大学生学习意义感的偏离与校正
2024年
学习意义感是大学生在学习中建构的意义系统,包括理解并认同自我作为学习主体的力量和价值,追求对自身学习意义的内容诠释,并体验到学习有用、有价值、值得付出努力等积极情感。学习意义感作为一种指引大学生成长成人的内在精神性力量,具有主体性、异质性、生命性以及整体性四大属性,但现实中存在主体性离场、内容同质性、价值工具化、体悟片面性等偏离现象。因此,大学需要以重成人的教育使命、高质量的教育活动、支持性的人际互动、教育性的学校文化实现大学生学习意义感的校正。
钟惠珍叶信治
关键词:大学生
应答性图片联结对恐惧型依恋风格的影响
2016年
以往研究认为负性生活经历会使安全型依恋风格发生改变,由此我们推测积极体验也能促进不安全型依恋风格的改变。通过ECR关系问卷筛选出恐惧型依恋风格的被试,在学习阶段,让被试对威胁性图片与高低两种强度的应答性图片和中性图片建立联结;在测试阶段,让被试对负性情绪的渐变任务进行知觉。研究发现,应答性图片联结条件与中性图片联结条件下,恐惧型被试对负性情绪面孔的知觉无显著性差异,且高应答性图片联结条件下的恐惧型被试的反应与低应答性条件下被试的反应也没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在应答性图片与威胁性图片的联结的条件下,恐惧型依恋风格不能改变。
汤青娥孟迎芳陈芳郑艳玉钟惠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