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萌萌 作品数:29 被引量:49 H指数:4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面上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应用FRAX预测绝经后女性骨折风险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cture Risk Assessment Tool,FRAX)对绝经后女性骨折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50名北京地区绝经后女性的FRAX评分,收集每位受试者股骨颈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FRAX算法中需要的危险因素,并随访收集10年内是否新发骨折,计算年龄及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用FRAX工具计算10年内骨质疏松引起主要部位骨折(脊柱、前臂、肩部骨折)概率(the 10-year probability of major osteoporotic fractures,PMOF)和10年内髋骨骨折概率(the 10-year probability of hip osteoporotic fractures,PHF)。分析FRAX预测值与年龄、BMI、股骨颈BMD的相关性,建立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程研究10年内新发骨折的显著危险因素,并建立模型得到预测值,以10年内是否新发骨折为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计算FRAX预测值、BMD及模型预测值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以AUC评估FRAX工具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62.49±6.59)岁,平均体质量为(63.03±9.63)kg,平均身高为(156.11±5.10)cm,平均股骨颈BMD(T值)为-1.12±0.95。危险因素与FRAX预测值的相关性分析显示,除吸烟和饮酒外,余危险因素与PMOF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饮酒和风湿性关节炎外,余危险因素与PHF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BMI和股骨颈BMD与FRAX评分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与PMOF和PHF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MI、股骨颈BMD与PMOF和PHF均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10年内是否新发骨折为因变量生成Logistic回归方程评估危险因素,得出骨折史、吸烟、股骨颈BMD、体重、身高对女性骨折风险的影响较大并得到预测模型。ROC曲线分析PMOF、PHF、股骨颈BMD和回归模型预测10年内骨折的AUC分别为0.616、0.600、0.573和0.670(P<0.05),但诊断能力较低。结论FRAX可应用于北京地区绝经� 陈浩 侍管 唐海 贾璞 包利 冯飞 陈萌萌关键词:骨质疏松 绝经后女性 经皮椎体成形术术后早期疼痛缓解不佳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后早期疼痛缓解不佳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20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根据PVP术后早期疼痛缓解情况,分为疼痛缓解良好组(n=188)和疼痛缓解不佳组(n=20)。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腰椎骨密度、体重指数、骨折椎体数量、骨折压缩程度、手术时间、骨水泥渗漏、骨水泥弥散、胸腰筋膜损伤、肌少症、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PVP术后早期疼痛缓解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骨水泥栓塞、心脑血管意外、硬膜外血肿、脊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水泥渗漏以及骨水泥弥散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结果显示,与疼痛缓解良好组相比,疼痛缓解不佳组患者术前具有较低的腰椎骨密度(t=2.35,P=0.020),较高比例的胸腰筋膜损伤(χ^(2)=8.66,P=0.003)、肌少症(χ^(2)=7.15,P=0.007),以及较高的术前HADS评分(t=2.51,P=0.013)。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均显示,较低的术前腰椎骨密度、较高的术前HADS评分、较高的胸腰筋膜损伤和肌少症患者构成比是PVP术后早期疼痛缓解不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PVP术后早期疼痛缓解不佳与术前较低的腰椎骨密度、术前合并胸腰筋膜损伤、肌少症、术前焦虑状态有关。围手术期应对上述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避免导致严重并发症。 孙海波 张双江 侍管 陈萌萌 唐海关键词: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椎体成形术 疼痛 抗骨质疏松药物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15年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的发病率逐年增加,髋部及椎体骨折的发病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给患者及社会都带来极大的痛苦及经济负担.目前临床上存在多种抗骨质疏松药物,从多方面干扰骨质疏松的发展进程,减轻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就抗骨质疏松药物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陈萌萌 包利 唐海关键词:骨质疏松 药物疗法 棘突间融合撑开固定术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分析棘突间融合撑开固定术与腰椎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同时评价2种术式卫生经济学。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400例腰椎间盘突出伴狭窄症患者,其中男190例,女210例,年龄50~87岁,平均年龄67.97岁。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使用棘突间融合撑开固定术组(ISDFF组,n=200)和使用腰椎后路减压椎弓跟内固定术组(PLIF组,n=200)。所有患者完成1年术后随访。统计患者年龄、性别、住院总天数、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等基本信息。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评分(JOA)及视觉模拟评分(VAS)等评价量表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症状的缓解情况进行评估。比较总医疗费用、麻醉费用、手术费用及其他费用。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ISDFF组患者平均年龄(70.84±8.93)岁,PLIF组(65.10±10.23)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8,P=0.008)。ISDFF组手术时间(59.21±16.22)min,PLIF组手术时间(81.31±17.2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0,P<0.001)。ISDFF组出血量(33.24±11.31)mL,PLIF组出血量(67.30±17.6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2,P<0.001)。ISDFF组手术切口长度(8.27±2.53)cm,PLIF组手术切口长度(11.15±1.91)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5,P<0.001)。ISDFF组住院总时间为(15.15±0.54)d,PLIF组住院总时间为(19.86±0.9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6,P<0.001)。两组术前ODI、JOA及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两组组内ODI、JOA及VAS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术后组间比较,ODI、JOA及VA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5例出现并发症,其中PLIF组2例浅层感染,2例硬膜撕裂;ISDFF组术后出现1例棘突骨折。ISDFF住院总费57450±8670(元),PLIF住院总费75 唐海 侍管 陈浩 贾璞 包利 冯飞 陈萌萌 单建林关键词:腰椎 骨填充网袋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致椎体后壁骨折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骨填充网袋成形术治疗转移瘤致椎体后壁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经骨填充网袋成形术治疗的65例转移瘤致椎体后壁骨折患者的资料。男21例、女44例;年龄(70.3±10.8)岁(范围46~90岁);原发肿瘤:肺癌25例,乳腺癌14例,消化系统癌症11例,泌尿系统癌症13例,淋巴瘤1例,卵巢癌1例;部位:T2椎体2例,T5椎体1例,T6椎体1例,T8椎体2例,T9椎体1例,T10椎体5例,T11椎体4例,T12椎体15例,L1椎体12例,L2椎体8例,L3椎体8例,L4椎体4例,L5椎体2例。根据术前CT影像测量椎体后壁破损的面积为s,测量完整椎体后壁的面积为S,后壁破坏率R=s/S,根据R值的大小将椎体后壁破损程度分为:Ⅰ型(R≤25%)21例、Ⅱ型(25%75%)8例。比较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估骨填充网袋成形术的疗效。观察骨水泥渗漏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6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平均3.8个月。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1、3个月,VAS评分分别为(7.32±0.99)分、(4.14±1.06)分、(4.11±0.97)分、(4.34±1.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9.20,P<0.001);ODI评分分别为69.45%±4.15%、36.65%±3.72%、36.84%±3.38%、37.78%±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40.88,P<0.001);ADL评分分别为(71.31±12.81)分、(79.85±9.14)分、(78.92±8.95)分、(78.31±8.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9.20,P<0.001)。Ⅰ~Ⅳ型VAS、ODI、ADL评分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1例发生渗漏,渗漏率为17%(11/65)。随R值的增大椎管内骨水泥渗漏率相应增加,其中Ⅰ、Ⅱ型渗漏率为0、Ⅲ型为7.1%(1/14)、Ⅳ型为38%(3/8)。术后均未出现出血、感染、神经根症状或骨水泥植入综合征等。结论骨填充网袋成形术能改善伴椎体后壁破损的脊柱转移瘤患 侍管 刘立佳 陈浩 贾璞 包利 冯飞 陈萌萌 唐海关键词:脊柱 骨折 椎体成形术 聚甲基异丁烯酸 注射型骨水泥单体释放量及其影响因素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测定注射型骨水泥聚合后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的释放量及趋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首先将注射型骨水泥制备成3 ml球形试模并分为3组,分别于10 min、12.5 min、15 min将骨水泥球投入15ml的PBS液中,随后的60 min内每10 min洗脱1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洗脱液中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的浓度,从而计算出单体释放量及其时间变化曲线,同时比较这三组骨水泥试模单体释放量的差异。此外再将注射型骨水泥制备成3 ml圆饼形试模,比较同体积不同形态骨水泥试模单体释放量的差异。结果注射型骨水泥在放入PBS液后的前10 min释放出大量单体,约占70%以上,之后趋于稳定;10 min、12.5 min、15 min时间间隔的骨水泥1 h释放质量比分别为(7.3129±0.2557)mg、(4.9936±0.4705)mg,(1.2248±0.3294)mg;骨水泥球形试模、圆饼形试模1 h释放质量比分别为(6.6571±0.8457)mg、(10.2656±0.9887)mg。结论注射型骨水泥在聚合过程明确存在单体释放,在放入PBS液后的前10 min内即可释放总量的70%以上,之后趋于平稳。骨水泥的单体释放是一个表面现象,其释放量与植入体内的时机及骨水泥形态有关。 包利 陈萌萌 陈浩 贾璞 冯飞 李锦军 唐海关键词:骨水泥 甲基丙烯酸甲酯 气相色谱法 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单体毒性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15年 甲基丙烯酸甲酯(methyl methacrylate,MMA)作为一种化学生物材料广泛应用于骨科、口腔牙套及矫形假体中,目前仍是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较为常用的骨水泥填充材料,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其强度、刚度已得到骨科医师的青睐。然而随着骨水泥的广泛应用,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暴露出一些不良反应。 陈萌萌 包利 唐海关键词:毒性 绝经后女性骨代谢指标和体重指数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了解绝经后妇女体重指数、骨钙素及25羟维生素D_(3)[25(OH)D_(3)]的情况,分析其与骨密度的关系,为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的50~70岁的绝经后女性75例,以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查研究对象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根据结果分为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正常组,每组25例。记录研究对象年龄、身高、体重及既往病史等,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骨钙素和25(OH)D_(3)。比较3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及骨密度、骨钙素和25(OH)D_(3)水平,分析体重指数、骨钙素和25(OH)D_(3)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从骨质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到骨质疏松组,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水平依次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组研究对象的年龄、骨钙素和25(OH)D_(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钙素、25(OH)D_(3)与股骨颈骨密度无明显相关性(r=-0.062,P=0.598;r=0.039,P=0.738),体重指数与股骨颈骨密度呈正相关(r=0.535,P<0.001),年龄与股骨颈骨密度呈负相关(r=-0.236,P=0.042)。所有研究对象平均25(OH)D_(3)水平是23.15 ng/mL,其中25(OH)D_(3)严重缺乏8例,缺乏41例,不足17例,充足9例。结论25(OH)D_(3)和骨钙素与股骨颈骨密度无相关性,不能用来监测PMO。绝经后妇女存在严重维生素D缺乏情况,应及时检测血清25(OH)D_(3)水平,及时补充缺乏的维生素D。绝经后妇女需避免低体质量,减少PMO危险因素发生,从而减少PMO并发症的出现。 张双江 陈萌萌 唐海 孙海波 贾璞 陈浩关键词:骨密度 骨钙素 体重指数 注射型骨水泥单体释放量及其影响因素的体外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测定注射型骨水泥聚合后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的释放量及趋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首先将注射型骨水泥制备成3ml球形试模并分为3组,分别于10min、12.5min、15min将骨水泥球投入15ml的PBS... 包利 陈萌萌 唐海关键词:骨水泥 甲基丙烯酸甲酯 气相色谱法 规律服用双膦酸盐类药物预防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非手术椎体骨折的有效性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非手术椎体骨折的影响因素,观察规律服用双膦酸盐类药物是否可以降低此类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01—2019-12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149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术后出现非手术椎体骨折的患者纳入A组,未出现非手术椎体骨折的患者纳入B组,详细记录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术前腰椎骨密度、骨折节段、骨折形态、骨折压缩程度、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是否骨水泥渗漏、骨水泥弥散情况、疼痛VAS评分、是否规律服用双膦酸盐类药物,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49例中33例术后出现非手术椎体骨折,发生率为22.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骨密度[OR=0.435,95%CI(0.229,0.824),P=0.011]、低体质量指数[OR=0.762,95%CI(0.662,0.878),P<0.001]、未规律服用双膦酸盐类药物[OR=0.299,95%CI(0.098,0.916),P=0.034]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非手术椎体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低骨密度、低体质量指数、术后未规律服用双膦酸盐类药物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非手术椎体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医师需要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相对于控制前两个危险因素,术后规律服用双膦酸盐类药物抗骨质疏松治疗更容易实现。 孙海波 张双江 侍管 陈萌萌 唐海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双膦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