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明星

作品数:44 被引量:88H指数:6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6篇转移瘤
  • 12篇细胞
  • 12篇脊柱
  • 11篇肿瘤
  • 11篇脊柱转移
  • 11篇脊柱转移瘤
  • 9篇毛囊
  • 7篇脊髓
  • 7篇脊髓压迫
  • 6篇小鼠
  • 5篇术后
  • 5篇肿瘤转移
  • 5篇周期
  • 5篇毛囊周期
  • 5篇脊髓压迫症
  • 4篇预后
  • 4篇生存期
  • 4篇突变
  • 4篇免疫
  • 4篇基因

机构

  • 22篇重庆大学
  • 20篇解放军第30...
  • 7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南加州大学
  • 2篇重庆大学附属...
  • 1篇东南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大学附属...

作者

  • 44篇雷明星
  • 17篇刘耀升
  • 15篇刘蜀彬
  • 8篇杨力
  • 5篇连小华
  • 5篇蒋伟刚
  • 4篇周诗国
  • 4篇曹云岑
  • 4篇杨恬
  • 2篇石家仲
  • 2篇崔秋
  • 2篇李进
  • 2篇郑文静
  • 2篇邱伟明
  • 1篇汤传昊
  • 1篇陈瑾
  • 1篇徐志玲
  • 1篇蒋超
  • 1篇李林昊
  • 1篇范海涛

传媒

  • 7篇医用生物力学
  • 6篇大学科普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脊柱外科杂志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华损伤与修...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灾害医学与救...
  • 1篇皮肤科学通报
  • 1篇中华医学会医...

年份

  • 7篇2024
  • 4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17
  • 13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向大自然学习 促进成体细胞再生--记器官发育、再生和进化先驱钟正明院士
2021年
钟正明教授是器官发育、再生和进化研究领域的先驱。他于1978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医学系,1983年在美国洛克菲勒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任洛克菲勒大学发育及分子生物学系助理教授,1988开始在美国南加州大学病理学系任职教授至今。2008年当选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2014年当选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AAAS Fellow)。
雷明星
关键词:助理教授博士学位医学系器官发育
脊柱转移瘤脊髓压迫症减压内固定术后功能状态与影像学特征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脊柱转移瘤脊髓压迫症(MSCC)减压内固定术后功能预后,并筛选影响功能预后的术前影像学特征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减压内固定术的MSCC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和影像学信息...
雷明星刘耀升刘蜀彬崔秋曹云岑郑文静
关键词:功能预后T2加权像
皮肤类器官自组装过程中的生物力学
2021年
目的如何诱导和促进干细胞分化形成完整功能性组织和器官,是再生生物学领域尚未解决的重要课题。对皮肤干细胞进行体外三维培养,建立皮肤类器官模型,促进皮肤毛囊再生。方法通过激光共聚焦延时摄影技术、原子力显微镜、bulk RNA-sequencing和single cell RNA-sequencing等生物信息学技术、小分子化合物和重组蛋白干扰等功能性实验,阐明皮肤类器官形成过程中,生物力学因素对于皮肤细胞自组装的影响。结果单个皮肤干细胞可通过复杂的生物学自组装过程。
雷明星杨力
关键词:生物力学因素干细胞分化皮肤细胞小分子化合物皮肤干细胞激光共聚焦
真皮ECM黏弹性通过激活Hmmr促进毛囊再生
2024年
目的毛囊真皮微环境对毛囊再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ECM的力学环境对毛囊再生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晰。本研究旨在探究ECM力学微环境对毛囊再生的影响机制。方法单细胞数据分析静止期毛囊和早期生长期毛囊筛选与ECM相关差异基因,通过生信分析、免疫荧光、q RT-PCR等手段验证差异基因的表达和ECM黏弹性的变化,功能干扰及类器官功能实验验证ECM黏弹性对毛囊再生的功能。结果通过单细胞数据分析发现早期生长期毛囊具有一群独特的真皮细胞亚群,该亚群特异性高表达透明质酸介导的运动受体(Hmmr);富集分析发现Hmmr阳性细胞和细胞与基质间的黏附相关,进一步生信分析和免疫荧光验证了早期生长期Elastin蛋白的表达降低,说明早期生长期毛囊的ECM黏弹性低于静止期。同时通过增加Elastin蛋白的表达发现Hmmr表达降低,说明早期生长期Hmmr的表达增加与ECM黏弹性降低有关。最终通过功能干扰和类器官功能实验验证了黏弹性降低激活Hmmr表达,促进毛囊再生。进一步通过Cellchat分析发现Hmmr阳性细胞亚群还与毛乳头细胞(DP)亚群通过Ncam1-Fgfr1信号通路进行相互作用,促进毛囊的再生。结论在毛囊再生过程中,毛囊ECM黏弹性降低,激活Hmmr表达,进而通过DP细胞的Fgfr1信号促进毛囊的再生,这一发现为研究ECM力学环境对毛囊再生提供了新的思路。
唐雨淳王梦月黄海纳李泽铭雷明星许春明
关键词:细胞亚群静止期黏弹性免疫荧光ECM
真皮力学-代谢-pH激活质子敏感受体诱导毛囊再生的机制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毛囊再生机制,通过调节细胞外基质(ECM)力学微环境来调控毛囊再生,并揭示在创伤诱导毛囊再生模型中p H值与代谢异质性分布形成的原因。方法采用创伤诱导毛发再生模型,通过多组学分析、免疫荧光双染、生信分析等技术手段,研究力学敏感因子SRF与血管分布的关系,以及血管分布与组织代谢之间的分子机制。进一步,通过干扰特定基因表达,检验p H值和代谢微环境对毛囊再生的影响。结果力学敏感因子SRF在真皮中心区域高表达,通过激活CCN2调控血管生长,导致中心区域血管数量少于边缘区域。中心区域的低氧环境促使糖酵解基因高表达,且中心区域p H值低于边缘区域。通过不同p H值处理,证实了p H 6.0条件下毛囊再生数量多于p H 5.0。此外,质子敏感受体GPR68在中心区域上调,与毛囊再生正相关。结论本研究揭示了ECM力学微环境、血管分布和代谢轴在调控毛囊再生中的作用,并发现通过调节p H值和代谢微环境可促进毛囊再生。
李泽铭沈芯宇周思亦雷明星
关键词:血管分布组织代谢血管生长低氧环境糖酵解
脊柱转移瘤的外科治疗原则被引量:3
2017年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癌症诊治水平的提高,脊柱转移瘤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脊柱转移瘤治疗提倡多学科联合合作。骨科医师作为团队中的一员,位置重要且无法替代,手术能够为患者缓解难治性疼痛,维持或重获行走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能够更好地接受后续系统性肿瘤治疗。骨科医师在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手术策略时需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脊柱稳定性、转移瘤数量和部位、肿瘤放化疗敏感性、预期生存期以及影像学表现,以确保手术效益大于围手术期风险。脊椎肿瘤整块手术切除和全脊椎切除虽可使患者获得长期无瘤生存,但因手术适应证狭窄,风险大,并发症发生率高,而备受争议。微创化是脊柱转移瘤手术的发展趋势,各类微创手术层出不穷。本文就脊柱转移瘤的外科治疗进展和原则作一综述。
雷明星刘蜀彬郑文静刘耀升
关键词:脊柱肿瘤
腰椎人工间盘置换术对腰椎矢状面影响的影像学研究
目的:探讨腰椎Activ L人工间盘置换术对腰椎矢状面序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随访分析2009年3月—2013年3月32例(男18例,女14例)因椎间盘退变性疾病行腰椎Activ L人工间盘置换术(Artificial ...
曹叙勇刘耀升刘蜀彬雷明星周诗国曹云岑蒋伟刚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切除术矢状面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与骨转移瘤被引量:4
2016年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是肿瘤坏死因子(TNF)受体超家族成员,它通过结合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介导破骨细胞的成熟和功能。因为骨骼的表面面积相对较大,其微观环境又有益于肿瘤生长,所以骨骼是实体肿瘤(如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肺癌)转移最常见的部位。骨转移瘤患者中,破骨细胞活性过度增强,导致骨质破坏和流失,从而造成骨骼癌源性疼痛和一系列骨相关事件(SREs),如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
雷明星刘耀升刘蜀彬
关键词:脊柱NF-ΚB配体肿瘤转移
免疫细胞调节骨转移瘤“恶性”循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排异是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稳态是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免疫反应对抑制骨转移瘤生长、侵袭发挥重要作用。骨转移瘤骨骼微环境中,肿瘤细胞可以刺激破骨细胞生成、增强破骨细胞溶骨活性。骨质溶解释放出存储于骨内的生长因子,这些生长因子又进一步促进骨内肿瘤生长和分泌相关因子。肿瘤细胞和破骨细胞之间形成骨质破坏恶性循环。根据对骨转移瘤的调节效应免疫细胞分为3类:抗骨转移瘤的免疫细胞,促骨转移瘤的免疫细胞和双重调节性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参与调节骨转移瘤恶性循环。不同条件下免疫细胞功能可能发生改变,甚至完全相反。
雷明星刘耀升刘蜀彬
关键词:骨转移瘤破骨细胞生成免疫细胞功能肿瘤细胞免疫系统
单边外固定支架在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单边外固定支架在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10 年01月~2015年1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并获得随访的10 例经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的患者...
雷明星刘耀升刘蜀彬崔秋蒋伟刚周明
关键词:骨折不愈合外固定支架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