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钢 作品数:16 被引量:23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州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郑州市普通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电气工程 文化科学 机械工程 更多>>
基于低压电力载波模块的一种接口电路设计 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对国内外低压电力线载波技术进行了研究,搭建了一个以ST7538为核心的低压电力载波模块的接口电路。并对该接口电路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研究,为低压电力载波模块的接口电路的提供了方案。 雷钢 魏乔关键词:低压电力载波 接口电路 uIP协议栈下同一设备多IP的实现方法 2010年 介绍了uIP协议在嵌入式系统中的移植应用技术,在此基础上对uIP进行了修改,以适应同一设备下配置多IP地址。设置了主次IP地址,固定次IP地址,使得用户在对主IP未知的情况下也可以和设备进行通信,获取配置信息及进行参数配置。该方法拓宽了设备对网络的适应性,减少了设备生产、调试、维护中的工作强度,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孙建延 雷钢关键词:UIP MC55在LED点阵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08年 针对目前LED点阵控制显示屏应用的日益广泛和GPRS技术发展成熟,提出了基于GPRS技术的无线LED点阵控制系统方案。详细介绍了系统结构和软硬件设计过程,该系统以ARM模块LPC2103为控制器、MC55为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以公用GPRS和以太网为承载网络,实现LED点阵控制终端的无线控制。与传统方式相比,具有高速、可靠、维护费用低、实时性强、覆盖面广等优点,应用前景广阔。 雷钢 孙建延关键词:GPRS MC55 LED显示屏 基于GPRS的无线LED点阵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6 2009年 利用GPRS和Internet技术,设计了LED点阵显示屏的无线化控制系统。系统以性能优越的16位单片机MSP430F149为控制器、GR47为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以GPRS和以太网为承载网络,采用TCP/IP协议实现对远程LED点阵控制终端管理。介绍了系统结构和软硬件设计过程,重点讨论了GR47模块的控制和使用。与传统有线方式相比,使用更加灵活、方便,应用前景广阔。 孙建延 雷钢 张秀奇关键词:GPRS LED显示屏 MC60加工中心润滑冷却系统改造 2009年 简要介绍了MC60加工中心润滑冷却系统的功能和原理,着重介绍了润滑冷却系统的改造调试过程及解决的技术难题。 雷钢 周文洲关键词:加工中心 基于LMD的非线性结构系统识别 2014年 提出了一个基于局部均值分解(local mean decomposition,LMD)识别的非线性多自由度结构系统的新方法。首先运用LMD将非线性结构的自由响应信号自适应地分解为有限个乘积函数之和,然后由每个乘积函数分量的包络函数和纯调频函数求取相应的瞬时幅值和瞬时频率,根据自由响应信号瞬时特征间的关系,进而得到非线性结构的骨架曲线。算例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李九宏 雷钢 黄传金关键词:局部均值分解 非线性 多自由度 数控机床主轴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014年 在数控机床主轴故障诊断中,针对BP神经网络和传统灰关联分析方法存在的问题,引入了动态分辨系数和因子权重系数,介绍适用于样本少有实时故障识别要求场合的新型灰关联分析方法,并与神经网络和传统灰关联分析方法识别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新型灰关联分析方法识别结果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甄敬然 雷钢关键词:BP神经网络 灰关联分析 基于局部均值分解和极值差分的直流电机间接测速方法 被引量:1 2014年 针对直流电机无转速传感器间接测速问题,首先,根据局部均值分解(LMD)可将复杂信号按频率递减的顺序自适应地依次分离出各PF分量的特点,构建了基于LMD的自适应滤波器(AF)。其次,确定了AF中截止分量阶数以组成带通滤波器提取换向电流;最后结合直流电机换向特点,提出了基于极值差分(ED)的换向电流频率求取方法。试验对比了LMD和EMD提取换向电流特点,并对比ED方法和脊线算法、Hilbert变换及LMD中的反余弦法求取换向电流的频率特点,相关试验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雷钢 周铜 黄传金 谭联峰关键词:局部均值分解 自适应滤波器 基于紫金桥组态软件的煤矿压风机监控系统设计 被引量:2 2012年 因压风机的传统控制方式具有劳动强度大和自动化程度低等缺点,笔者设计了一种操作方便、运行可靠且功能强大的监控系统。该系统以紫金桥组态软件为开发平台,实现了对系统各参数的实时监控,进一步提高了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水平。 许春香 雷钢 金正梅关键词:压风机 组态软件 控制系统 基于ST7538的一种低压电力载波模块设计 被引量:1 2012年 通过对国内外低压电力线载波技术的了解和研究,并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搭建出一个实际的、以ST7538为核心的低压电力载波通信系统。对该系统的硬件电路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研究,在软件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并在实验室和现场环境中测试了其通信效果。为智能小区内以家用电气设备为控制对象的载波模块提供了设计方案。 雷钢 时伟 张晓民关键词: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 硬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