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玲

作品数:9 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知识
  • 3篇教育
  • 2篇知识观
  • 2篇现代教育
  • 2篇教学
  • 1篇大学教师
  • 1篇大学教师角色
  • 1篇大学理念
  • 1篇新实用主义
  • 1篇学理
  • 1篇政治
  • 1篇知识价值
  • 1篇知识价值观
  • 1篇中国基础教育
  • 1篇中国基础教育...
  • 1篇师德
  • 1篇实用主义
  • 1篇市场经济
  • 1篇图书
  • 1篇图书馆

机构

  • 9篇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

  • 9篇王玲
  • 2篇周小虎
  • 1篇葛淑芬
  • 1篇张德伟

传媒

  • 2篇外国教育研究
  • 1篇思想理论教育...
  • 1篇教育科学
  • 1篇教育理论与实...
  • 1篇江苏高教
  • 1篇思想教育研究
  • 1篇现代大学教育

年份

  • 1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新实用主义知识观作用下的美国大学本科教学改革新趋势被引量:14
2007年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新实用主义哲学在美国学术界逐渐兴起,新实用主义不仅使得实用主义思想重新获得生机,而且促进了美国知识观的革命性转变:一种有别于古典实用主义知识观、更不同于欧洲传统知识观的新知识观被确立了起来。在这种新知识观的作用下,美国大学的教学改革呈现出了新的趋势。
王玲
关键词:新实用主义知识观本科教学改革
后现代教育思想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被引量:23
2006年
后现代教育思想是现代西方国家比较流行的一种教育思想,我国目前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其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在理念和目标上与后现代教育思想有着许多吻合之处,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它与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也存在一些不相融合的地方。因此,对后现代教育思想也不能盲目进行引用。
王玲周小虎
关键词:后现代教育思想基础教育改革
后现代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后现代教育理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针对后现代教育理论的研究已经在世界各国开展起来。本文正是在这种趋势之下,选择了后现代教育中的学校课堂教学问题作为研究的对象。笔者通过研究大量的中外文有关后现...
王玲
关键词:后现代教育课堂教学
文献传递
师德的核心:敬业、爱岗、奉献被引量:5
2002年
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教师的职业道德影响着亿万青少年乃至整个民族的道德素质 ,加强师德建设对整个社会的道德风貌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应以敬业、爱岗、奉献为主要内容。其中 ,敬业是师德的基础 ,爱岗是师德的关键 ,奉献是师德的根本 。
王玲
关键词:师德敬业爱岗奉献
知识价值变革下的大学课程重构被引量:2
2006年
对知识价值的认识,尤其是对什么样的知识是最有教育价值的认识是我们建构课程的基础。本文在研究知识价值观变革的基础上,简要回顾了大学课程的发展历程,并根据新的知识价值观———后现代知识价值观,提出了对大学课程建设的新构想。
王玲张德伟
关键词:知识价值观后现代
论教育政策制定的利益指向——利益集团理论的分析视角被引量:12
2006年
本文通过对社会利益集团存在的必然性和类别的分析,认为教育政策主体在教育政策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利益集团的因素。考虑教育政策过程的利益集团因素,教育政策就会得到有效地贯彻实施;忽略教育政策的利益集团因素,教育政策活动就会遇到阻力甚至失真;提出如何处理忽略教育政策过程中利益集团因素的几点建议。
周小虎王玲
关键词:利益集团教育政策市场经济民主政治
略论法制与精神文明被引量:1
2003年
王玲
关键词:法制精神文明
美国的图书情报学教育被引量:2
1995年
美国的图书馆学教育已有悠久历史,一般认为是从1887年杜威在哥伦比亚大学设立图书馆学院开始的.此后的100余年里,图书馆学教育进行了多次改革,其中威廉逊(Williamson)在1923年发表的报告书、1929年芝加哥大学设立图书馆研究生院以及美国图书馆协会为图书馆学院制定的认定基准等,在图书馆教育的发展史上产生过极其重大的影响.一、发展过程美国学者雷(Leigh)把美国的图书馆学教育区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1887年,进修和现场训练时期.
葛淑芬王玲
关键词:图书情报学情报学科图书馆学教育图书馆教育情报学教育必修科目
论现代知识观对大学教师角色的影响被引量:10
2006年
在现代大学中,教师更多地是在扮演科学研究者角色、社会服务者角色,而很少或根本就不扮演教育者的角色。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现代知识观对大学的影响。科学的发展促进了现代知识观的形成,而现代知识观则促进了现代大学理念的形成,这种现代大学理念所导致的结果之一就是教师角色的错位。因此,本文将以现代知识观为切入点,深入分析现代大学教师发生角色错位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策略,以促进大学教师向教育者角色的回归。
王玲
关键词:教师角色现代知识观大学理念角色错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