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
- 作品数:20 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 青藏高原东北缘兰州盆地始新世至早中新世河湖相地层磁化率各向异性分析及其构造意义
- 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的阶段性隆升对于亚洲乃至全球气候都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其隆升的时间还存在争议.青藏高原隆升的精确年代对研究高原隆升模式及其气候环境效应都至关重要.本研究对青藏高原东北部兰州盆地的始新世至早中新世河湖相沉积...
- 张鹏敖红安芷生
- 漫反射光谱手工与机器制样方法测试结果与对比分析
- 2019年
- 矿物含量及其变化有可能蕴藏着环境信息。赤铁矿和针铁矿是常见的两种化合物,在各种类型的沉积物中基本都有分布。在古气候研究中,赤铁矿和针铁矿的含量变化可以用来指示气候的干湿变化。漫反射光谱方法(DRS)可以进行赤铁矿和针铁矿含量测算,具有灵敏度高、速度快、准确度高等特点。这种方法虽然很实用,但是对于样品量比较大的研究来说,其手工磨样速度比较慢,而用机器研磨则会大幅提高样品制备效率,但是机器研磨是否会对分析结果产生影响尚未有研究报道。本文对30个河流相和湖泊相样品进行了漫反射光谱对比分析实验,发现手工和机器磨样在磁性矿物浓度上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是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如果研究目的是希望从整体变化趋势来反演气候变化的过程,用机器研磨方法可以达到要求且效率明显提高;如果是进行浓度含量等其它方面的研究,则传统的手工方法是优先选择。
- 李乐意张鹏常宏
- 柳林地区晚中新世—上新世红黏土磁性地层学研究
- 2021年
- 黄土高原巨厚的风成堆积蕴含丰富的古环境变化信息,是研究亚洲内陆干旱化与东亚季风演化的天然载体,对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黄土高原东部的柳林红黏土剖面开展的岩石磁学研究表明该红黏土层序磁性由磁铁矿、磁赤铁矿为主要磁性矿物。高分辨率的磁性地层学研究表明:柳林红黏土记录了C2An.1r-C3r的极性序列,结合磁性地层学结果和沉积速率的变化特征,计算得出柳林红黏土的年代跨度约为3.05-5.84 Ma。整体上柳林剖面从下至上表现为更高的磁化率值和更低的沉积速率,反映出与晚中新世相比,上新世早期和中期的夏季风有所增加和冬季风有所减弱。剖面中包含晚中新世至早上新世的红黏土沉积中发育的数层砾石层,可能是吕梁山隆升剥蚀的产物,经间歇性流水作用带入到柳林剖面的风成红黏土沉积中。
- 刘实航张鹏敖红姚娇
- 关键词:岩石磁学磁性地层红黏土
- 陇中盆地古近纪—新近纪地层学与古气候学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6年
- 位于我国西北部的陇中盆地古近纪—新近纪(第三纪)地层出露较好,并且产出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和植物化石,这为西北地区地层对比和古气候研究提供了良好材料。近几十年,众多学者在陇中盆地的各次级盆地(如西宁盆地、兰州盆地、临夏盆地等)开展了大量古生物学、生物地层学、磁性地层学和古气候学研究,为探讨陇中盆地的构造演化过程和气候演变过程提供了重要参考。本文对陇中盆地第三纪地层年代学和古气候研究已取得的进展进行了初步总结归纳,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张鹏敖红安芷生
- 关键词:第三纪磁性地层古气候
- 三门峡会兴沟剖面黄土—古土壤序列的岩石磁学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岩石磁学是古地磁学和环境磁学研究的基础,是鉴定岩石和沉积物中磁性矿物种类、粒度和含量的有效途径。对黄土高原东南部三门峡盆地的水沟—会兴沟旧石器遗址会兴沟剖面黄土—古土壤序列(S_0~S_8)进行系统的岩石磁学研究表明:本剖面沉积物的主要载磁矿物为磁铁矿、磁赤铁矿和赤铁矿,显示准单畴(PSD)磁性颗粒特征。所有磁学参数曲线均表现出基本一致的变化特征,与深海氧同位素曲线能够很好的对应,反映了第四纪以来的冰期—间冰期旋回中,东亚季风影响下的风尘黄土堆积中磁性矿物种类、粒度和含量的周期性变化特征。黄土中高矫顽力磁性矿物的相对含量要高于古土壤中的,而随着成土作用的加强,在古土壤中细粒的低矫顽力磁性矿物显著增加的同时,其中高矫顽力磁性矿物的绝对含量也相应增加。质量磁化率(χ)与非磁滞剩磁磁化率(χ_(ARM))和饱和等温剩磁(SIRM)及磁粒度参数χ_(ARM)/SIRM和χ_(ARM)/χ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表明由成土作用产生的单畴(SD)颗粒和较小PSD颗粒对磁化率增强有显著的贡献。
- 李兴文张鹏强小科敖红
- 关键词:黄土-古土壤序列岩石磁学古气候变化
- 青藏高原东北缘晚中新世哺乳动物群磁性年代学研究及其对哺乳动物迁移和古环境的指示意义
- 张鹏敖红Mark J.DekkersAndrew P.Roberts安芷生李永项卢凤艳林杉李兴文
- 兰州盆地中始新世至早中新世磁性地层学及其环境意义
- 大批哺乳动物化石的发现为兰州盆地第三纪地层古生物学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兰州盆地对亭沟剖面进行了高分辨率磁性地层学研究,建立了更为详尽的年代框架,为沉积环境及气候变化过程提供了更好的年代约束.
- 张鹏敖红安芷生李永项
- 关键词:磁性地层学年代学
- 文献传递
- 青藏高原东北缘兰州盆地始新世至早中新世河湖相地层磁化率各向异性分析及其构造意义
- <正>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的阶段性隆升对于亚洲乃至全球气候都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其隆升的时间还存在争议。青藏高原隆升的精确年代对研究高原隆升模式及其气候环境效应都至关重要。本研究对青藏高原东北部兰州盆地的始新世至早中新世河湖...
- 张鹏敖红安芷生
- 关键词:青藏高原兰州盆地河湖相地层
- 文献传递
- 兰州盆地渐新世沉积物岩石磁学性质探究被引量:10
- 2015年
- 我国西北地区出露大量富含哺乳动物化石的"第三纪红层",探明这些地层的岩石磁学特征对进一步开展磁性地层、环境磁学和古气候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青藏高原东北缘兰州盆地渐新世地层进行了详细的岩石磁学研究,分别确定了咸水河组下部砂岩和泥岩中磁性矿物含量、种类及其在加热过程中的转变;并结合X射线衍射,漫反射光谱和粒度分析等非磁学手段,揭示了磁性矿物种类与沉积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剖面底部和顶部的砂岩为河道沉积,磁性矿物含量较低,主要为高矫顽力的赤铁矿和针铁矿;中部泥岩为湖相沉积,指示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静水沉积环境,其磁性矿物含量比砂岩要高,不仅含有高矫顽力的赤铁矿和针铁矿,也含有低矫顽力的磁铁矿.在岩石磁学和环境磁学结果的基础上,结合野外考察和古生物证据,我们推测兰州盆地在晚渐新世为半湿润半干旱的气候条件,这为赤铁矿的生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导致盆地中富含赤铁矿的红色泥岩广泛发育.
- 张鹏敖红安芷生王千锁
- 关键词:岩石磁学环境磁学兰州盆地
- 兰州盆地泉头沟动物群磁性地层学研究及其对哺乳动物迁移的指示意义
- 青藏高原东北缘兰州盆地新生代哺乳动物化石较为丰富,这些哺乳动物群为建立兰州盆地新生代年代框架和反演古环境演化信息提供了宝贵的材料。本研究在已经建立的兰州盆地早中新世和晚中新世的年代框架基础上,继续开展中中新世磁性地层工作...
- 张鹏敖红
- 关键词:动物群兰州盆地磁性地层学哺乳动物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