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乐卫东

作品数:55 被引量:137H指数:6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国际科技合作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6篇帕金森
  • 16篇帕金森病
  • 12篇多巴
  • 11篇多巴胺
  • 11篇神经元
  • 9篇基因
  • 8篇自噬
  • 8篇细胞
  • 8篇肌萎缩
  • 8篇肌萎缩侧索硬...
  • 8篇侧索硬化
  • 7篇多巴胺能
  • 7篇小鼠
  • 7篇胺能
  • 4篇蛋白
  • 4篇多巴胺能神经
  • 4篇多巴胺能神经...
  • 4篇生物学
  • 4篇受体
  • 4篇能神经

机构

  • 34篇上海交通大学...
  • 12篇大连医科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上...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陕西省人民医...
  • 2篇苏州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美国贝勒医学...

作者

  • 54篇乐卫东
  • 7篇张晓洁
  • 5篇陈晟
  • 5篇杨德华
  • 5篇王颐
  • 4篇章素芳
  • 3篇宋林
  • 3篇刘军
  • 3篇陈生弟
  • 3篇李丽喜
  • 3篇张鑫
  • 2篇陶青青
  • 2篇衡鑫
  • 2篇王倩
  • 2篇赵红如
  • 2篇孙伯民
  • 2篇刘振国
  • 2篇孙雷
  • 2篇刘会
  • 2篇孙志刚

传媒

  • 8篇中国新药与临...
  • 6篇中华神经科杂...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科学
  • 2篇中国现代神经...
  • 2篇Neuros...
  • 2篇转化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神经科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疾病控制杂志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内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8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脑腹侧多巴胺能神经元对氧化应激反应的性别差异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中脑腹侧(VM)多巴胺能神经元对氧化应激反应的性别差异。方法原代培养不同性别Balb/c胎鼠的VM多巴胺能神经元,分为对照组(未处理)、鱼藤酮组(25 nmol/L鱼藤酮处理8 h)、雌激素+鱼藤酮组(用1×10-7mol/L的17β-雌二醇预处理1 h后,加25 nmol/L鱼藤酮处理8 h)。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不同性别神经元的损伤程度;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W estern b lotting检测不同性别细胞酪氨酸羟化酶(TH)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鱼藤酮组雄性细胞较雌性细胞损伤大,TH阳性细胞更明显。MTT检测结果显示:鱼藤酮组雄性细胞存活率为66%,雌性细胞存活率为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激素+鱼藤酮组雄性细胞存活率为81%,雌性细胞存活率为86%,高于相同性别的鱼藤酮组(P<0.05)。W estern b 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鱼藤酮组雄性细胞的TH蛋白水平较雌性细胞明显下降(P<0.05);雌激素+鱼藤酮组TH蛋白水平高于相同性别的鱼藤酮组(P<0.05)。结论 VM多巴胺能神经元对氧化应激反应存在性别差异,雄性细胞对鱼藤酮的刺激较雌性细胞更敏感,雌激素对两种性别的细胞均有保护作用。
陶青青范晓兰乐卫东
关键词:多巴胺能神经元氧化应激性别差异
神经系统疾病与自噬调控:从遗传到环境
2015年
自噬(autophagy)是继细胞凋亡(apoptosis)之后,生命科学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近年来,自噬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成为许多科学家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自噬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缺血性脑损伤、癫痫、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免疫异常等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1].
乐卫东
关键词:神经系统疾病自噬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神经退行性疾病缺血性脑损伤
肌萎缩侧索硬化的基因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2年
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最常见的成人运动神经元疾病,以进行性上、下运动神经元变性和死亡为主要特征。ALS平均发病年龄为55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骨骼肌无力和萎缩、延髓性麻痹及锥体束征,多数患者于发病后3~5年内死于呼吸衰竭。ALS按起病方式可分为散发性ALS(sporadic ALS,sALS)和家族性ALS(familialALS,fALS),二者具有相似的病理及临床特征。
宋林乐卫东
关键词:肌萎缩侧索硬化基因分子机制
阿尔茨海默病的生物学标志及其靶向治疗被引量:8
2010年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临床最为常见的老年期神经变性疾病之一,其病理学特征表现为神经炎性斑[NPs,又称老年斑(SPs)]和神经原纤维缠结(NFTs)形成,基底节区和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大量缺失;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认知损害和记忆力减退,致生活不能自理,直至死亡。
王政乐卫东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生物学标记淀粉样蛋白TAU蛋白质类
自噬-溶酶体途径障碍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2年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发生于老年期和老年前期的一种慢性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记忆力和认知功能的进行性下降以及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报,我国居民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8.87%,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许多国家已经或即将步入老龄化社会,
刘会乐卫东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溶酶体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精神症状老龄化社会
慢性睡眠剥夺对小鼠学习记忆及神经元自噬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 通过建立小鼠慢性睡眠剥夺模型,观察长期睡眠剥夺对小鼠学习记忆以及对神经元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C57BL/6小鼠20只,应用随机数字表进行随机分组,睡眠剥夺组和对照组各10只.采用改良的多平台法对睡眠剥夺组小鼠建立慢性睡眠剥夺模型,2个月后通过IntelliCage全自动动物行为学检测系统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LC3)-Ⅱ和Beclin-1蛋白表达,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海马和皮质神经元内的自噬小体,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观察海马和皮质神经元凋亡.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睡眠剥夺组小鼠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学习能力下降,其错误的来访率明显增高;此外,睡眠剥夺组小鼠脑组织LC3-Ⅱ(睡眠剥夺组1.681±0.186,对照组1.125±0.048,t=2.892,P=0.027 6)和Beclin-1(睡眠剥夺组1.144±0.048,对照组1.006±0.017,t=2.721,P=0.018 6)蛋白表达显著升高,海马和皮质脑区LC3阳性细胞数增多(海马睡眠剥夺组1.665±0.153,对照组0.819 ±0.071,t=5.024,P=0.002 4;皮质睡眠剥夺组1.925±0.175,对照组1.195±0.111,t=3.521,P=0.012 5);同时,TUNEL染色显示睡眠剥夺组小鼠海马和皮质凋亡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海马睡眠剥夺组47.24 ±4.15,对照组19.26±3.72,t=5.025,P=0.007 4;皮质睡眠剥夺组42.25±1.25,对照组27.50±3.23,t=4.262,P=0.005 3).结论 慢性睡眠剥夺能够造成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并上调自噬相关蛋白LC3-Ⅱ和Beclin-1的表达,增加自噬小体数目,促进神经元凋亡,提示慢性睡眠剥夺造成的认知损害可能与其诱导自噬和细胞凋亡有关.
邱红艳李崧乐卫东
关键词:睡眠剥夺神经元自噬记忆障碍
中脑多巴胺系统发育及神经元变性在帕金森病中的基因调控和分子机制
乐卫东
帕金森病(PD)是最常见的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中国65岁人群中PD的发病率高达1%,并且每年新增帕金森病患者近100万人,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主要认为,PD的发生同时受到了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因此综合研究...
关键词:
关键词:帕金森病环境因素分子生物学机制
ATP损耗是MPP^+引起α-synuclein转基因线虫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和虫体死亡的主要原因(英文)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揭示环境神经毒素MPP^+对线虫的毒性影响并探讨其毒性机理。方法以人源α-synuclein转基因线虫作为动物模型,用MPP^+处理该线虫,观察MPP^+对线虫多巴胺能神经元和其生存能力的影响。通过供给OP50以提高线虫体内ATP的水平,对比分析ATP水平、蛋白质异常沉积等重要指标,探讨二者在MPP^+引起的转基因线虫的病变中所起的作用。结果MPP^+能够引起线虫多巴胺能神经元和线虫虫体的死亡;尽管进食OP50也会引起α-synuclein的沉积,但进食OP50能够提高体内ATP的水平并缓解MPP^+的毒性。虽无直接证据证明α-synuclein沉积对神经细胞的影响,但结果提示,在该转基因线虫中,与蛋白质的异常沉积相比,MPP^+导致的ATP损耗是其毒性作用的最主要诱因。结论MPP^+可以引起α-synuclein转基因线虫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死亡和虫体的死亡,其毒性的主要原因是ATP损耗而不是α-synuclein的异常聚集(沉积)。
王益民濮瀑乐卫东
关键词:MPP^+ATPΑ-SYNUCLEIN
轻度脑损伤与认知障碍的关系及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0年
轻度脑损伤(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mTBI)为临床中常见外伤之一,在所有脑损伤中约占70%,但因其症状轻微,影像学表现不典型,易被医生和患者忽视。近年的研究表明mTBI与认知功能障碍存在相关性,mTBI可通过诱发脑代谢紊乱、激发炎症反应、打破自噬平衡等分子生物学机制,促进认知功能障碍形成和发展。mTBI患者脑内存在的脑白质损伤、血脑屏障破坏、脑血流改变及低氧状态,成为认知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此外,mTBI患者更容易出现睡眠障碍并与认知功能障碍相互促进形成恶性循环。本文就mTBI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以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王楠星杨钰婷乐卫东
关键词:脑震荡认知功能障碍
散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尸检脑、迷走神经和肠道神经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是多发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坏死导致投射到纹状体的多巴胺减少和残余神经元内路易小体的形成,从而引起静止性震颤、肌僵直、运动迟缓和姿势不稳等运动症状。
杨兆菲孙雷李天白孙志刚乐卫东
关键词: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散发性帕金森病迷走神经病理分析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尸检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