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标
- 作品数:7 被引量:57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野生毛花猕猴桃雄性种质花器相关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 为了揭示麻姑山地区野生毛花猕猴桃雄性种质花器形态的遗传多样性,以江西省南城县麻姑山地区的51份野生毛花猕猴桃(Actinidia eriantha Benth.)雄性种质资源为试材,采用DUS测试标准(猕猴桃属),进行野...
- 黄春辉钟敏郎彬彬朱博谢敏张文标吴寒曲雪艳徐小彪
- 关键词:毛花猕猴桃花器聚类分析
- 毛花猕猴桃新品种‘赣猕6号’被引量:1
- 2016年
- 中国是猕猴桃(Actinidia Lindl.)的起源和分布中心,种质资源极为丰富(黄宏文等,2000;Ferguson&Huang,2006)。毛花猕猴桃(A.eriantha)是中国特有的极具开发潜力的野生资源,果实易剥皮,维生素C含量高,自然分布区域较窄,绝大部分处于野生状态(汤佳乐等,2014)。
- 徐小彪黄春辉曲雪艳陈明钟敏郎彬彬陈楚佳谢敏张文标
- 关键词:毛花猕猴桃猕猴桃品种ACTINIDIA果肉硬度
- 基于果实相关性状的江西野生毛花猕猴桃初级核心种质的构建方法研究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利用在江西省南城县、宜黄县境内收集的118份野生毛花猕猴桃资源果实的20个表型性状,研究野生毛花猕猴桃初级核心种质的构建方法。【方法】采取逐步聚类,在30%取样比例下,以欧式距离为遗传距离,对3种取样方法(随机取样、偏离度取样和优先取样)、4种系统聚类方法(类平均法、离差平方和法、最长距离法和最短距离法)进行比较,以筛选出的最佳构建策略进一步比较不同取样比例(15%、20%、25%、30%、35%及40%)的构建效果,从而确定最适取样比例。【结果】(1)比较3种取样方法表明,采用优先取样法优于其他2种取样方法;(2)比较4种聚类方法表明,类平均法优于其他3种聚类方法;(3)最适取样比例为30%。【结论】通过主成分分析法验证表明,在30%取样比例下,采取欧式距离,利用类平均法进行逐步聚类,结合优先取样法构建的野生毛花猕猴桃初级核心种质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原始种质的遗传信息。
- 郎彬彬黄春辉朱博谢敏张文标钟敏曲雪艳陶俊杰徐小彪
- 关键词:初级核心种质取样方法聚类方法主成分分析
- 野生毛花猕猴桃雄株居群花粉形态观察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分析江西省麻姑山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毛花猕猴桃花粉的形态特征,了解其遗传变异性、亲缘关系与演变规律。【方法】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23个野生毛花猕猴桃雄株的花粉粒进行了形态观察。【结果】毛花猕猴桃雄株花粉粒外观为长球形,偶有近超长球形;极面观为三裂圆形,极轴长22.42~27.73μm,变异系数为4.75%;赤道轴长12.73~14.31μm,变异系数为3.12%。具3萌发沟,赤道面可见1~2条,等间距分布,萌发沟长20.52~24.68μm,变异系数为5.11%;萌发沟脊宽7.29~9.52μm,变异系数为6.78%;根据NPC分类系统分类,属于N3P4C5型花粉。花粉外壁纹饰有3种类型:脑纹状、波纹状和疣状纹饰,分别占花粉样品的65.22%、30.43%和4.35%。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多数雄株亲缘关系较近。【结论】该居群内野生毛花猕猴桃雄株花粉的形态有较多的共性特征,同时在花粉的形态、外壁纹饰上,不同单株间存在差异,分别呈现毛花猕猴桃的遗传保守性和多样性。花粉外壁纹饰的演化趋势为:由波纹状向疣状和脑纹状演化。
- 钟敏谢敏张文标陶俊杰黄春辉朱博徐小彪
- 关键词:花粉形态
- 野生毛花猕猴桃易剥皮新优系“-3”被引量:1
- 2015年
- 易剥皮新优系"YH-3"母树来源于江西省宜黄县境内的野生毛花猕猴桃Actinidia eriantha Benth.优株,系从野生毛花猕猴桃群体中的自然变异选育而成。该优系具有花瓣粉红,果面白毛,果肉墨绿,易剥皮,维生素C含量高等显著特征,表现品质优良,遗传性状稳定,丰产稳产,果实均匀,商品果率高,果实10月下旬成熟,耐热抗旱,适应性强,发展潜力大。
- 黄春辉徐小彪曲雪艳钟敏郎彬彬陈楚佳谢敏张文标
- 关键词:毛花猕猴桃
- 野生毛花猕猴桃种质资源主要数量性状变异分析及评价指标探讨被引量:28
- 2016年
- 【目的】更好地对江西省境内野生毛花猕猴桃(Actinidia eriantha Benth.)资源进行评价。【方法】对野生毛花猕猴桃118份资源果实的主要数量性状进行统计分析和分级。果实的主要数量性状包括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干物质含量、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SSC)、可溶性糖及可滴定酸7项指标,根据K-S正态性检验及频率分布对数量性状进行分级。【结果】单果质量变异系数最大,为33.65%;可溶性固形物最小,为11.91%。经K-S正态性检验,大部分性状呈偏正态分布;根据分析结果,提出5级数量性状分级标准,每个等级提出2份不同区域种质作为参照。【结论】该研究可为我国毛花猕猴桃资源描述的规范化、标准化提供参考。
- 郎彬彬朱博谢敏张文标Umut Ahmet Seyrek黄春辉徐小彪
- 关键词:毛花猕猴桃数量性状评价指标
- 毛花猕猴桃新品种‘赣猕6号’被引量:17
- 2015年
- ‘赣猕6号’系从野生毛花猕猴桃(Actinidia eriantha)自然变异群体中选育而成的新品种。果实长圆柱形,果面密被白色短茸毛。果实中大,平均单果质量72.5 g,最大单果质量96 g。果肉墨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6%,可滴定酸含量0.87%,干物质含量为17.3%。维生素C含量7.23 mg·g-1。果实成熟期为10月下旬。果实后熟达食用状态时易剥皮,肉质细嫩清香,风味酸甜适度。
- 徐小彪黄春辉曲雪艳陈明钟敏郎彬彬陈楚佳谢敏张文标
- 关键词:毛花猕猴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