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树强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化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化学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历史地理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石灰
  • 4篇水硬性
  • 2篇遗址
  • 2篇砂浆
  • 2篇土遗址
  • 2篇墓地
  • 2篇建筑
  • 2篇M2
  • 2篇病害
  • 1篇岩土
  • 1篇御制
  • 1篇照片
  • 1篇正硅酸乙酯
  • 1篇石灰砂浆
  • 1篇石建筑
  • 1篇数码
  • 1篇数码照片
  • 1篇水化
  • 1篇水化反应
  • 1篇碳化

机构

  • 8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首都博物馆

作者

  • 8篇徐树强
  • 6篇王菊琳
  • 1篇何海平

传媒

  • 2篇文物保护与考...
  • 1篇中国文物科学...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一种岩土建筑加固修复用高性能耐久性天然水硬性石灰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岩土建筑加固修复用高性能耐久性天然水硬性石灰砂浆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与文物保护材料改性研发领域。采用硅灰部分取代替代主体胶结材料天然水硬性石灰(NHL2),并添加一定量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制备砂浆。依上述方法制备...
王菊琳徐树强
文献传递
山东定陶王墓地(王陵)M2汉墓土遗址加固材料筛选研究
本论文针对山东定陶王墓地(王陵)M2汉墓土遗址风化剥落与酥碱掏蚀病害开展加固材料筛选实验.利用渗透速度、收缩膨胀性、色差值、接触角、透气性、力学强度与耐环境性等指标,比较了高模数硅酸钾(PS)、正硅酸乙酯(TEOS)与丙...
王乐乐徐树强王菊琳张秋艳孙延忠
一种砖石建筑修补用轻质高强天然水硬性石灰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砖石建筑修补用轻质高强天然水硬性石灰砂浆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采用的主体胶结材料为天然水硬性石灰(NHL2),采用硅藻土以10%的比例替代天然水硬性石灰,以废弃砖石粉为骨料,胶结料与骨料的质量比为1:2...
王菊琳徐树强
文献传递
乾隆御制碑病害的现场检测与评估被引量:3
2018年
为了研究首都博物馆乾隆御制碑病害及保存状况,采用数码相机、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胶带结合力测试条、便携式色差计、便携式视频显微镜等多种无损或微损检测手段,对石碑风化程度、碑体表面裂隙发育情况、石碑表面污染与变色等进行了现场、无损/微损检测与评估。检测结果表明,乾隆御制碑存在的主要表层病害为污染与变色,石碑表面部分位置轻微结壳、结垢、溶蚀与裂隙发育,石碑整体风化不严重,保存状况较好。检测结果可为后续保护提供依据。
何海平徐树强王菊琳
关键词:病害超声波检测
天然水硬性石灰在不同碳化条件下的水化反应被引量:12
2017年
为了探究不同碳化条件对天然水硬性石灰水化过程的影响,继而认识到养护条件中的碳化作用对天然水硬性石灰早期强度和养护时间的影响,模拟制备了不同碳化条件下的样品,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红外光谱(IR)、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分析(SEM-EDX)测试和比较养护前后天然水硬性石灰成分、结构、形貌的变化。研究表明,天然水硬性石灰水化生成水化硅酸钙(CSH)、氢氧化钙(Ca(OH)_2)的反应与CSH、Ca(OH)_2的碳化反应同时进行,并且Ca(OH)_2的碳化速率大于水化反应生成Ca(OH)_2的速率。随着养护龄期增加CSH逐渐由细小的针棒状结构生长为粗大的棒状结构,随后又逐渐变短并最终完全碳化为方解石晶型的碳酸钙(CaCO_3)形貌。天然水硬性石灰水化产物的碳化作用能促进其水化反应进程。
徐树强王乐乐马清林王菊琳
关键词:水化反应碳化反应
采用Photoshop与MATLAB软件分析壁画表面形貌变化的方法
采用Photoshop与MATLAB软件分析壁画表面形貌变化的方法,属于壁画表面形貌变化的分析技术领域。(1)对壁画表面形貌每隔一定时间进行同一位置跟踪拍照,或不同条件下的壁画进行同一位置跟踪拍照;(2)用Photosh...
王菊琳徐树强张逸东
文献传递
天然水硬性石灰固化机理及其砂浆改性研究
天然水硬性石灰的使用有悠久的历史,水泥的大量应用使得天然水硬性石灰的应用有所缩减,近年来由于天然水硬性石灰在文物修复领域的优越性其应用有所复苏。关于天然水硬性石灰的研究报道很少。为了弄清天然水硬性石灰的固化机理并对其砂浆...
徐树强
文献传递
山东定陶王墓地M2土遗址土体性能分析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山东定陶王墓地(王陵)M2汉墓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黄肠题凑墓葬中规模最大、结构独特、保存最完整的一座西汉墓葬,具有很高的考古学研究和展示价值,其外围土遗址遗存体量大,整体原址保护的挑战性很高。在维持H2汉墓外围遗存完整性与充分展示前提下,选择和筛选适宜的材料和技术,是该土遗址保护的重要技术选择。本工作选取M2汉墓黄肠题凑外围土遗址土体样本,利用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扫描电子显微与元素分析等,分析了土体的多种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为土体加固材料筛选和加固技术研发确定了基本技术路线。
王乐乐徐树强王菊琳张秋艳孙延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