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夏

作品数:7 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葡萄
  • 2篇葡萄座腔菌
  • 2篇系统发育
  • 2篇降解
  • 2篇降解菌
  • 1篇氮素
  • 1篇氮素循环
  • 1篇堆肥
  • 1篇摇瓶
  • 1篇摇瓶培养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抑菌
  • 1篇鹰嘴
  • 1篇有机无机
  • 1篇有机无机肥
  • 1篇有机无机肥配...
  • 1篇真菌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机构

  • 7篇广东省农业科...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广东省微生物...
  • 1篇美国加州大学

作者

  • 7篇李文英
  • 7篇李夏
  • 6篇卢钰升
  • 6篇解开治
  • 6篇孙丽丽
  • 5篇蒋瑞萍
  • 5篇顾文杰
  • 4篇徐培智
  • 1篇邓旺秋
  • 1篇谭志远
  • 1篇庄文颖

传媒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石化技术与应...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葡萄座腔菌科真菌的系统学和多样性探讨被引量:12
2017年
葡萄座腔菌科的真菌是子囊菌中重要的代表性类群,是农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该类真菌物种资源丰富、全型特征多样,包括许多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生态功能的类群,隶属子囊菌门(Ascomycota)果囊菌亚门(Pezizomycotina)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葡萄座腔菌目(Botryosphaeriales)。本文在概述葡萄座腔科真菌生态功能的基础上,回顾了一百年来该类真菌目、科、属和种各级分类单元的建立及其系统分类研究历史,重点评述以von Arx&Müller和Barr提出的两大分类系统,总结了基于全型形态特征和多基因序列分析的现代分子系统学研究现状。虽然该类群的分类系统日趋完善,但中国的相关研究存在资源挖掘不够深入、研究的系统性不足等问题。主要针对资源挖掘必要性、分类依据科学性、物种特征全息化等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该类真菌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李文英李夏解开治邓旺秋庄文颖
关键词:系统分类学生物多样性系统发育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评价石油烃降解菌的降解能力被引量:13
2015年
为克服摇瓶培养过程中石油烃降解菌代谢产物对紫外分光光度法比色的干扰,建立了离心前处理—超声波萃取—紫外分光光度法,验证并评价了石油烃降解菌Acinetobacter sp RP-1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在254 nm最佳吸收波长下,以沸程为30~60℃的石油醚为萃取剂,在石油烃质量浓度为5~300 mg/L范围内,吸光度与石油烃浓度间符合比尔定律关系,工作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9 8;采用离心前处理和超声波萃取处理样品,石油烃的平均回收率为98.9%,相对标准偏差为1.78%,最低检出限为0.713 mg/L;可检测出无机盐培养基中低至0.001%的残余烃。
蒋瑞萍孙丽丽解开治卢钰升李夏顾文杰李文英徐培智
关键词:紫外分光光度法石油烃降解菌萃取
流动相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氯霉素降解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更加高效、简便地评估摇瓶培养中降解菌对氯霉素(CAP)的降解效果,指导CAP高效降解菌株的筛选,建立以乙腈∶草酸(0.01 mol/L)=60∶40、甲醇∶水=60∶40流动相,用于摇瓶培养中无机盐培养基氯霉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表明,在0.5~100mg/L的浓度范围,采用乙腈-草酸作为流动相,其检出限为23μg/L,定量限为77μg/L,回收率为74.3%~93.8%,RSD为1.81%~14.69%;采用甲醇-水作为流动相,检出限为4.6μg/L,定量限为15μg/L,回收率为98%~103%,RSD为0.92%~3.25%。两者均适用于氯霉素降解菌的快速筛选,但甲醇-水作为流动相其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性更高。
蒋瑞萍解开治孙丽丽卢钰升李夏顾文杰李文英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降解菌摇瓶培养
粤北鹰嘴桃流胶病的病原全型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鹰嘴桃是粤北地区重要的优稀水果,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但流胶病的发生危害严重影响地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粤北主要种植区鹰嘴桃流胶病病害进行调查研究,根据全型形态特征、培养特性、ITS及EF1-α序列分析,将鹰嘴桃流胶病的病原鉴定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Moug.in Fr.)Ces.&De Not],证实该病菌有性态与无性态的关联,并对鹰嘴桃流胶病的致病因子进行分析与探讨,为该病害的防治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李夏李文英孙丽丽徐培智卢钰升
关键词:流胶病葡萄座腔菌属
一株生防细菌GB58的鉴定与抑菌能力测定被引量:11
2016年
对从广东水稻土中获得能高效抑制植物病原菌的细菌GB58进行鉴定、抑菌广谱性测定,明确其潜在应用价值。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GB58抑菌广谱性,并参照细菌系统鉴定方法,通过形态、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手段鉴定菌株。抗菌广谱性试验结果表明:GB58对多达12种的植物真菌性病害和1种细菌性病害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细菌常规鉴定试验结果显示:GB58为芽孢杆菌属,碳源利用分析表明GB58能够利用46种碳源物质以及耐酸耐盐,通过16S r RNA、gyr A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确定GB58为解淀粉芽孢杆菌。GB58是一株抗菌范围广,营养竞争能力强的生防细菌,具备适应华南酸性土壤复杂环境的繁殖和代谢能力。
卢钰升顾文杰蒋瑞萍孙丽丽徐培智谭志远解开治李文英李夏
关键词:生防细菌系统发育
有机无机肥配施提升冷浸田土壤氮转化相关微生物丰度和水稻产量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以南方典型冷浸田为对象,研究化肥配施不同有机肥对冷浸田水稻产量以及土壤氮相关功能微生物群落丰度的影响,旨在为冷浸田土壤氮素活化和转化过程的定向调控,氮素利用效率提高及水稻高产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连续3年6季的定位试验,采用土壤理化分析、酶学分析和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深入探讨化肥配施不同堆肥原料有机肥对冷浸田养分活化、水稻产量提升及土壤氮相关功能微生物群落丰度的效应。本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单施化肥(CK)、化肥配施猪粪(PIM)、化肥配施牛粪(CAM)、化肥配施鸡粪(CHM)。【结果】CHM、CAM处理水稻产量显著高于化肥处理(P<0.05),较CK平均增产10.23%、7.62%。连续施用CHM、CAM显著提高了土壤p H,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全氮和铵态氮含量。三种堆肥原料的有机无机配施均能够提高土壤氮素循环相关功能微生物基因丰度,其中细菌、古细菌总群落16s r DNA丰度和氨氧化古菌(AOA)和氨氧化细菌(AOB)的氨单加氧酶(amo A)基因丰度提高趋势一致,以CHM处理最高,但细菌总群落16s r DNA丰度增幅较小。亚硝酸盐还原酶(nir K、nir S)基因和一氧化二氮还原酶(nos Z)基因丰度对不同处理的响应并不一致。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是影响AOA、AOB、nir K、nir S型反硝化细菌的重要因子。【结论】化肥配施鸡粪有机肥能显著提高冷浸田土壤铵态氮、速效磷含量,增加细菌、古菌、AOA和AOB氨单加氧酶(amo A)的基因丰度,增强土壤脲酶、蛋白酶和磷酸酶的活性,提升冷浸田土壤生产力。
解开治徐培智蒋瑞萍卢钰升顾文杰李文英李夏孙丽丽
关键词:堆肥冷浸田水稻氮素循环
固废生物炭净化处理猪场废水研究初探被引量:6
2015年
为了探索固废生物炭对集约化猪场废水的净化处理效应,选取玉米秸秆(CS)、松球(PC)、开心果皮(PS)、棕榈皮(PR)等4种不同农林固体废弃物生物质材料制取生物炭,处理编号分别为CS500、PC500、PS500、PR500、PR700,对其理化特性及对猪场废水的吸附净化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生物炭材料组分存在一定差异,同时生物炭各组分含量还受裂解温度的影响,其中玉米秸秆生物炭CS500的C、K、Cu、Zn含量最高,棕榈皮PR500的N、P、Fe含量最高,而棕榈皮PR700的Ca、Mg含量和p H最高;5种材料对猪场废水都有一定的净化效果,其中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总氮(TN)的吸附效果明显,最大吸附量分别为81.62、43.67、10.46 mg/g,总磷(TP)效果不显著。综合考虑,CS500的吸附效果最优,对COD、NH3-N、TN、TP的吸附量分别为81.62、20.75、10.46、1.19 mg/g。本研究对农林固废生物炭的吸附净水效应做了初步探讨,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生物炭材料在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孙丽丽李文英李夏卢钰升解开治顾文杰蒋瑞萍
关键词:固体废弃物生物炭净化处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