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若谷
- 作品数:35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医药卫生更多>>
- 解释的过剩和超越的无能——评《天香》的历史书写
- 2015年
- 《天香》是王安忆2011年创作完成的长篇小说。相对于她以往上海题材的书写,《天香》不再叙写上海这座城市的"今生",而是探源它的"前世"。具体说来,王安忆将小说的叙述时间设定为自明嘉靖三十八年始,至清康熙六年止。以江南"顾绣"的源流为线索虚构演绎,编织出晚明时的上海面貌。晚明,上海县申家造"天香园",申柯海娶妻小绸,又纳闵氏为妾。闵氏有绣艺,带入申家,与充满诗心的小绸共创"天香园绣";
- 陈若谷
- 关键词:历史书写诗心小说情节文学叙事
- 空间交往与世界进化——论王占黑的社群写作
- 2022年
- 一偶一亮相,几篇散现于豆瓣日记的署名为王占黑的短篇小说就赢得了不少叫好。由于小说对固定空间的指向明确,作者王占黑的写作被概括为老社区写作,甚至她本人,一个1991年出生的白净姑娘被笑称为爷叔爱好者。而这样一来,她的写作就泾渭分明地与同代人,及稍早的“80后”青春写作区分了开来。前两本小说集题材高度一致。《街道江湖》的封面微观展现了熟人社区的烟火和世情,从阿祥早点铺关着门这一点大致判断,玻璃窗反射出的暖黄光线来自夕阳。
- 陈若谷
- 关键词:青春写作社群玻璃窗80后
- 《沧浪之水》:知识分子新的道德谱系之寻找
- 2019年
- 知识分子常陷入生存和道德的双重困境里。知识分子被规定的道德,往往来自于儒家文化和西方知识传统,但是二者在中国的语境里不可能获得均衡发展,传统的道德标杆依然是第一大谱系,这其中必然会发生认识偏差和现实纠缠。在这个意义上,小说《沧浪之水》不应该被理解为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溃败史,而应该肯定其表现了知识分子寻求摆脱精神困境时在方法上的突围,即作品通过解剖知识与权力的内在关系,展示利益和仁义的矛盾纠葛,表现出积极寻找新的道德谱系之精神向度。
- 陈若谷
- 关键词:《沧浪之水》知识分子义利之辨传统道德
- 迭代渐显:融媒时代与文学生产的几副面孔被引量:5
- 2019年
- 文学生产视野中的纯文学期刊如果将目光停留在1980年代中期,包括1970、80年代之交,谈论文学生产与纯文学期刊(新时期以来,广义的文学期刊包括传统的专业性的纯文学期刊如《人民文学》《收获》《当代》《十月》等,也包括通俗性文学期刊《读者》《青年文摘》等,此外,偏重知识性、学术性的《译林》《读书》,以及近十年来出现的“70后”“80后”作家创办的新锐期刊《最小说》《鲤》《文艺风赏》等也位列其中。
- 聂梦晏杰雄谭杰丛子钰唐诗人陈若谷
- 关键词:文学生产迭代历史建构总体性
- “有情”的革命何以再造新生——重读《苦菜花》
- 2022年
- “红色经典”《苦菜花》问世半个多世纪以来,革命母亲的形象是阅读和讨论的集中焦点。本文旨在拓宽文本的阐释空间,通过革命女性娟子的性别意识、痞子英雄柳八爷的阶级观念、宗族长者四大爷的道德秩序、共产党员花子的恋爱选择、母亲在女儿和兵工厂之间取舍等几个事件,来认识王官庄人民对于战争的参与和认知,及战争在这些充满朴素人性的人民身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最后试得出结论,战争和人性、革命和情感不是背道而驰的话语。在反抗阶级压迫和争取民族独立的道路中,“有情”与革命相互成就,再造新生。
- 陈若谷
- 关键词:《苦菜花》母亲人性
- 边界的偏移与固守——新世纪长篇小说的文体形式研究
- 作为一种野心勃勃的宏阔文本,长篇小说形式所形成的话语模式不仅是结构和语言的有机组合,还是文化心理的能指符号。它不是一种封闭不变的叙事方式,而是一直在开放的状态中与现实生活对应并获得形式元素,其发展和变化总是同人们生存境遇...
- 陈若谷
- 关键词:长篇小说文体形式
- “再造”医者——“十七年”医疗叙事的科学权力、地方经验和动员结构
- 2023年
- 文学与医学之间存在绵延深刻的联系,以疾病为隐喻及关于诊疗的叙事构成了现代文学的一脉起源。《老残游记》开篇第一回就有“危船一梦”,破船是晚清国势危殆的象征,老残则以医生的眼光为社会揭示病灶。儒家传统里的经世致用为士人浇铸出了这样的道德规约: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对于传统知识分子而言,悬壶济世和出将入相其实是一体两面的。
- 陈若谷
- 关键词:《老残游记》悬壶济世传统知识分子儒家传统经世致用
- 地图作为方法——论邱华栋近作兼及如何讲述“中国故事”
- 2019年
- 曾站在外省小资青年和都市中产阶级的立场上书写市民与消费文化、艺术和知识生产的"新生代"作家邱华栋,近些年开始转入了历史题材和武侠小说。可以看出,乡土的美学价值和城市文学的确然对象,并没有力量困囿他的笔尖。在《唯有大海不悲伤》《鳄鱼猎人》和《鹰的阴影》三部最新的中篇小说里,主人公向着太平洋深海的礁堡和鱼群潜行、向着澳洲食人鳄和杀人犯进攻、向着珠穆朗玛峰攀登。
- 陈若谷
- 关键词:中国故事地图消费文化中产阶级知识生产
- 洞穴内外的阐释——马兵的批评路径被引量:1
- 2018年
- 在柏拉图意义上,正如人的思维囚禁了自我的直接经验,洞穴是造成囚徒与世界扦格不入的罪魁祸首。如果我们认可卢梭说的“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那么,用“洞穴”来比喻90年代以后Et臻严密的学院体制和始终作为隐秘成规的阅读规范,并不见得是傲慢的冒犯。
- 陈若谷
- 关键词:柏拉图
- “失事求似”:历史的症候与伦理——重评郭沫若抗战史剧
- 2019年
- 郭沫若写于抗战期间的《棠棣之花》《屈原》《南冠草》等几部历史剧,虽将目光投向遥远的历史,但意在利用对历史的重新阐释,振奋民众的抗日决心。他所提出的"失事求似"的史剧方法,以一种流动的现实观主动创造历史。郭沫若在融汇个人的抒情特质和历史信心的同时,对史实进行大胆借用和改写,为成千上万的人勾勒宝贵的理想人格,实现了艺术和政治的内部转换,以及自我革命主体的生成。郭沫若史剧中的复杂症候,不能用真伪和道德的框架来进行评判,而应以历史伦理的视野重新认识。
- 陈若谷
- 关键词:史剧艺术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