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西娟
-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医护人员肺炎衣原体呼吸道感染的暴发流行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研究肺炎衣原体(CP)呼吸道感染暴发流行的临床特征及胸部影像学表现。方法15例暴发流行的CP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1例为原发病例,14例为医护人员)痰和咽拭子标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CP的DNA,使用微量免疫荧光技术(M IF)检测CP的IgG和IgM抗体,同时对胸部X线和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暴发流行的CP感染患者均有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干咳,声音嘶哑,咽痛等症状。咳嗽剧烈时伴有胸痛,其中痰中带血3例(3/15,20%),肺部呼吸音减低或细湿啰音5例(5/15,33%)。PCR检测CP阳性13例(13/15,87%),出现明显肺部影像学表现10例(10/15,67%)。主要影像学表现是:一侧和(或)两侧肺部单发或多发腺泡结节状阴影9例,斑片状阴影2例,片状阴影合并局限性肺气肿1例,无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增大、胸腔积液。结论医护人员CP呼吸道感染的暴发流行具有群体发病,发热、头痛、干咳、咽痛和单发或多发腺泡结节状阴影相同的特征。早期CT检查更能真实地反应病变大小,多少和分布范围。诊断时应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进行鉴别。
- 马钦华谢群关键伟冯俊朝陆普选王建国潘军胡臣文勾素华曾敏光刘梅坚黄西娟王成林
- 关键词:医护人员呼吸道感染疾病暴发流行
- 肺Ⅱ型细胞超微结构及其在急性低氧时的改变
- 1994年
- 本文以模拟海拔5000米高度为低氧模型,采用常规电镜技术,分别观察正常成年大鼠肺Ⅱ型细胞超微结构及其在急性低氧8小时和22小时时的变化。结果表明:正常肺Ⅱ型细胞存在着亮、中、暗和过渡型暗四种类型的多泡体。低氧8小时和22小时时,两组一致表现为暗多泡体数量和百分比下降,而过渡型暗多泡体百分比明显升高。说明在急性低氧时,暗多泡体加快向板层体过渡。提示板层体由多泡体转变形成。
- 黄西娟
- 关键词:超微结构急性低氧
- 青年人大肠癌46例临床分析
- 2006年
- [目的]探讨青年人大肠癌的临床特征,从而提高对青年人大肠癌的早期确诊和生存率,并提高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总结46例青年人大肠癌患者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和生存率。[结果]46例青年人大肠癌平均病程8.2个月,误诊35例(76.1%),常误诊为肠炎、痔疮、痢疾。Dukes分期C,D期共35例(76.1%)。病理类型以低分化腺癌、低分化粘液腺癌(绒毛腺管状腺瘤癌变)、印戒细胞癌多见(37.0%)。行根治术29例(63.0%)。根治组5年以上生存率24.0%。[结论]青年人大肠癌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进展快,预后差,误诊率高,提高术后5年以上生存率有赖于早期明确诊断和适当治疗。
- 关国明刘坤黄西娟
- 关键词:青年人大肠癌
- 类固醇激素受体在肿瘤中的临床意义
- 1997年
- 黄西娟
- 关键词:肿瘤类固醇激素受体
- 肺泡Ⅱ型细胞酸性磷酸酶电镜组化研究及其在急性低氧时的变化
- 1996年
- 本文采用酸性磷酸酶(AcPase)电镜组化方法,分别对正常和急性低氧时大鼠肺泡Ⅱ型细胞板层体、溶酶体(多泡体)与GERL进行观察。发现在正常肺泡Ⅱ型细胞中大部分板层体呈AcPase阳性反应。多泡体的反应则不同,多数暗多泡体及过渡型暗多泡体呈阳性反应,亮多泡体为阴性反应。还观察到肺泡Ⅱ型细胞呈AcPase阳性的GERL有两种不同的形态结构。低氧后板层体及多泡体酶反应未见明显改变,GERL似有增多。本文根据板层体、多泡体及GERL在酶学上有共同的特点,从而支持板层体的产生是由GERL-多泡体-板层体的生成途径。
- 黄西娟
- 关键词:酸性磷酸酶急性低氧电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