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秋
- 作品数:12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吉林建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建筑制图识图实训用装置
- 本发明属于建筑制图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建筑制图识图实训用装置,针对建筑制图过程中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固定壳体,所述固定壳体底部外壁焊接有对称分布的支撑腿,且支撑腿底部焊接有底板,所述底板底部四角均通过螺栓固定有万...
- 马小秋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设计制图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设计制图系统及方法,预先将制图的模型参数进行输入,BIM对所输入的模型参数进行接收,并根据所接收到的模型参数进行建模处理;参数获取终端将外部实体的建筑整体参数进行获取,采用拍照的方式获得...
- 马小秋奚佳欣王雁飞
- 基于TR天正建筑和网络平台的BIM建筑三维制图课程建设
- 利用学习通网络平台,通过视频辅助教学,在BIM建筑三维制图课程中应用了TR天正建筑软件,提高BIM建筑三维制图课程教学效果,使学生熟练掌握行业最前沿的绘图建模软件,提高设计水平,培养出高水平的设计人才,为后期专业课程设计...
- 马小秋
- 关键词:网络平台BIM
- 文献传递
- 计算机软件在画法几何课程中应用被引量:1
- 2015年
- 针对画法几何课程教学的现状和问题,提出调整教学内容,采用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利用各种计算机软件的教学方法,指出其课程的发展方向,启发、调动学生思考,积极参与动手,使画法几何课程变得简单、有趣。
- 马小秋
- 关键词:多媒体计算机软件
- 徒手轴测图在画法几何课程中的应用
- 2013年
- 介绍徒手轴测图的一般步骤与方法,强调徒手轴测图贯穿画法几何教学整个过程的应用和作用,对学生培养空间想象力和画法几何课程学习有很大帮助。
- 马小秋
- 关键词:空间想象力
- 基于透视式增强现实的BIM建筑三维重建仿真被引量:9
- 2020年
- 为了提高三维建筑模型的精准度,需要深入研究BIM建筑三维重建方法。当前方法耗时较长,得到的三维建筑模型与实际建筑之间的误差较大,存在效率低和精准度低的问题。将透视式增强现实技术应用到BIM建筑三维重建中,提出基于透视式增强现实的BIM建筑三维重建方法,通过BIM构建初始三维建筑模型,采用直接线性变换算法计算摄像机的内部参数和外部参数,完成摄像机标定。在摄像机标定结果的基础上采用LK光流计算方法得到像素在图像中的光流,根据光流的方向阈值和光流的大小筛选图像中的光流,提取到图像的匹配点,基于初始三维建筑模型针对建筑图像匹配点构成空间三维点云,采用Delaunay方法对空间三维点云进行三角化处理,针对处理后的建筑图像通过贴纹理完成BIM建筑三维重建。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效率高、精准度高。
- 马小秋刘丹丹
- 关键词:三维重建仿真
- 珊瑚礁地层大直径打入式钢管桩承载力计算及其时间效应被引量:3
- 2020年
- 某大桥是国家“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其桩基础置于弱胶结、多孔隙及高脆性的珊瑚礁灰岩中,传统的桩基设计方法与承载力评估标准并不适用,急需展开研究.开展了大量打入式钢管桩高应变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规范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钢管桩在打入过程中,其侧壁的礁灰岩结构遭到破坏,产生剪缩与软化现象,无法提供有效的嵌固力,只能以摩擦的方式提供较低的摩阻力,导致钢管桩承载力实测值均远小于规范计算值;(2)珊瑚礁具有结构性,无法产生剪胀效应并持续提供侧摩阻力的增长,致使钢管桩承载力的时间效应不明显,承载力只增长了16%;(3)提出了适用于珊瑚礁地层嵌岩钢管桩的承载力计算方法,建议选择强度相对较高的礁灰岩作为持力层,以桩端受力为主,避免盲目加大桩长或桩径.
- 张衍林马小秋
- 关键词:珊瑚礁钢管桩端阻力侧阻力
- 面向留学生BIM三维建筑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被引量:1
- 2020年
- 利用学习通网络平台,通过视频辅助教学,对留学生BIM建筑三维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得到一种适合留学生的英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BIM建筑三维制图英语课程教学效果,为留学生掌握建筑行业前沿的绘图建模软件和提高识图水平,对后期专业课程设计和毕业工作,提供帮助。
- 马小秋
- 关键词:网络平台BIM
- 建筑制图中CATIA软件的应用被引量:2
- 2015年
- CATIA软件作为具备一套有完整的分析计算、三维设计以及动态模拟、仿真的CAD/CAM/CAE一体化的实用软件,与此同时,嵌入了许多辅助的设计功能,还拥有强大的二次开发与拓展的相关功能,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制图中,本文首先对CATIA软件进行简单的概述,再分析CATIA软件在建筑制图中的具体应用,以供参考。
- 马小秋
- 关键词:CATIA软件建筑模型
- 基于CAD平台的建筑工程协同设计制图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CAD平台的建筑工程协同设计制图方法;把需要绘制的建筑工程设计方案进行分类,主要分为主要构成组和连带构成组,将主要构成组采用符号化的线条图案结构表示,通过采用符号化的线条图案结构分别对于板材、墙体、纵向支...
- 马小秋尚歌刘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