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罗冬

作品数:28 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珠海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生物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农业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8篇总脂
  • 8篇微藻
  • 6篇绿藻
  • 5篇油脂
  • 5篇生物产品
  • 5篇生物量
  • 5篇物量
  • 4篇球藻
  • 4篇烯酸
  • 4篇花生四烯酸
  • 4篇基因
  • 3篇氮浓度
  • 3篇氮源
  • 3篇炼制
  • 3篇基因组
  • 2篇淀粉
  • 2篇营养盐
  • 2篇雨生红球藻
  • 2篇藻类
  • 2篇藻细胞

机构

  • 28篇暨南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电子工程...

作者

  • 28篇黄罗冬
  • 28篇张成武
  • 10篇王飞飞
  • 9篇李爱芬
  • 5篇吴曼曼
  • 2篇赵伟
  • 2篇吴桂秀
  • 2篇苏怡
  • 1篇沈丹丹
  • 1篇胡强
  • 1篇何思思
  • 1篇张文源
  • 1篇胡强
  • 1篇王飞飞
  • 1篇胡强

传媒

  • 4篇植物科学学报
  • 3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中国油脂
  • 1篇饲料工业
  • 1篇生物产业技术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植物生理学报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氮源及其浓度对标志链带藻合成淀粉和油脂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以标志链带藻(Desmodesmus insignis)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氮源及其浓度对该藻生长、总脂和淀粉(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为该藻在生物能源方面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硝酸钠、碳酸氢铵或尿素为氮源,5个氮浓度(3、6、9、12和18 mmol/L)的BG-11培养基培养标志链带藻,采用干重法测定生物质浓度、重量法测定总脂、苯酚-硫酸法测定、总碳水化合物和淀粉的含量。【结果】标志链带藻在3种氮源下均能很好的生长。最高油脂含量出现在3 mmol/L硝酸钠实验组,达到32.61%(d.w)。当18 mmol/L碳酸氢铵作为氮源时,总碳水化合物与淀粉的含量以及产率都达到最高,分别为56.54%(d.w)和55.33%(d.w)、0.24和0.23 g/(L·d)。以尿素为氮源时,其生物质浓度和各组分含量与其它氮源实验组差别不大,均有利于该藻的生长及各生化组分含量的积累。【结论】以该藻种生产生物能源的成本等综合考虑,以18 mmol/L碳酸氢铵和尿素为氮源培养标志链带藻最优。
吴桂秀黄罗冬高保燕李爱芬张成武
关键词:生物质总脂碳水化合物淀粉
不同氮源及氮浓度对真眼点藻纲微藻生长及油脂积累的影响被引量:14
2017年
以真眼点藻纲8株微藻(类波氏真眼点藻(Eustigmatos cf.polyphem)、大真眼点藻(Eustigmatos magnus)、波氏真眼点藻(Eustigmatos polyphem)、魏氏真眼点藻(Eustigmatos vischeri)、斧形魏氏藻(Vischeria helvetica)、点状魏氏藻(Vischeria punctata)、星形魏氏藻(Vischeria stellata)和眼点拟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为研究材料,用3种氮源(硝酸钠、碳酸氢铵或尿素)和4种氮浓度(18、9、6和3 mmol)在改良的BG-11培养基中对藻细胞进行培养。比较分析这8株微藻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藻液p H、生物量、油脂含量、脂肪酸组成的差异,从而筛选出适合该类微藻生长和油脂积累的最适氮源与最佳氮浓度。结果表明,这8株微藻均能在3种氮源中生长,但是随着培养时间延长,以碳酸氢铵和尿素为氮源时藻液p H逐渐降低,其变化范围为5.0—6.0,而以硝酸钠为氮源时藻液p H保持在7.0—8.0,变化不大。当以尿素为氮源培养时,能获得较高的生物量,但是不同藻株在不同尿素浓度时达到最高生物量。最高生物量是波氏真眼点藻(E.polyphem)在9 mmol时达到,为10.96 g/L。总脂含量分析发现,在低氮浓度下均能促进8株微藻油脂的积累,真眼点藻属中的魏氏真眼点藻(E.vischeri)在8株藻中获得最高油脂含量,达到59.24%。进一步对脂肪酸分析发现,8株微藻总脂肪酸含量为细胞干重的50%—58%,主要脂肪酸组成为豆蔻酸(C14鲶0)、棕榈酸(C16鲶0)、棕榈油酸(C16鲶1)、油酸(C18鲶1)和二十碳五烯酸(C20鲶5),其中拟微绿球藻(N.oculata)细胞中棕榈酸的含量最高占总脂肪酸50%左右;其他7株微藻细胞中棕榈油酸的含量较高,其占总脂肪酸含量范围在40%—60%。8株微藻均表现出较高的生物量与油脂积累能力,以尿素为氮源,氮浓度为6 mmol时更有利于该类微藻生物量和油脂的积累。总体来说,真眼点藻纲的微藻是一类极具潜力适合于微藻生物燃料生产的微藻,而真眼点藻�
苏怡高保燕黄罗冬吴曼曼李爱芬张成武
关键词:氮源油脂
氮胁迫与氮恢复培养对星形魏氏藻(Vischeria stellata)生长及油脂积累的调控机制
黄罗冬高保燕李爱芬张成武
一种利用黄丝藻综合炼制生物产品、生物柴油和生物材料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黄丝藻综合炼制生物产品、生物柴油和生物材料的方法。本发明首次提出利用丝状微藻‑黄丝藻的同一种生物质原料联合生产棕榈油酸、金藻昆布糖、生物柴油和纳米纤维素。微藻生物质资源的全方位利用使得微藻产业中生物产品...
张成武王飞飞高保燕黄罗冬
微藻藻种的筛选和育种及基因工程改造被引量:4
2016年
利用微藻油脂、烷烃或微藻淀粉生产生物柴油或生物酒精已成为国际生物能源研究领域的前沿和各个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能源科技竞争的热点。然而,微藻生物燃料面临用于大规模工业化培养的微藻品种较少、生产成本高而难于商业化应用的问题。文章深入研究微藻生物技术的发展,对目前微藻藻种筛选、育种和基因工程技术改造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发掘筛选新的微藻生物资源、获得富含生物燃料原料成分及多种生物活性成分的优良藻种提供指导,加快微藻的生物产品和生物燃料商业化生产。
高保燕黄罗冬张成武
关键词:藻种生物燃料基因工程改造能源科技生物能源生物产品
真核藻类基因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0年
藻类是一类复杂的生物类群,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占据关键性的发育地位,它一直以来被作为植物中的特殊群体而存在,为生命体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许多重要依据。同时,藻类在人类的生活中也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是一类重要的生物资源。十多年来,基因组学的研究在藻类的各个领域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了研究不同藻类的遗传进化与代谢途径的多样性,迄今为止,国内外科研人员相继开展了51种真核藻类的基因组学研究。通过藻类基因组的解析促进了人们对不同类型藻类的遗传结构、特殊发育过程、分子进化和其对极端环境适应机制的全面了解,加深了人们对藻类特殊代谢产物(色素,多糖,油脂,萜类和酚类等)相关代谢途径及其调控规律的认识,从而能够更好地开发利用藻类生物资源。因此,本研究详细地综述目前真核藻类基因组的研究历史与最新研究进展,为未来从基因组学的角度去探索藻类生物学的特性提供理论依据。
黄罗冬高保燕王飞飞张成武
关键词:基因组遗传进化
不同氮营养条件对真眼点藻纲8株微藻的生长和脂肪酸及油脂积累的影响
苏怡高保燕黄罗冬吴曼曼李爱芬张成武
不同培养条件对缺刻叶球藻的生长和油脂、花生四烯酸积累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为了提高缺刻叶球藻的花生四烯酸(AA)产量,分别研究了不同光强、初始氮浓度及更换培养基的方式对缺刻叶球藻的生长和油脂、AA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同等光强下,高氮条件更有利于生物量的积累,但总脂含量和AA含量较低。在双侧高光的基础上更换培养基后,最高生物量增至7.36 g/L(高氮换高氮),最高总脂含量和AA含量分别达到47.74%和6.18%(低氮换无氮)。对比发现,高氮换高氮最有利于缺刻叶球藻的生长,但AA产率相对低,仅为7.0 mg/(L·d),而高氮换无氮、低氮换低氮、低氮换无氮3种更换方式均能提高AA产率,产率分别为14.0、15.3、17.0 mg/(L·d)。研究表明,缺刻叶球藻是生产AA的潜力藻株。
吴曼曼雷学青高保燕王飞飞黄罗冬李爱芬张成武
关键词:生物量油脂花生四烯酸
工业生态学理念引领微藻商业化生产和生物炼制技术的创新
微藻商业化(工业化)生产应遵循工业生态学的理念,以寻求经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微藻从其形态结构、环境适应性、遗传特征、营养代谢方式和生化组成方面都表现出广泛的多样性,这些特性给人们利用微藻...
张成武高保燕黄罗冬王飞飞
关键词:微藻工业生态学生物炼制生物产品生物燃料生物修复
氮源类型和水平对3株球状绿藻生长、油脂和花生四烯酸积累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背景】缺刻叶球藻(Lobosphaera incisa Reisigl)是一种单细胞球状绿藻,是已知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含量最丰富的植物资源之一。然而目前其分类和命名仍然较为混乱。【目的】明确3株球状绿藻(SAG2468、SAG2043、H4301)的分类地位及在不同氮源(硝酸钠、尿素、碳酸氢铵、碳酸铵、硝酸铵、氯化铵和硫酸铵)和氮浓度(18mmol/L,3mmol/L)条件下油脂和AA积累的特性。【方法】通过分子系统学和形态观察的方法对3株球状绿藻进行分类界定;采用干重法、重量法和气相色谱分析的方法分别对其生物量、油脂含量、脂肪酸组成及AA含量进行测定。【结果】3株球状绿藻均隶属于叶球藻属(Lobosphaera),SAG2468原定名为缺刻缘绿藻(Parietochloris incisa),现修订为缺刻叶球藻(Lobosphaera incisa),与H4301为缺刻叶球藻的不同地理株系。SAG2043原定名为双隔蚁形藻(Myrmecia bisecta),现修订为双隔叶球藻(Lobosphaera bisecta)。3株微藻在高氮(18 mmol/L)和低氮(3 mmol/L)浓度的硝酸钠和尿素培养条件下均可良好生长,铵盐对藻细胞生长普遍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显著。低氮胁迫能显著促进油脂和AA的积累(P<0.05),SAG2043在3 mmol/L硝酸钠条件下油脂和AA产率最高,分别为142.15mg/(L·d)和35.51mg/(L·d),明显高于另外2株微藻(P<0.05)。此时SAG2043对应获得的生物量为4.9 g/L,油脂含量为43.49%,AA含量高达干重的10.86%,占总脂肪酸含量的31.75%。【结论】SAG2043是一株更具AA开发潜力的微藻。
孟鸽黄罗冬高保燕张成武
关键词:总脂花生四烯酸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