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中miRNA-21及Th17相关因子的表达及其关系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胎盘中Th17细胞相关因子IL-17、IL-21、RORc、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蛋白及胎盘中微小RNA(micro-ribonucleic acid,miRNA)-21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孕33~37周行剖宫产分娩的子痫前期产妇20例作为子痫前期组,选择孕38周以上自愿要求行剖宫产产妇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胎盘组织中IL-17、IL-21、RORc、HLA-G蛋白以及miRNA-21的表达量。结果子痫前期组胎盘中IL-17、IL-21及miRNA-21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RORc和HLA-G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胎盘组织中IL-17、IL-21及miRNA-21表达均呈正相关,RORc和HLA-G表达均呈负相关。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miRNA-21表达升高,促使Th17细胞激活,导致IL-17和IL-21分泌增加;同时miRNA-21表达升高,使得RORc mRNA和HLA-G mRNA的稳定性降低,产生基因沉默影响转录,导致RORc和HLA-G表达减少。IL-17、IL-21、RORc、HLA-G蛋白以及miRNA-21可能与子痫前期发病有关。
- 朱丽朱华英徐玲娣陈廷美刘颂平
- 关键词:子痫前期MIRNA-21
- Th17细胞相关因子在子痫前期和正常妊娠孕妇外周血和胎盘中表达量的对比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通过对子痫前期及正常妊娠的孕妇外周血及胎盘组织中Th17细胞相关因子IL-17、IL-21、IL-22、HLA-G及RORc表达量的检测以及miRNA-21相对表达量的比较,探讨Th17细胞相关因子以及miRNA-21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镇江妇幼保健院的4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子痫前期孕妇20例,正常孕妇2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子痫前期组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水平,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和胎盘组织中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17、IL-21、IL-22、HLA-G、RORc的表达量和相对表达量,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胎盘组织中miRNA-21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初步证实子痫前期患者和正常妊娠女性外周血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17、IL-21、IL-22、HLA-G、RORc水平之间存在差异,子痫前期患者和正常妊娠女性胎盘组织中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17、IL-21、IL-22、RORc、HLA-G水平存在差异。(1)子痫前期患者的IL-17、IL-21、IL-22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子痫前期组的HLA-G、RORc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子痫前期组的miRNA-21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各项指标之间及各检测指标与临床指标间存在相关性。结论 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17、IL-21、IL-22、HLA-G、RORc水平在子痫前期的发病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相关指标的监测可能预测子痫前期的发生和监测病情变化,阻断这一途径就有可能有效预防和治疗子痫前期。
- 朱华英朱丽徐玲娣陈廷美刘颂平
- 关键词:子痫前期TH17细胞实时聚合酶链反应
- 膀胱截石位与四肢着床位处理肩难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3
- 2015年
- 目的比较膀胱截石位与四肢着床位处理肩难产的效果,探究适合的肩难产助产方式。方法选择经阴道试产并估计可能会发生肩难产初产妇60例,按入住产房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膀胱截石位处理肩难产,试验组采用四肢着床位处理肩难产,经过培训的助产人员严格按规定进行陪伴分娩,提供及时有效的助产,观察比较2组总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及胎儿双肩娩出时间,产道裂伤、产后出血、产褥期感染、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新生儿产伤。结果 2组总产程及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胎头到胎肩娩出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产后出血率、产道裂伤率新生儿产伤率及新生儿低Apgar评分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通过膀胱截石位与四肢着床位处理肩难产的对照,发现四肢着床位处理肩难产能有效缩短胎肩娩出时间,产后出血、产道裂伤、新生儿产伤、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较低,能有效改善妊娠结局,最大限度降低肩难产对母婴的危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助娩方法。
- 朱华英徐玲娣陈廷美
- 关键词:肩难产膀胱截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