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晓婷

作品数:10 被引量:49H指数:5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水分
  • 5篇水分利用
  • 5篇水分利用效率
  • 5篇利用效率
  • 4篇滴灌
  • 4篇南瓜
  • 3篇膜下滴灌
  • 3篇灌溉
  • 2篇气候
  • 2篇气候变化
  • 2篇绿洲
  • 2篇马铃薯
  • 2篇灌水
  • 2篇灌水量
  • 2篇耗水
  • 2篇耗水特征
  • 1篇滴灌带
  • 1篇调亏灌溉
  • 1篇玉米
  • 1篇玉米干物质

机构

  • 10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甘肃省水利科...
  • 1篇兰州大学
  • 1篇西澳大利亚大...
  • 1篇中国气象局兰...

作者

  • 10篇杨晓婷
  • 8篇张恒嘉
  • 3篇王玉才
  • 3篇邓浩亮
  • 3篇何鹏杰
  • 2篇黄彩霞
  • 1篇安进强
  • 1篇王润元
  • 1篇吴姗
  • 1篇周宏
  • 1篇康燕霞
  • 1篇李晶
  • 1篇莫非
  • 1篇雒天峰
  • 1篇赵鸿
  • 1篇熊友才
  • 1篇张明
  • 1篇祝英
  • 1篇孔维萍
  • 1篇康艳霞

传媒

  • 3篇华北农学报
  • 1篇环境工程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中国水运(下...

年份

  • 2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河西地区临泽县土地荒漠化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针对河西地区临泽县严重的土地荒漠化问题,本文对荒漠化现状和气候变异、人类活动两大荒漠化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探讨各因素变化对荒漠化演变的可能影响及其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荒漠化土地占全县总面积的64.43%,沙化危害严重。多年降水无明显趋势变化,且总量较小、分布极不均匀;气温则明显变暖,且极端气温条件恶劣;风速趋于减弱,气候的总体变化不利于荒漠化恢复。另外,自建国以来人口增长迅速,随之引起耕地面积扩张,牲畜量迅猛增长,且经济产业结构和水资源利用不合理问题突出,促使荒漠化正向扩展。综合各因素变化影响,临泽县荒漠化态势严峻,防治任务十分艰巨,人口压力、人类破坏活动和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已成为导致土地荒漠化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必须控制人口增长,加强环境保护,提高水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加大荒漠化治理力度,以期土地荒漠化局势逆转。
何鹏杰张恒嘉王玉才康艳霞黄彩霞杨晓婷
关键词:荒漠化气候变化
一种南瓜节水高产灌溉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南瓜的节水高产灌溉方法,通过软管输水方式在无覆盖灌水沟内进行灌溉,采用优选的灌溉方法,在以下三个关键生育期中的前两个时期对南瓜进行不同水量灌溉:a)苗期,b)伸蔓期,c)开花座果期;灌溉定额为900m<S...
张恒嘉杨晓婷邓浩亮黄彩霞康燕霞王玉才张明巴玉春何鹏杰李福强
文献传递
水分胁迫及复水对绿洲膜下滴灌辣椒动态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为了研究水分胁迫对露天膜下滴灌辣椒生长、产量形成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在辣椒苗期和开花坐果期均分别施加轻度水分胁迫(65%~75%田间持水量)、中度水分胁迫(55%~65%田间持水量)和重度水分胁迫(45%~55%田间持水量),全生育期充分供水处理(75%~85%田间持水量)为对照,分别测定各水分处理辣椒不同生育期末生长指标(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和单株干物质积累量)以及青果总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并用三次曲线模拟了辣椒各生长指标在全生育期内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三次曲线能够较好地反映不同水分处理下辣椒各生长指标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苗期和开花坐果期一定程度水分胁迫能导致辣椒在水分胁迫时段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指数显著(P<0.05)小于CK组,后期复水后,由于辣椒产生补偿性生长,苗期轻度和中度水分胁迫处理以及开花坐果期轻度水分胁迫处理辣椒,各生长指标增长速率在一定时间内超过CK组,最终辣椒产量和单株结果数均与CK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且辣椒平均单果重分别比CK组显著高18.48%,22.49%,14.14%。苗期和开花坐果期水分胁迫,均能提高辣椒根冠比和果实干物质分配指数并减少辣椒全生育期灌水量和耗水量,特别是苗期中度水分胁迫处理,在不显著降低产量的情况下,灌水量和耗水量分别比CK组显著低12.36%和11.51%,且水分利用效率、灌溉水利用效率均最高,分别比CK显著高8.61%和9.66%,因此,在苗期施加中度水分胁迫,后期充分灌水是实现绿洲辣椒节水、高产和高效栽培的一种较优灌溉方式。
王世杰张恒嘉杨晓婷王玉才薛道信
关键词:辣椒水分胁迫复水膜下滴灌水分利用效率
膜下滴灌调亏对绿洲马铃薯生物量分配、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为了确立河西走廊干旱半干旱绿洲农业马铃薯科学种植的最佳灌溉策略,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调亏灌溉对绿洲膜下滴灌马铃薯全生育期不同器官生物量分配、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根据马铃薯不同生育期进行不同程度的水分调亏设5个水分调亏处理和1个对照,分别为块茎形成期轻度(55%-65%田间持水量,FC,Field capacity)水分调亏处理WD1,块茎膨大期轻度(55%-65%FC)水分调亏处理WD2,淀粉积累期轻度(55%-65%FC)调亏处理WD3,块茎形成期中度(45%-55%FC)调亏处理WD4,膨大期中度(45%-55%FC)水分调亏处理WD5及全生育期充分(65%-75%)供水对照CK。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水分调亏均可导致马铃薯茎、叶干质量降低,块茎干质量在整个生育期呈逐步上升趋势,块茎形成期调亏处理复水后各器官干质量明显增大,块茎膨大期调亏处理复水后块茎干质量增长缓慢,茎和叶干质量开始下降。块茎形成期轻度水分调亏和中度水分调亏对马铃薯产量影响较小,而块茎膨大期水分调亏对马铃薯薯块产量影响较大,调亏程度越大,减产越严重。马铃薯不同生育期水分调亏对阶段耗水量影响较大,调亏程度越大,耗水量较充分灌溉差异越显著(P〈0.05)。块茎形成期轻度调亏处理(WD1)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比全生育期充分供水处理(CK)、淀粉积累期轻度调亏处理(WD3)和块茎膨大期中度调亏处理(WD5)分别提高14.3%,30.00%,38.00%。因此,马铃薯膜下滴灌调亏可影响各器官干物质质量,有利于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且相较于全生育期充分供水处理CK,块茎形成期轻度调亏在产量略有降低(降低5.30%)的情况下能够显著性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4.3%)和灌溉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8.51%)。
李炫臻张恒嘉邓浩亮杨晓婷李晶巴玉春
关键词:调亏灌溉膜下滴灌水分利用效率
灌水频率与灌水量对南瓜耗水特征与水生产力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为探讨河西地区沟灌条件下南瓜需水规律与产量效应,于2014,2015年以甜栗南瓜为试材,研究不同灌水频率和灌水量对南瓜耗水特征、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其果实形态指标的影响。试验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苗期灌水45 mm(T1),苗期灌水45 mm+伸蔓期灌水30 mm(T2),苗期灌水45 mm+伸蔓期灌水45 mm(T3),苗期灌水45 mm+伸蔓期灌水45 mm+开花坐果期灌水30 mm(T4),苗期灌水45 mm+伸蔓期灌水45 mm+开花坐果期灌水45 mm(CK)。结果表明,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果径大小逐渐增加,而不同灌水频率对南瓜瓜形指数无显著影响。南瓜全生育期耗水量随着灌水频率和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各处理不同生育期阶段耗水量从大到小依次表现为:开花坐果期>伸蔓期>苗期>发芽期,日耗水强度大小依次表现为:伸蔓期>开花坐果期>苗期>发芽期。2个试验年度中,T2(2014年)和T4(2015年)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最大,较T1和CK处理分别显著增加了14.80%,19.71%(2014年)和25.59%,1.89%(2015年)。T2、T3、T4和CK处理的产量分别较T1处理显著增加了24.59%,29.75%,23.07%,21.20%(2014年)和39.81%,55.22%,71.85%,74.93%(2015年)。通过回归分析,表明在河西绿洲灌溉条件下南瓜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与耗水量均呈二次抛物线关系。因此,南瓜伸蔓期和开花坐果期为南瓜需水关键期,在该生育期内适度灌水可显著提高南瓜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杨晓婷张恒嘉张明巴玉春
关键词:南瓜灌水量灌水频率耗水特征
气候变化下黄土高原耕作系统演变与适应性管理被引量:10
2015年
耕作系统主要包括土壤系统、作物系统和区域气候系统等几个相对独立、但又紧密关联的组成部分,涉及作物栽培模式、作物类型、杂草和病虫害及农田水土资源管理等方面,在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管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过去50a(1951-2000年),黄土高原的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1℃,且其变率逐渐增加,降雨和热量资源分布呈现复杂的时空异质性。作物种植区域的变迁、熟制制度的演变和农田灾害的加剧促使农田管理模式不断寻求改变,对当地农业耕作系统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总结了黄土高原过去多年的气候变化(气温、降水量、积温)特征和发展趋势,气候变化下耕作系统(种植区、耕作制度、土壤环境)和作物系统(需水量、物候、品种、产量)的演变规律,作物与土壤互作关系,以及气象灾害对黄土高原耕作系统的影响,并提出气候变化下耕作系统适应性管理途径和策略。旨在为黄土高原耕作技术和田间管理提供新的理论,寻求气候变化下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应对策略。
邓浩亮周宏张恒嘉莫非杨通孔维萍卢盼盼杨晓婷蒙强赵鸿王润元Turner Neil C吴姗祝英张晓峰Batool Asfa熊友才
关键词:气候变化黄土高原耕作系统土壤系统适应性管理
不同灌水量对南瓜干物质积累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为探讨河西地区膜垄沟灌条件下南瓜的生长动态及产量效应,2015年以甜栗南瓜为材料,在张掖市民乐县,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水频率和灌水量对南瓜生长动态、干物质积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设置4个处理:苗期水45mm(T1),苗期水45mm+伸蔓水30mm(T2),苗期水45mm+伸蔓水45mm(T3),苗期水45mm+伸蔓水45mm+开花坐果水30mm(T4),以及苗期水45mm+伸蔓水45mm+开花坐果水45mm的对照组(CK)。结果表明,T1、T2和T3干物质积累量较CK显著降低62.87%、37.05%和25.35%,T4处理较CK无显著差异;CK处理产量较T1、T2、T3处理分别显著(p<0.05)增加了42.83%、20.08%和12.69%,T4处理和CK差异不显著,T4水分利用效率最大,CK提高1.86%。以上结果说明伸蔓期和开花坐果期干旱缺水,使基础物质积累不足,最终导致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严重下降;而开花坐果期的轻度水分亏缺对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无显著影响,同时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
杨晓婷张恒嘉张明巴玉春
关键词:南瓜灌水量水分利用效率
绿洲膜下滴灌调亏马铃薯水分生产函数及灌溉制度优化被引量:11
2017年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绿洲膜下滴灌调亏马铃薯各生育期耗水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建立了以Jensen模型为基础的水分生产函数并对马铃薯灌溉制度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块茎膨大期马铃薯水分敏感指数最大,块茎形成期次之,苗期和淀粉积累期较小;块茎形成期轻度调亏对马铃薯产量无显著影响(P>0.05),而块茎形成期中度调亏、块茎膨大期轻度和中度调亏对其产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块茎形成期轻度调亏的水分利用效率比块茎形成期中度调亏、块茎膨大期轻度调亏和全生育期充分灌水分别提高了6.2%、8.3%和6.7%;膜下滴灌调亏马铃薯产量随耗水量增加而增加,水分利用效率随之降低,全生育期充分灌水比块茎膨大期中度水分调亏耗水量增加22.4%,产量增加20.4%,水分利用效率降低14.0%。采用遗传算法并结合水分生产函数进行灌溉制度优化,结果表明:河西绿洲区膜下滴灌马铃薯全生育期灌溉定额为225 mm时,产量最高,为43.86 t·hm-2,灌溉水利用效率为19.5 kg·m-2;灌溉制度为苗期灌水20~30 mm,块茎形成期灌水70~75 mm,块茎膨大期灌水100~115mm,淀粉积累期灌水20~25 mm,灌水间隔为7 d。因此,膜下滴灌调亏在降低马铃薯耗水量的同时,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在块茎形成期轻度水分调亏不影响产量,可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
杜嘉张恒嘉张明巴玉春杨晓婷何鹏杰李炫臻
关键词:膜下滴灌灌溉制度优化水分利用效率
不同滴灌带配置方式对玉米干物质的积累及产量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在3种不同灌水处理下采用2种不同滴灌带配置方式,对玉米进行灌溉试验研究,旨在探究不同灌水不同滴灌带配置对玉米农田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生育期内,不同水分处理对玉米叶面积及叶片光合势影响显著,灌水定额为375m3/hm2时,3行2管的T2处理在拔节期及抽雄期与CK差异显著。灌水定额为450m3/hm2时,T4的产量最高为17 035.855kg/hm2,且T4的水分利用效率亦最高,分别高于T1,T2,T3,T5,T6,CK处理46.24%,42.50%,26.20%,26.15%,48.23%,37.89%。由此可知,灌水定额为450m3/hm2时,3行2管在一定程度上相对于3行3管更利于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增加,即灌水定额为450m3/hm2,铺设方式为3行2管的处理为最优模式。
王雪苗安进强雒天峰李晶孙克翠杨晓婷
关键词:玉米
不同供水量对河西绿洲南瓜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2014年和2015年在张掖市民乐县益民灌溉试验站进行了 不同供水量下甜栗南瓜膜垄沟灌试验。根据南瓜不同生育期水分需求,试验设置了4个处理和1个对照,分别为苗期灌水45mm(T1),苗期灌水45mm +伸蔓灌水30mm(...
杨晓婷
关键词:南瓜供水量耗水特征水分利用效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