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护理
  • 6篇精神分裂症
  • 6篇分裂症
  • 5篇抑郁
  • 5篇干预
  • 4篇电休克
  • 4篇休克
  • 4篇无抽搐电休克
  • 4篇护理干预
  • 4篇病人
  • 4篇抽搐
  • 3篇电休克治疗
  • 3篇医院感染
  • 3篇抑郁症
  • 3篇住院
  • 3篇无抽搐电休克...
  • 3篇临床护理
  • 3篇精神科
  • 2篇治疗精神分裂...
  • 2篇重复经颅磁刺...

机构

  • 17篇常熟市第三人...

作者

  • 17篇潘晓华
  • 11篇颜红英
  • 3篇柯琴芳
  • 3篇陈丽玉
  • 2篇周雪芬
  • 1篇马建玉
  • 1篇赵萍
  • 1篇王玉芳
  • 1篇朱秋霞

传媒

  • 7篇全科护理
  • 4篇中国民康医学
  • 2篇吉林医学
  • 1篇当代医学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当代护士(下...
  • 1篇国际感染病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评估的疾病护理模式在门诊抑郁症治疗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索基于评估的疾病护理模式在门诊抑郁症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103例门诊首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进行常规的护理指导,实验组(53例)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开展基于评估的抑郁症护理模式。观察12周。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疗效,使用Mofisky-Green(MG)问卷评价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同时使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问卷了解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在护理12周末,实验组患者的HAMD17评分为(8.5±3.5),对照组为(10.4±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依从性高患者的比例为39.2%、依从性中为37.3%和依从性低为23.5%,对照组分别为22.5%、30.0%、47.5%,两组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6.1%,对照组为77.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实验组的失访率为3.8%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评估的护理管理模式在门诊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可以改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有效提高治疗的疗效。同时还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颜红英潘晓华谢月娟周红时云文
关键词:抑郁症疾病管理
老年期抑郁障碍病人的护理干预
2013年
[目的]探讨老年期抑郁障碍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1例老年期抑郁障碍住院病人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21例老年期抑郁障碍病人在住院期间均未发生不良事件,出院时疗效评定,临床痊愈8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3例,无效1例。[结论]老年期抑郁障碍病人有其特殊性,进行系统护理评估并针对其特点进行护理,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确保病人的治疗和护理安全。
潘晓华颜红英
关键词:抑郁障碍住院护理
精神科护理与慎独修养被引量:3
2009年
慎独是儒家的重要思想,是护士素质修养的重要内容。精神科由于其服务对象具有特殊性,慎独修养在护理工作中尤为重要。精神科护士做到慎独对于提高护理质量、保证病人安全、维护病人权利、促进病人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潘晓华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慎独
护理陪检服务在精神病专科医院中应用的体会
2013年
成立陪检中心对住院精神病人外出检查进行统一管理,是优化护理流程,把"护士还给病人",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重要举措之一,对在精神病专科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有重大意义。
朱秋霞颜红英潘晓华
关键词:护理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心理干预对患者焦虑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了解系统护理心理干预对MECT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将34例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实施MECT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护理人员进行一对一心理干预,两组患者均进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中的状态焦虑量表(S-AI)测定。结果:两组S-AI量表得分在基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第一次治疗前和第二次治疗前,研究组S-AI量表得分要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研究组在第一次治疗的配合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MECT治疗的患者进行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并提高患者对于治疗的配合度。
周雪芬潘晓华颜红英谢月娟
关键词:心理护理无抽搐电休克焦虑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32例的临床护理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护理。[方法]将本院2013年6月—2014年12月32例接受rTMS治疗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通过有效的疗前、疗中、疗后护理,32例病人中有30例完成了计划治疗疗程,完成治疗率93.8%。[结论]通过制定专门的rTMS治疗护理制度,开展有效的疗前、疗中、疗后护理,使病人顺利完成治疗计划,并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谢月娟潘晓华颜红英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护理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为障碍的效果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索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为障碍的效果。方法对33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rTMS治疗,并使用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NOSIE)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评估。结果患者在实施rTMS治疗后,NOSIE的总积极因素分及相关的因子分(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消极因素分及相关的因子分(激惹、退缩、抑郁)也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精神病性因子,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MS治疗有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行为改善,并且安全性好,可以应用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中。
颜红英潘晓华谢月娟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精神分裂症
流浪精神病病人医院感染调查分析和护理对策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了解流浪精神病病人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状况,探讨预防对策。[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10年9月收治的181例流浪精神病病人并发感染的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共发生医院感染57例,113例次,医院感染率为31.5%,感染例次率62.4%,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感染多见,其次为胃肠道感染。[结论]加强病房管理和病人生活自理能力训练,重视躯体状况的检查和消毒隔离,能有效预防流浪精神病病人医院感染的发生。
项惠芳潘晓华颜红英
关键词:医院感染精神病护理
精神分裂症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综合性规范化护理的管理效果研究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通过对医院感染管理进行控制,采用综合性规范化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整体效果的临床评定。方法选取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本次的医院感染管理研究对象,就诊时间均在2016.6-2017.12,2018年2月-2019.6,对照组在本次研究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本次应用综合性规范化护理模式。结果对照组患者中整体满意率为82.5%,观察组患者中整体满意率为95.0%,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进行综合性规范化护理模式的应用,整体医院感染管理效果较为优良,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广泛应用推广。
周雪芬潘晓华
关键词:规范化护理医院感染
精神科患者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对3个封闭病区出院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率为9.1%,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多见,其次为胃肠道、下呼吸道、皮肤、口腔。结论:应加强住院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因素的评估,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颜红英潘晓华项惠芳陈丽玉
关键词:精神科医院感染护理对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