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华

作品数:13 被引量:236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康复
  • 8篇慢性
  • 7篇心肺运动
  • 7篇心力衰竭
  • 7篇衰竭
  • 6篇心力衰竭患者
  • 6篇运动康复
  • 5篇心肺运动试验
  • 5篇慢性心力衰竭
  • 5篇慢性心力衰竭...
  • 2篇心动描记术
  • 2篇心衰
  • 2篇心衰患者
  • 2篇心脏
  • 2篇运动康复治疗
  • 2篇生活质量
  • 2篇慢性心衰
  • 2篇慢性心衰患者
  • 2篇描记
  • 2篇描记术

机构

  • 9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国家心血管病...
  • 1篇复旦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城市系统...

作者

  • 12篇高华
  • 7篇刘艳玲
  • 7篇张振英
  • 5篇孙兴国
  • 5篇姜立清
  • 5篇冯静
  • 5篇席家宁
  • 4篇张建秀
  • 3篇李浩
  • 2篇闫超
  • 1篇李卫
  • 1篇周京敏
  • 1篇张平
  • 1篇孙广江
  • 1篇席家宁
  • 1篇王杨
  • 1篇曹倩
  • 1篇王永
  • 1篇张晓琨
  • 1篇张旭

传媒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华医学科研...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第9届北京国...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5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临床科研项目设计与分析环节的方法学质量研究
2019年
目的临床研究是医学发展与进步的重要环节,临床研究的设计与分析质量决定其结果的可靠性,并进一步影响到诊疗指南的制定与临床实践的开展,本研究针对国内临床研究开展过程中的质量进行分析与评价。方法以2016年结题的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为基础,将课题组所提交的正式结题报告为研究对象,制定标准化的信息提取表格,对课题的试验设计与结果分析质量相关的特征指标进行提取,再对数据准确性进行复合的基础上,描述性分析课题的特征、设计与统计特点,对方法学相关内容进行评价。结果共有67项课题被纳入本次分析,这些研究的主要治疗领域主要集中在肿瘤、心脑血管和骨科(19.4%、11.9%和11.9%),所评价的课题基本能够完成任务书中的考核指标并有相应的科研产出,其中94%的项目能够严格遵照原任务书计划开展研究,同时,也发现科研课题在样本量设计与多因素分析方法使用上有一定的改善空间。结论临床科研项目在完成结题任务要求的同时,应更加关注方法学质量,建议与专业方法学团队合作共同开展持续性的促进工作,为科研成果的质量提供保障。
王杨张旭许毓君高华候莉吉荣荣张艳赵延延张晓琨李卫
关键词:统计分析
慢性心衰患者CA125与N-末端脑钠素原及心功能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患者血清肿瘤抗原糖类抗原125(CA125)与N-末端脑钠素原(WT--ProBNP)及心功能相关性。方法:选择慢性心衰患者108例,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分别检测CA19-9、CA125、NT-ProBNP、E/E’及左心射血分数(LVEF)并检测LVEF及E/E’。结果:III级患者CA125、NT-ProBNP较II级患者均出现显著性升高(P<0.05),IV级患者较II、III级患者均出现显著性升高(P<0.05)。III级患者LVEF、E/E’较II级患者均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IV级患者LVEF较II级患者均出现显著性升高(P<0.05),E/E'较II、III级患者均出现显著性升高(P<0.05)。CA125与NT-ProBNP、E/E'显著正相关(P<0.05),与LVEF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CA125与心功能相关指标密切相关,对其水平检测有助于明确慢性心衰的进展。
张建秀高华曹倩闫超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肺运动试验指导和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采用心肺运动试验(CPET)客观定量评估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整体心肺功能变化,精准制定高强度个体化运动处方,探讨评估运动康复对CHF患者心肺功能、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张振英孙兴国席家宁葛万刚李浩刘艳玲冯静姜立清高华
运动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3
2016年
目的通过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和二级预防已经是临床共识,本研究旨在观察运动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病情稳定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完成症状限制性最大极限运动心肺功能;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康复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优化药物治疗下没有配合运动康复治疗;运动康复治疗组在优化药物治疗下,根据运动心肺功能80%无氧阈运动强度,运动方式采用功率车或有功率标记的跑台;运动时间为30分钟/天,每周5次,共12周。在患者入选时和3个月后进行评估其运动心肺功能、心脏超声、6分钟步行距离、心衰生活质量评分。观察最大心率、最大摄氧量、无氧阈、最大运动负荷和运动时间。结果患者治疗12周后,对照组运动时间、无氧阈、最大摄氧量、最大运动负荷均有改善,差异无显著性(P>0.05)。运动康复治疗组患者按80%无氧阈运动强度功率运动康复治疗12周后患者运动时间、最大摄氧量、最大运动负荷及无氧阈分别增加23.3%、12.3%、14.8%、7.90%(P<0.05)。运动康复治疗组运动时间、最大摄氧量、最大运动负荷及无氧阈改变均显著超过对照组。结论在心肺运动试验客观定量功能评估指导下制定个体化康复运动处方,对心血管病患者是安全可行的,慢性心衰患者的有氧运动可以提高运动耐力、运动持续时间、最大摄氧量、无氧阈等心肺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高华张振英刘艳玲张建秀
关键词:心肺运动试验慢性心力衰竭
心肺运动指导个体化心衰患者康复的初步总结报告被引量:47
2015年
目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康复治疗和二级预防已经是临床共识,但用心肺运动试验(CPET)指导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国内尚少。方法:选择10例CHF完成CPET评估,随机分为两组(n=5):对照组进行没有运动;运动组增加△50%W功率运动30 min/d,每周5 d,共12周。在治疗前和3个月后分别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没有显著差异(P>0.05)。运动组12周后,运动持续时间从8 min显著提高到23 min(P<0.001);6分钟步行距离从394 m显著提高到470 m(P<0.05);生活质量评分从25分显著降低至3分(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均没有显著改变(P>0.05);治疗前后的改变均显著小于运动组(P<0.01)。结论:在CPET客观定量功能评估指导制定个体化高强度运动康复安全有效,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刘艳玲孙兴国高华张振英冯静姜立清张健席家宁周京敏葛万刚
关键词:心肺运动试验康复运动处方生活质量评分
心肺运动试验评估与指导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
本课题旨在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患者运动心肺功能(cardiopulmonaryexercisetesting,CPET)整体变化,探讨不同负荷运动康复处方下康复治疗的效果.2...
高华张振英曹倩刘艳玲
关键词:心肺运动试验心力衰竭心脏康复
心肺运动试验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高强度个体化运动康复处方制定和运动康复效果评估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86
2016年
目的采用心肺运动试验(CPET)客观定量评估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整体心肺功能变化,精准制定高强度个体化运动康复处方进行运动康复,评估运动康复对CHF患者心肺功能、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Qo L)的影响,探讨CPET在CHF患者高强度个体化运动康复处方制定和运动康复效果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临床诊断为CHF的患者20例,按照随机原则和患者参与意愿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10)患者给予不包括运动处方的康复治疗;康复组(n=10)患者给予包括运动处方的康复治疗,根据CPET检查结果精准制定高强度个体化运动康复处方进行运动康复,功率自行车运动强度为无氧阈以上Δ50%功率,30 min/d,5 d/周,共12周。记录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治疗前后CPET指标、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超声心动图、6分钟步行距离(6MWD)、Qo L评分。结果康复组患者均安全无并发症完成症状限制性最大极限运动CPET检查和全程运动康复12周。治疗前,对照组与康复组患者静息及峰值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无氧阈(L/min、ml·min^(-1)·kg^(-1)、%pred)、峰值摄氧量(L/min、ml·min^(-1)·kg^(-1)、%pred)、峰值氧脉搏(ml/次、%pred)、BNP水平、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MWD、Qo 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康复组患者无氧阈(L/min、ml·min^(-1)·kg^(-1))、峰值摄氧量(L/min、ml·min^(-1)·kg^(-1))、峰值氧脉搏(ml/次)、LVEF、6MWD较对照组升高,BNP水平、Qo L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静息及峰值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无氧阈(L/min、ml·min^(-1)·kg^(-1)、%pred)、峰值摄氧量(L/min、ml·min^(-1)·kg^(-1)、%pred)、峰值氧脉搏(ml/次、%pred)、BNP水平、LVEDD、LVEF、6MWD、Qo 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治疗后无氧阈(L/min�
张振英孙兴国席家宁葛万刚李浩刘艳玲冯静姜立清高华
关键词:心力衰竭运动疗法康复心肺运动试验
跨理论模型对慢性心衰患者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跨理论模型对慢性心衰患者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慢性心衰患者112例,心功能II级57例,心功能III级55例,采用跨理论模型对慢性心衰患者康复训练后分别检测心功能、METS、6min步行实验及生活质量评分及血管内皮功能.结果Ⅱ级及III级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LVEF均出现升高(P<0.05),E/E'较治疗前均出现下降(P<0.05).Ⅱ级及III级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METS、6min步行实验均出现升高(P<0.05),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出现下降(P<0.05).Ⅱ级及III级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AngⅡ、ET、v WF均出现下降(P<0.05).结论采用跨理论模型对慢性心衰患者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改善患者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并提高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
张建秀高华闫超
关键词:慢性心衰康复训练
曲美他嗪联合培哚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培哚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影响。方法将60例门诊及住院CHF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0例给予培哚普利8 mg/次1次/d口服,曲美他嗪30 mg/次3次/d口服,以及其他常规抗心肌缺血与抗心衰治疗药物(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硝酸酯类药物、洋地黄),对照组给予培哚普利8 mg/次1次/d口服,以及其他常规抗心肌缺血与抗心衰治疗药物(同上)。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血清B型尿钠肽(BNP)、NYHA心功能分级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心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LVEF、LEVDD、LVESD及BNP等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0.01),且研究组改善更加显著(P均<0.05)。2组均未发现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曲美他嗪联合培哚普利治疗CHF优于单用培哚普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高华王永孙广江张平张建秀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超声心动描记术曲美他嗪培哚普利
心肺运动试验指导和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的临床研究
张振英孙兴国席家宁葛万刚李浩刘艳玲冯静姜立清高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