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蛋白
  • 2篇蛋白相关
  • 2篇脂蛋白
  • 2篇脂蛋白相关磷...
  • 2篇脂蛋白相关磷...
  • 2篇脂酶
  • 2篇磷脂酶
  • 2篇检出
  • 2篇检出率
  • 1篇大样本
  • 1篇单侧
  • 1篇单侧输尿管
  • 1篇单侧输尿管梗...
  • 1篇单侧输尿管梗...
  • 1篇蛋白表达
  • 1篇性状
  • 1篇血清
  • 1篇血清HS-C...
  • 1篇神经功能
  • 1篇神经功能缺损

机构

  • 8篇南通市第二人...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8篇刘香
  • 2篇戴世荣
  • 1篇胡艳波
  • 1篇江齐群
  • 1篇黄鑫
  • 1篇沈晓雯

传媒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现代泌尿外科...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ICU和非ICU病区CRE感染现状和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分析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和非ICU病区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的感染现状和危险因素,为临床感染的预防及遏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9年12月ICU和非ICU病区分离到的CRE菌株,调查两病区患者的实验室数据及一般临床资料,分析CRE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分离CRE菌株231株,ICU检出率(99株,24.75%)高于非ICU(132株,6.02%),非ICU检出率逐年上升(P<0.05);CRE标本来源主要是呼吸道、泌尿道,呼吸道标本及多部位感染ICU高于非ICU,泌尿道标本ICU低于非ICU(均P<0.05);CRE科室分布以ICU为主(99株,42.86%),非ICU主要在呼吸内科(30株,12.99%)和康复医学科(28株,12.12%),ICU科室构成比呈下降趋势,非ICU科室及呼吸内科构成比呈上升趋势(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胃管、动静脉置管、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应用抗菌药物时长>2周、其他医院转入、携带其他耐药菌是CRE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RE感染的标本来源和科室分布以呼吸道标本和ICU为主,但非ICU病区检出率逐年上升,构成比呈上升趋势,引起CRE感染的因素较多,相关的危险因素可作为感染控制的策略。
刘香黄琳玲沈红梅单荣梅顾玲莉
关键词:检出率构成比
痰标本涂片对痰培养的指导意义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对227例痰标本涂片镜检与培养结果进行对比,了解痰涂片对痰培养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227例痰标本,观察性状,涂片染色镜检,根据标准分为A、B、C、D 4类,同时进行培养,分析涂片和培养的关系。结果 227例标本中合格痰标本158例,占69.60%,不合格标本69例,占30.40%。227例痰标本128例检出潜在病原菌,阳性检出率为56.39%,合格标本培养阳性率为70.39%,不合格标本培养阳性率为28.00%。合格痰标本涂片结果与培养结果的符合率为72.78%。合格痰标本中细胞吞噬菌的阳性率为11.72%,其中合格A类痰标本细胞吞噬菌14例,阳性率为16.67%,B类痰标本细胞吞噬菌5例,阳性率为6.76%。结论痰标本涂片镜检能为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信息,痰标本涂片对痰培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顾玲莉刘香沈晓雯
关键词:痰涂片痰培养
PCR在大样本低概率细菌检验项目中的应用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PCR技术应用于大样本低概率细菌检验项目的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体检者的肛拭样品23070份,采用 PCR技术联合细菌培养、分离、生化检验以及血清鉴定进行细菌检验。结果本组23070份样品经PCR检测显示112份为阳性,阳性率为0.49%;PCR工作时间仅为传统法的26.02%。结论 PCR作为大样本低概率细菌检验的过筛手段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刘香
关键词:细菌检验大样本PCR
多重耐药菌感染干预项目的分析评价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某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在推进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综合干预项目执行情况,评价医院MDRO感染的控制效果及改进措施。方法收集2014年1-12月医院MDRO患者信息,分为A组;调查2015年1-12月医院MDRO患者信息,分为B组。对B组患者借鉴耐药菌防控措施国际指南和针对医院MDRO感染的现状制订了综合干预项目,对比分析A组和B组MDRO感染相关临床信息和实验室数据。结果 2014年从住院患者送检病原学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412株,监测出MDRO感染和定植167株,MDRO检出率为40.53%;2015年从住院患者送检病原学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510株,监测出MDRO感染和定植143株,MDRO检出率为28.04%;2015年MDRO总检出率低于2014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的MDRO主要有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B组患者MRSA和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低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RO感染患者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ICU),ICU中B组患者MDRO总检出率高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RO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各科室均有分布,菌株种类存在差异,改进MDRO感染干预项目措施,MDRO的总检出率逐年下降,对MDRO的防控具有成效,但ICU检出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刘香顾玲莉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干预项目检出率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通过抑制TGF-β1/Smad 3通路修复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索来源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的含有腺病毒-TGF-β1 shRNA的外泌体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纤维化肾组织的靶向性和缓解肾间质纤维化的疗效。方法构建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模型;腺病毒-TGF-β1 shRNA转导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收集其外泌体;采用纳米粒子追踪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Western blot法和RT-qPCR法对外泌体及其对TGF-β1的干扰效率进行鉴定;IVIS Lumina系统荧光成像技术分析外泌体在体(in vivo)分布情况;HE染色、Masson染色、TGF-β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分析外泌体对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疗效;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肾组织Collagen I、Fibronectin、α-SMA以及TGF-β1、p-Smad 3和Smad 3的表达情况。结果含有腺病毒TGF-β1 shRNA的外泌体在体外对TGF-β1具有显著的敲低效率(P<0.01)。此外泌体经尾静脉注射至大鼠体内后,大部分聚集于左侧损伤肾脏,具有定向迁移能力。相对于UUO组大鼠而言,经含有腺病毒-TGF-β1 shRNA的外泌体治疗后,能够明显缓解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HE染色和Masson染色显示的肾间质组织胶原纤维沉积显著减少;IHC染色显示TGF-β1表达明显被抑制(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相较于UUO组,外泌体治疗组大鼠纤维化肾组织的Collagen I、Fibronectin和α-SMA表达显著降低(P<0.01);TGF-β1和磷酸化-Smad 3(P<0.01)被显著抑制。结论将huc-MSCs来源的含有腺病毒-TGF-β1 shRNA的外泌体尾静脉注射至UUO大鼠体内,外泌体能够特异性靶向纤维化的肾组织并通过抑制TGF-β1/Smad 3通路修复肾间质纤维化。
俞静戴世荣单荣梅刘香
关键词:肾间质纤维化外泌体SHRNATGF-Β1单侧输尿管梗阻
Hp感染与胃黏膜Fas抗原和IFN-γ蛋白表达的关系及意义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黏膜Fas抗原、γ-干扰素(IFN-γ)蛋白表达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选取在解放军总医院诊疗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4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50例,肠上皮化生患者35例、不典型增生患者40例和胃癌患者45例,检测各患者胃黏膜Fas抗原、IFN-γ蛋白表达以及Hp感染情况。结果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及胃癌组Hp感染率分别为67.44%、62.00%、62.86%、62.50%和68.89%,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慢性浅表性胃炎Hp阳性者Fas抗原为48.28%,高于Hp阴性者(P<0.05);慢性萎缩性胃炎Hp阳性者Fas抗原和IFN-γ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8.93%和45.16%,高于Hp阴性者(P<0.05);不典型增生Hp阳性者IFN-γ表达阳性率为80.00%,高于Hp阴性者(P<0.05);胃癌Hp阳性者IFN-γ表达阳性率为90.32%,高于Hp阴性者(P<0.05)。结论Hp感染可影响胃黏膜Fas抗原、IFN-γ蛋白表达上调,值得进一步研究。
胡艳波郑潇蕊刘香黄鑫
关键词:胃黏膜FAS抗原Γ-干扰素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IL-6、Lp-PLA2、sdLDL-C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被引量:14
2022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月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ACI患者,另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106例健康者。比较ACI患者和健康者血清hs-CRP、IL-6、Lp-PLA2、sdLDL-C水平,根据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n=31例),中度组(n=48)和重度组(n=39),比较3组患者血清hs-CRP、IL-6、Lp-PLA2、sdLDL-C水平,比较重度组与轻中度组患者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CI患者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血清hs-CRP、IL-6、Lp-PLA2、sdLDL-C水平评估ACI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的价值。结果ACI患者血清hs-CRP、IL-6、Lp-PLA2、sdLDL-C水平均高于健康者(P<0.05);重度组患者NIHSS评分、脑梗死体积、白细胞计数、同型半胱氨酸、hs-CRP、IL-6、Lp-PLA2、sdLDL-C均高于轻中度组患者(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IHSS评分、脑梗死体积、hs-CRP、IL-6、Lp-PLA2、sdLDL-C均是影响ACI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血清hs-CRP、IL-6、Lp-PLA2、sdLDL-C水平评估ACI患者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14.50 mg/L、50.58 pg/mL、210.72 ng/mL、1.34 mmol/L,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5、0.749、0.792、0.803,四者联合的特异度和AUC分别为94.25%和0.900。结论ACI患者血清hs-CRP、IL-6、Lp-PLA2、sdLDL-C水平均异常升高,临床检测血清hs-CRP、IL-6、Lp-PLA2、sdLDL-C水平可作为评估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敏感指标。
刘香顾玲莉江齐群胡越
关键词:ACI神经功能缺损
脑梗死患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对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增强比浊法检测92例脑梗死患者及68例健康对照者血浆Lp-PLA2、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葡萄糖;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Lp-PLA2对脑梗死的诊断效能;采用头颅核磁共振检查计算脑梗死灶体积大小,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中风量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比较脑梗死患者血浆Lp-PLA2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大小,对血浆Lp-PLA2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脑梗死组Lp-PLA2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Lp-PLA2诊断脑梗死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73,最佳临界值为131.5ng/mL,敏感性为91.3%,特异性为97.1%。Lp-PLA2水平随脑梗死灶体积增大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相关分析显示,LpPLA2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r=0.006,P=0.000)。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浆Lp-PLA2水平显著升高,与脑梗死灶体积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Lp-PLA2对脑梗死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
刘香戴世荣顾玲莉
关键词: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脑梗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