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文健

作品数:29 被引量:153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子宫
  • 8篇栓塞
  • 8篇子宫动脉
  • 6篇栓塞术
  • 6篇介入
  • 5篇动脉栓塞
  • 5篇妊娠
  • 5篇输卵管
  • 5篇胎盘
  • 5篇子宫动脉栓塞
  • 4篇碘油
  • 4篇动脉
  • 4篇造影
  • 4篇前置胎盘
  • 4篇子宫输卵管
  • 4篇子宫腺
  • 4篇子宫腺肌
  • 3篇动脉疾病
  • 3篇动脉栓塞术
  • 3篇凶险

机构

  • 24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 1篇江苏省医学会

作者

  • 27篇徐文健
  • 16篇鲁景元
  • 8篇顾建平
  • 4篇汪涛
  • 4篇楼文胜
  • 3篇周顺
  • 3篇黄成义
  • 2篇张芬芬
  • 2篇施万印
  • 2篇陈珂
  • 2篇程青
  • 1篇查文
  • 1篇曹荔
  • 1篇汪剑
  • 1篇段晓义
  • 1篇刘晓梅
  • 1篇史爱武
  • 1篇邵泽锋
  • 1篇苗立友
  • 1篇黄欣慰

传媒

  • 3篇介入放射学杂...
  • 3篇实用妇产科杂...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医学
  • 1篇天津医药
  • 1篇宁夏医学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中国妇产科临...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介入放射...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7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周动脉疾病治疗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外周动脉疾病(PAD)与心血管疾病(CV)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着密切的联系。ACCF/AHA指南建议无症状和症状性PAD患者戒烟并应用抗血小板/抗凝药物。对于存在严重肢体缺血(CLI)的PAD患者应考虑接受腔内与开放保肢手术治疗。即便存在CLI的PAD患者接受如上治疗,有时仍无法为患肢提供足够的血流灌注以消除症状。为建立有效血供,许多研究已经深入细胞治疗层面。内皮干细胞、单核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很好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也被应用于PAD患者,以诱导血管生成。其中,HGF最有优势,因为它可诱导血管生成却不伴有反应性血管炎及血管通透性增高。同时,血管腔内治疗器械及技术,如药物涂层球囊等也获得较快发展。本文将PAD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鲁景元徐文健汪涛楼文胜顾建平
关键词:外周动脉疾病细胞治疗腔内治疗
超声在剖宫产瘢痕妊娠早期诊断及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超声在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早期诊断及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UAC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因CSP接受UACE的患者71例,分析其UACE前后的超声表现及超声下清宫术后动态随访情况。结果 UACE前超声诊断示瘢痕处孕囊部分突入型31例,瘢痕处孕囊完全突入型33例,瘢痕处包块型7例,瘢痕处肌层菲薄且血流丰富,为低阻力血流频谱。UACE后3~6d超声示63例瘢痕处未见血流信号,8例见点状血流信号。UACE后所有患者行超声引导清宫术,其中4例又行手术治疗,随访3~5个月内包块均消失,35~50d内月经恢复。结论超声不但可以早期准确诊断剖宫产瘢痕妊娠及其分型,还可有效评估UACE后的疗效,实时指导清宫术及进行术后动态观察,能有效避免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保留患者的子宫,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苗立友徐文健张蕾查文王咏梅曹荔
关键词:超声剖宫产瘢痕妊娠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
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治疗胎盘植入4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在胎盘植入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43例胎盘植入患者行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经双侧子宫动脉灌注甲氨蝶呤(MTX)以及抗生素后,再以明胶海绵栓塞,术后4-11d行清宫术。结果 43例患者成功率为100%,在术后4-11d内顺利完成清宫术,血清β-hCG产后2-3个月恢复正常月经在清宫术后1-5周内恢复正常,31例产后哺乳者,在停止哺乳1-3个月恢复正常月经,12例未哺乳。结论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治疗胎盘植入止血效果显著,明显降低子宫切除的风险,是治疗胎盘植入安全可行的方法。
周顺黄成义徐文健
关键词:子宫动脉胎盘植入甲氨蝶呤
“互联网+”背景下标准化病人在妇产科介入进修医师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9年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教学是已被众多实践证实了的一种高效的医学教学方法,文章在“互联网+”背景下,以妇产科介入进修教学为例,进一步探索将SP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选取2015年3月—2019年9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进修妇产科介入的学员共60人,其中单纯SP组与互联网+SP组各30人。两组学员基线指标和初始专科能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修期满后,互联网+SP组学员的临床思维、操作技能、医患沟通、团队协作评分均高于单纯SP组(P<0.05)。且互联网+SP组学员对带教老师的教学满意度评价也优于单纯SP组(P<0.05)。互联网+SP模式在医学进修教学中的初步尝试取得了积极效果,可在其他医学教育教学中做进一步推广,并在后续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和提高。
鲁景元徐文健何源
关键词:标准化病人互联网教育临床教学
子宫动脉栓塞术和口服达那唑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对比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和口服达那唑胶囊两种方法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6年5月至2010年3月84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为子宫动脉栓塞组(44例),口服达那唑胶囊的为口服药物组(40例),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痛经变化、月经周期和量的改变、子宫体大小改变及部分患者的妊娠情况。结果:子宫动脉栓塞组术后痛经减轻、月经量明显减少和子宫体缩小情况均优于口服药物组(P<0.01,P<0.05)。子宫动脉栓塞组在随访过程中有妊娠愿望的患者妊娠率(66.7%)高于口服药物组(33.3%),而子宫动脉栓塞组肝功能损伤、闭经和术后复发的发生率(0、4.5%、6.8%)均低于口服药物组(27.5%、32.5%、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子宫腺肌病临床治疗中疗效明显优于口服达那唑,并能够完整保留子宫,不良反应小,是值得推广的针对子宫腺肌病的微创治疗方法。
徐文健周顺黄成义王银段小义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子宫动脉栓塞达那唑
输卵管再通术联合碘油灌注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对比输卵管再通术(FTR)联合碘油灌注与常规FTR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3月因输卵管不孕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行FTR治疗的60例育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碘油灌注组(30例)和常规再通组(30例)。常规再通组在输卵管疏通完成后向输卵管腔内注入地塞米松、糜蛋白酶和胎盘组织液防止粘连,并于次月行输卵管通液1次,通液1个月后备孕;碘油灌注组将防粘连药物加入碘油制成乳剂后注入输卵管,次月不通液直接备孕,其余操作同常规再通组。随访期为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妊娠率、治疗后妊娠所需时间、输卵管妊娠率、自然流产率以及输卵管通畅度维持情况(未妊娠者)。结果两组患者基线指标及术前输卵管通畅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碘油灌注组患者妊娠率高于常规再通组、输卵管妊娠率低于常规再通组,在未能妊娠的患者中维持输卵管通畅的比例高于常规再通组,妊娠所需时间短于常规再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自然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TR联合碘油灌注可提高妊娠率,缩短术后妊娠所需时间,降低输卵管妊娠发生率,并延长输卵管维持通畅时间。该方案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不增加技术难度和硬件要求,在具备FTR开展条件的各级医疗机构中均可推广。
鲁景元徐文健薛松顾建平
关键词:输卵管再通碘油随机对照研究
产后出血管理与介入干预策略——江苏共识(2019)被引量:16
2020年
产后出血(PPH)作为常见的产科急重症,仍是现阶段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介入技术具有快速、安全、损伤小、止血效果确切及保留生育力等优势,目前已广泛应用于PPH治疗。回顾近期文献,本共识系统地回顾了PPH定义、介入治疗适应证、干预时机、介入预防措施以及介入干预策略,同时还关注了PPH介入干预中生育力保护问题。本共识旨在规范PPH诊断、治疗和预防,为广大介入和产科临床工作者提供合适的PPH介入治疗方案。
鲁景元瞿斌徐文健
关键词:产后出血介入干预
综合镇痛在子宫腺肌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对比综合镇痛方案与常规镇痛方案在子宫腺肌病(AM)介入治疗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收治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介入科,有典型AM临床症状以及明确超声和(或)核磁共振AM影像学征象的60例患者临床资料。入组患者被随机分入综合镇痛组(30例)和常规镇痛组(30例)。综合镇痛组使用氟比洛芬酯+盐酸哌替啶+盐酸利多卡因+地塞米松磷酸钠,常规镇痛组使用吲哚美辛栓+盐酸哌替啶。采用疼痛数字评定量表(NRS)和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PS)两种疼痛评估工具,分别对两组患者术中、术后6小时及术后3天进行疼痛评分,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刻的疼痛程度,观察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术前痛经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综合镇痛组患者术中、术后6小时及术后3天的NRS和FP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镇痛组患者(P<0.05),且未观察到严重副反应的发生。结论:在AM的介入治疗中,由于氟比洛芬酯、盐酸哌替啶、盐酸利多卡因和地塞米松磷酸钠的镇痛机制互补,因此由上述药物组成的综合镇痛方案比由吲哚美辛栓和盐酸哌替啶组成的常规镇痛方案有更好的镇痛效果,且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在各级医疗机构中均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鲁景元薛松孔晶王伟徐文健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介入治疗子宫动脉栓塞随机对照试验
药物涂层球囊与普通球囊治疗股膕动脉硬化闭塞的疗效比较: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对比药物涂层球囊与普通球囊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2015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于南京市第一医院介入血管科符合入组标准且完成随访的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入组患者由计算机随机分入药物涂层球囊组(n=23)和普通球囊组(n=23)。入组标准:同侧单个或多个股浅动脉和/或腘动脉病变(3~15 cm之间的狭窄或闭塞)、Rutherford分级2~5级、伴有或不伴有其他伴随疾病。排除标准:支架内再狭窄,动脉瘤,急性血栓形成,妊娠,预期寿命不满1年以及膝下动脉闭塞。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管腔晚期丢失、踝臂指数改善情况、Rutherford分级改善情况、再狭窄发生率、血栓形成率和截肢率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危险因素、病变血管特征情况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在管腔晚期丢失、踝臂指数改善情况、Rutherford分级改善情况、再狭窄发生率、血栓形成的比较中,药物涂层球囊组均优于普通球囊组(P<0.05),而两组截肢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的治疗中,药物涂层球囊与普通球囊相比可有效降低股腘动脉6个月管腔晚期丢失、再狭窄发生率和血栓形成率,并可获得更优的踝臂指数、Rutherford分级改善。
鲁景元顾建平徐文健楼文胜汪涛
关键词:动脉硬化闭塞踝臂指数外周动脉疾病
缩短碘油子宫输卵管造影延迟片拍摄时间可行性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验证运动缩短碘油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延迟片拍摄时间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行碘油HSG且符合入组标准的不孕患者共100例,随机分入运动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运动组要求在HSG术后6h内,累计步行10000步以上;对照组术后6h内避免高强度运动,步行少于3000步。分别摄取两组受试者6h与24h延迟片对盆腔粘连程度进行诊断,并通过Kappa检验评估两个时间点延迟片的诊断一致性。结果运动组6h与24h延迟片诊断结论对比,两者一致性较高(McNemar检验P=0.223,Kappa值0.917);而对照组6h与24h延迟片诊断一致性一般(McNemar检验P=0.002,Kappa值0.493)。结论通过指导患者HSG术后适量步行运动缩短碘油子宫输卵管造影延迟片拍摄时间的方法是可行的,提高了油性对比剂的诊断效率,节省了患者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有利于HSG在不孕症筛查中的推广普及,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李莹莹鲁景元徐文健
关键词:子宫输卵管造影碘化油盆腔粘连自身对照试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