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春玲

作品数:91 被引量:269H指数:9
供职机构:安阳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2篇标准

领域

  • 76篇农业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学

主题

  • 68篇小麦
  • 16篇性状
  • 11篇农艺
  • 9篇农艺性
  • 9篇农艺性状
  • 8篇品种(系)
  • 8篇籽粒
  • 7篇育种
  • 6篇冬小麦
  • 6篇选育
  • 6篇小麦品种
  • 6篇秸秆
  • 6篇秸秆还田
  • 6篇还田
  • 6篇高产
  • 5篇栽培
  • 5篇栽培技术
  • 5篇土壤
  • 5篇作物
  • 5篇小麦籽粒

机构

  • 91篇安阳市农业科...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农业农村部环...
  • 2篇河南省农业科...
  • 2篇许昌职业技术...
  • 2篇新乡市农业科...
  • 2篇安阳市农业技...
  • 1篇安阳工学院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河南工业大学
  • 1篇河南省新乡市...
  • 1篇河南黄泛区地...
  • 1篇安阳市农业局
  • 1篇商丘市农林科...
  • 1篇驻马店市农业...

作者

  • 91篇杨春玲
  • 40篇韩勇
  • 38篇薛志伟
  • 36篇周其军
  • 34篇薛鑫
  • 32篇张凡
  • 30篇董军红
  • 29篇宋志均
  • 28篇侯军红
  • 23篇关立
  • 19篇贠超
  • 3篇张影全
  • 3篇魏益民
  • 2篇张波
  • 2篇赵宗武
  • 2篇卢洋洋
  • 2篇刘锐
  • 2篇范阳
  • 2篇郭爱兵
  • 2篇张志民

传媒

  • 14篇中国种业
  • 9篇安徽农业科学
  • 5篇山东农业科学
  • 5篇农业与技术
  • 4篇农业科技通讯
  • 4篇江苏农业科学
  • 4篇河北农业科学
  • 3篇山西农业科学
  • 3篇麦类作物学报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现代农业科技
  • 3篇大麦与谷类科...
  • 2篇作物研究
  • 2篇农学学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农村科学实验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种子科技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年份

  • 2篇2025
  • 8篇2024
  • 8篇2023
  • 14篇2022
  • 13篇2021
  • 11篇2020
  • 2篇2019
  • 10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41个小麦新品种(系)在豫北麦区的比较试验研究与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试验于2017-2018年在安阳市柏庄试验基地进行,供试品种为全国各科研院所、企业提供的41个小麦新品种(系),其中1个为对照品种(周麦18)。通过对41个品种的农艺性状、抗性、产量比较发现,参试品种的生育期较一致,为238~241 d,株高为64~86 cm,抗病性和抗冻害能力一般;穗数变化幅度为370万~810万/hm2,穗粒数变化幅度为25~51粒,千粒重变化幅度为24.7~45.5 g,产量波动较大,幅度为3778~7704 kg/hm2,产量最高的品种为新麦40,产量最低的品种为GR16-8。与对照相比,增产的小麦新品种(系)有6个,依次为新麦40、安麦11、泛麦56、新麦56、泛麦59、红旗0928,推荐其参加更高一级试验。
张凡周其军杨春玲韩勇侯军红
关键词:小麦农艺性状抗性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筛选小麦高产优质新品种(系)的研究被引量:18
2020年
为了给筛选和评价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提供多元化的分析方法,以黄淮南片试验中16个小麦新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其农艺性状、产量、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排序结果和产量排序结果大体上一致;生育期、饱满度、株高等指标与参考数列关联度最大,关系最紧密;相关性分析表明千粒重是关乎产量与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筛选出产量、品质均较好的3个小麦新品种(系),分别为‘轮选146’、‘安麦1350’、‘苑丰12’。这两种方法能够准确、全面地分析小麦新品种(系),为高产优质小麦的选育提供了多元化的分析方法。
张凡薛鑫刘国涛周其军董军红杨春玲
关键词:小麦灰色关联度分析聚类分析
农田土壤—小麦系统重金属迁移特征和风险评估
2024年
冬小麦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豫北典型农田土壤和小麦籽粒中重金属的富集特征及其潜在风险,为小麦种植及籽粒安全质量提供科学依据。采集了豫北典型农田的土壤和小麦籽粒样本,测定了其中的铁、锰、锌、铜、铬、镍等元素的含量,并对重金属的污染及其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中重金属元素铁、锰、锌、铜、铬、镍平均含量分别为11397.33、287.83、23.33、7.41、31.41、8.56 mg/kg;元素之间多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铜、锌、铬、镍单项污染评价和综合污染评价均为清洁无污染。小麦籽粒中重金属元素铁、锰、锌、铜、铬、镍平均含量分别为30.42、61.75、23.17、1.52、0.28、0.16 mg/kg;少数元素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铁、锌、铜含量低于小麦可耐受最高含量,锰含量高于小麦可耐受最高含量;铬元素综合污染评价为轻度污染,镍元素污染评价为清洁无污染。土壤—小麦系统中重金属之间存在协同或拮抗作用,小麦籽粒对土壤重金属的富集系数表现为锌>锰>铜>镍>铬>铁。可得出结论豫北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程度较低。
薛志伟郜峰黄青青杨春玲
关键词:土壤小麦冬小麦重金属污染评价风险评估
关于新时代农业政策方向与重点
2020年
本文着眼于我国建设世界农业科技强国的目标,浅析了当前农业科技攻关领域以及当前世界农业科技前沿技术的发展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村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制约,指出了我国新时期农业政策在土地改良、育种技术和生产技术的方向和重点。
刘国涛杨雨周其军郜峰杨春玲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业政策农业科技
安麦1241产量品质和抗性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安麦1241”是由安阳市农业科学院小麦所选育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其在2015—2017年河南省区域试验中表现优异,产量分别达到8190.4kg·hm-2、8178.4kg·hm-2,较对照品种产量分别增加7.51%、7.21%,增产点率分别达到83.3%、100.0%,年际间产量变异系数仅为0.1%,具有较好的适应性、高产稳产性。品质分析表明,“安麦1241”为中筋品种;抗性鉴定表明,2a试验中,“安麦1241”条锈病均达到中抗或高抗水平。
张凡杨春玲关立侯军红宋志均韩勇
关键词:抗性
一种小麦育种专用人工授粉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育种专用人工授粉器,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该一种小麦育种专用人工授粉器包括:储粉箱,储粉箱设有进气口和出粉口;供气机构,与储粉箱的进气口相连通;手柄,右端与储粉箱可拆卸连接;授粉头,包括套筒、挡环、套...
郜峰杨春玲贠超侯军红宋志均关立刘国涛范华兵薛志伟董军红周其军
河南省小麦新品种漯麦906和昌麦18的高产特点
2019年
为了明确小麦新品种的高产特点,充分挖掘其增产潜力,以周麦18为对照,分析了漯麦906和昌麦18的群体性状以及产量构成等特点。结果表明:与周麦18相比,漯麦906和昌麦18的总茎数在越冬期和起身期无显著差异,拔节期明显较低;抽穗前叶面积指数增速较慢,抽穗后降幅较小,生育期内叶面积指数变化较为平稳,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和转移;穗粒数多,千粒重大,弥补了总穗数显著较低的不足;产量显著提高,增产幅度分别达到了4.26%和4.18%。漯麦906和昌麦18高产的主要特点是主茎穗比例高,花后叶面积指数降幅小,穗粒数多,千粒重大。
薛志伟杨春玲关立
关键词:叶面积指数
小麦杂交育种F_(1)代多目标性状灰色综合评判被引量:2
2022年
为了提高育种效率,采用灰色综合评判法对2020—2021年度安阳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育种过程中的50个F;代小麦杂交组合进行了多性状优势的综合评估。根据灰色综合评判值评出一等组合19个,二等组合22个,三等组合9个。其中,最优组合为7号组合,灰色综合评判值为0.7925,其单株产量、结实性和粒质均已达到育种目标,达标指数均为1.0000;株高和千粒重比较接近育种目标性状,达标指数分别为0.8511和0.7692;而饱满度和单株穗数则距育种目标性状较远,达标指数分别为0.4444和0.5222。因此,在随后的选育过程中,该组合应当在保证其他性状稳定遗传的前提下,加强对饱满度和单株穗数的重点选择。其他组合也可以通过类似的分析获得最佳的处理方式。该方法可以让育种工作者在育种早期确定重点组合,然后在其后代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节省人力、物力、地力和财力,极大地提高了育种效率,建议在杂交育种工作中广泛推广。
关立杨春玲韩勇宋志均薛志伟侯军红薛鑫张凡
关键词:小麦杂交育种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同异分析法的小麦产量与品质综合评价被引量:8
2022年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同异分析法综合分析8种小麦品种产量与品质等11个指标间的关系,并作出评价。结果表明,产量与蛋白质、湿面筋含量间为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间为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从11个性状中可提取湿面筋含量生长因子、有效穗生长因子、吸水率生长因子3个主成分,第1主成分贡献率39.170%、第2主成分贡献率29.043%、第3主成分贡献率15.728%,累计贡献率达83.941%;根据同异分析法得出的联系度值大小确定了小麦品种的排序为安麦11、安麦1350、安麦1241、安麦13、安麦19、安麦22、安麦23和安麦1132。因此,安麦11综合性状优良,可以作为小麦育种亲本选配的首选材料。
张凡杨春玲韩勇侯军红
关键词:小麦
中低产田不同氮磷钾施量对小麦产量三因素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针对中低产田设置不同氮磷钾施量处理,通过研究各处理肥料利用率来分析其对产量及其构成三因素的影响,以期为河南省安阳市中西部地区小麦生产中氮磷钾肥合理配比,充分发挥地力、提高小麦产量、增产增收提供支持。
宋志均杨春玲关立
关键词:小麦肥力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