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刚
- 作品数:7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尺寸羟基磷灰石/骨形态发生蛋白2活性骨植入物促骨缺损再生修复
- 2025年
- 目的:筛选适宜尺寸的羟基磷灰石(HAP)颗粒负载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以构建HAP/BMP2活性骨植入物用于促骨缺损再生修复研究。方法:研磨过筛法制备HAP颗粒,取直径范围在0.50~1.00 mm、1.00~1.25 mm和1.25~1.50 mm 3种尺寸的颗粒,记为HAP-1、HAP-2和HAP-3。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CCK8法和模拟填充实验评估HAP颗粒的形貌、生物相容性和填充性。优选HAP颗粒负载BMP2构建HAP/BMP2活性骨植入物,并与人间充质干细胞(hBMSC)共培养,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碱性磷酸酶(ALP)染色检测HAP/BMP2体外促成骨性能。选取15只8月龄、平均体重为(8.0±0.7)kg的比格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5只,构建颈椎大段缺损模型,研究活性骨植入物促骨修复性能。对照组骨缺损术后在C2~4间用接骨板及螺钉固定邻近椎体;HAP-2组骨缺损术后填充HAP-2骨植入物,行相同固定术;HAP-2/BMP2组术后填充HAP-2/BMP2活性骨植入物,行相同固定术。术后6、12个月,比格犬于侧卧位拍摄X线片后处死,取颈椎C1~4节段,并使用微型CT扫描C1~4节段样本,使用CT-An、CT-Vol进行3D重建。然后进行甲苯胺蓝染色,全景扫描并用ImageJ 2.1.0软件进行半定量分析,以评估植入物体内促进骨缺损修复再生的能力。结果:HAP-1(0.50~1.00 mm)、HAP-2(1.00~1.25 mm)和HAP-3(1.25~1.50 mm)3种尺寸HAP颗粒均保留了致密多孔晶体结构,HAP-1、HAP-2颗粒浸提液处理hBMSC 72 h无明显毒性(P>0.05),且与HAP-3比较,HAP-1、HAP-2颗粒显示出更好的填充性能。qRT-PCR结果证实HAP-1、HAP-2颗粒负载BMP2前后均能促进成骨相关基因Alp、Col1、Runx2的表达,且HAP-2/BMP2组效果最佳(P<0.001)。ALP染色显示HAP-2/BMP2组的ALP活性最强。体内促成骨实验中,X线片及微型CT结果显示,HAP-2/BMP2活性骨植入物在术后6、12个月显著促进比格犬颈椎缺损的新生骨组织再生和成熟,甲苯胺蓝染色结果证实HAP-2/BMP2组比�
- 聂井君张楠罗玉文曹晶晶王宏刚郭建勋陈大福行勇刚
-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颗粒骨形态发生蛋白2骨缺损修复
- 一种锶掺杂改性的天然羟基磷灰石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锶掺杂改性的天然羟基磷灰石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锶掺杂改性的天然羟基磷灰石支架材料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溶解性以及促进骨组织再生的能力,且能以一种持续而缓慢的方式释放锶离子,...
- 陈大福万奔曹晶晶王宏刚郭建勋王芊黎广平王任先聂井君吴新宝蒋协远
- 文献传递
- 一种改进的细胞刮刀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细胞刮刀,包括第一把手杆、第二把手杆和第三把手杆,所述第一把手杆设置在第二把手杆和第三把手杆之间,且第一把手杆和第二把手杆之间通过若干个连接弹簧进行连接,所述第一把手杆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把...
- 王芊陈大福王任先曹晶晶郭建勋王宏刚黎广平
- 文献传递
- 显微CT旋转步长对牛腰椎松质骨重建图像及数据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显微CT对牛腰椎松质骨扫描时不同旋转步长对扫描时间、磁盘占用、重建图像质量及骨形态计量学数据的影响,为松质骨扫描设定旋转步长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牛同一腰椎的8块矩形离体松质骨,尺寸为4X2X2mm,依次设定旋转步长为0.25°、0.30°、0.40°、0.50°、0.75°、1.0°、1.5°、2.0。进行显微CT扫描,将步长0.25。设为对照组,比较其他7个步长组的三维重建图像质量、扫描时间、占用磁盘空间情况;分析骨体积(bonevolume,BV)、骨表面积(bonesurface,BS)、骨表面积密度(bone surface/volume ratio,BS/BV)、板状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platemodel),Tb.Th(p1)]、板状骨小梁分离度[trabecular separation(platemodel),Tb.Sp(p1)]、板状骨小梁数量[trabeeularnumber(platemodel),Tb.N(p1)]、杆状骨小梁直径[trabecular diameter(rodmodel),Tb.Dm(rd)1、杆状骨小梁分离度[trabecular separation(rod model),Tb.Sp(rd)]、杆状骨小梁数量[trabecularnumber(rodmodel),Tb.N(rd)1、骨小梁模式因子(trabecular bone pattern factor,TBPf)共10项骨形态学参数的统计学差异。结果:与步长0.25。组比较:(1)步长0-30。1.5。的6组三维重建图像质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骨小梁结构清晰可辨,仍可较好反映松质骨标本的解剖学特征,而步长2.0。组骨小梁结构模糊,图像质量明显下降;(2)随着旋转步长的增大扫描时间、磁盘占用均呈线性降低;(3)骨形态计量学10项数据分析表明,步长0.30°、0.40°组各项数据与步长0.25°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BV值自步长2.0。组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Tb.Sp(rd)、TBPf值自步长O.50。组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BS、BS/BV、Tb.Th(p1)、Tb.Sp(p1)、11).N(p1)、Tb.Dm(rd)、Tb
- 陶剑锋赵丹慧吴成爱綦慧王宏刚王娜
- 关键词:三维重建图像
- 抗菌型纳米纤维膜的释药及生物相容性研究
- 2014年
- 目的探讨药物含量对抗菌型纳米纤维膜释药行为、抑菌性能及生物相容性及降解性能的影响。方法电纺制备聚己内酯(PCL)/甲硝唑(MNA)纳米纤维膜(MNA占PCL的质量比为0、1%、5%、10%、20%、30%及40 wt%),对应编号P0、P1、P5、P10、P20、P30及P40。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不同载药量样品不同时间段的药物释放量。通过测量载药膜周围抑菌圈的直径来表征膜的抗菌性能。四唑盐比色法(MTT)测试测试细胞毒性。细胞计数Kit-8法(CCK-8)评价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在不同膜表面粘附及增殖情况。通过兔皮下埋植,伊红苏木素(H&E)染色切片及扫描电镜(SEM)观察不同膜的组织相容性及降解性能。结果药物释放具有1周内突释,后逐渐缓释的特点。药物含量5%以上样品1天后开始呈现抑菌圈,且持续抑菌时间达30天。随药物含量增加,抑菌圈直径增加。载药膜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其中P30的细胞相容性最好。加载药物能够提高组织相容性及降解速率。结论 PCL/MNA纳米纤维膜具有良好的抑菌性能及生物相容性。P30的综合性能最佳。
- 石锐薛佳佳曹晶晶郭建勋王宏刚陈大福田伟
- 关键词:电纺聚己内酯甲硝唑
- 聚己内酯基载药引导组织再生膜的制备及性能对比
- 石锐薛佳佳陈大福黎广平王宏刚张立群
- 关键词:聚己内酯甲硝唑电纺丝引导组织再生膜
- 骨肉瘤干细胞差异表达microRNA对其干性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探讨骨肉瘤干细胞差异表达microRNA(miRNA)及其对骨肉瘤干细胞的干性特性(自我更新、侵袭、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无血清悬浮培养法和流式分选术分离鉴定骨肉瘤干细胞;分别采用成球实验、体外侵袭鉴定骨肉瘤干细胞的干性特性;高通量测序检测骨肉瘤干细胞中差异表达miRNA;采用定量逆转录PCR(qRT-PCR)技术检测相关差异表达miRNA的情况,验证miRNA结果;相关miRNA抑制剂干扰后,分别进行成球实验和侵袭实验检测miRNA对骨肉瘤干细胞自我更新、侵袭能力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成功分离Saos-2的CD133^(+)和CD133^(+)细胞,具有较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和侵袭能力。与CD133^(+)细胞相比,CD133^(+)细胞的高表达miRNAs共有15个;低表达miRNAs共有2个。采用qPCR技术验证高通量测序差异表达miRNA相关结果,CD133^(+)亚群中miR-33b-3p、miR-3648、miR-4442、miR-5091表达上调,miR-3143、miR-3150a-5p表达下调。抑制相关高表达miRNA(miR-33b-3p、miR-3648、miR-4442、miR-5091)表达后,CD133^(+)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和侵袭均下降,细胞凋亡上升。结论 骨肉瘤干细胞中具有多种差异表达miRNA,其对骨肉瘤干细胞的干性特性具有调控作用。
- 王芊张博文罗鹏郭建勋王宏刚聂井君王任先陈大福
- 关键词:CD133自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