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攀
- 作品数:22 被引量:69H指数:4
- 供职机构:百色市中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百色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型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研究进展
- 2013年
- 目的血小板的激活和聚集在心血管疾病形成过程中起到核心作用,大量临床试验表明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在有效性、患者耐受性及药物不良反应方面都存在一定不足,作用将以上诸方面内容及国内外对于新型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方法参阅相关文献,对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及临床试验研究现状和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归纳和综述。结果与结论一些新型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已经批准上市,另一些药物也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新型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有许多潜在优势,有利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防治。
- 姜攀
- 关键词: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 正交试验法优选十三味逐瘀合剂的提取工艺
- 2024年
- 目的优选十三味逐瘀合剂的水提煎煮工艺,为其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煎煮次数(A)、加水量(B)、煎煮时间(C)作为考察因素,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与出膏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确定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和出膏率的权重系数分别为70%和30%,通过L_(9)(3^(4))正交试验设计,优选水提的煎煮工艺,并进行验证实验。结果最优选的煎煮工艺为加8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90 min。结论优选的工艺条件合理、稳定可行,可用于规范化十三味逐瘀合剂提取。
- 邓凤云冯丽珍韦贤唐文静吴显兴罗试计姜攀
- 关键词:正交试验法羟基红花黄色素A高效液相色谱法
- 中医内外结合治疗小儿外感咳嗽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7年
- 咳嗽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1],小儿咳嗽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等,病毒感染是常见的原因,但常继发细菌感染~[2],中医学认为,小儿肺脏娇嫩,常有不足,卫外不固,御邪之力薄弱,是导致小儿咳嗽的主要原因,故小儿咳嗽以外感咳嗽居多~[3]。中医对小儿外感咳嗽的治疗主要有内服和外治两大类,近年来有学者将其二种方法融为一体,采用内服外用结合的方法治疗小儿外感咳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分述如下。
- 刘相朝姜攀莫大
- 关键词:小儿外感咳嗽内外合治
- 喜炎平注射液临床应用评价被引量:21
- 2014年
- 目的了解喜炎平注射液的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病例中喜炎平注射液的使用情况,对其使用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最常用的适应证为呼吸道感染(81.8%),其次为肠炎(9.0%)。喜炎平注射液在联合用药、药物配伍、用法用量等方面均存在不合理应用情况。结论应制定干预措施,规范喜炎平注射液的使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姜攀
- 关键词:喜炎平注射液不合理用药
- 一种十三味逐瘀合剂的质量检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十三味逐瘀合剂的质量检测方法,该十三味逐瘀合剂是由酒制大黄、柴胡、红花、川芎、桃仁、当归、甘草等十三味中药加水煎煮制成,所述的质量检测方法,包括合剂中大黄的薄层色谱鉴别和游离大黄酚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本发...
- 邓凤云王建芳吴显兴罗试计姜攀
- 麻杏石甘汤(农本方)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7
- 2016年
-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中药对照组和西药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麻杏石甘汤加味口服,外加中药(咳喘膏)贴敷天突、肺俞穴。中药对照组予相同中药口服,不予中药外敷。西药对照组予小儿氨酚黄那敏、利巴韦林颗粒、氨溴特罗溶液口服,治疗6 d,比较各组临床症状与阳性体征消失时间,证候疗效。结果观察组在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优于中药对照组和西药对照组(P<0.05)。而两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11%,西药对照组为76.67%,中药对照组为68.97%,观察组分别与中药对照组和西药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杏石汤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疗效肯定,简便易行。
- 刘相朝姜攀莫大梁瑞李荣高邓凤云王美全李静陆艳花文晓涛杨文进安娜
- 关键词:小儿外感咳嗽麻杏石甘汤穴位贴敷咳喘膏
- 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注射剂应用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了解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注射剂应用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8月儿科门诊使用抗菌药物注射剂处方共669张,按照《抗菌药物应用指导原则》对抗菌药物注射剂的应用情况进行判断与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静脉给药658张占98.4%;共使用抗菌药物注射剂5类13种,第三代头孢菌素使用率最高(34.7%),其次为大环内酯类(14.1%);抗菌药物联用处方72张(10.8%),联合应用其他药物648张(96.9%),处方平均用药3.2种;诊断与用药相符处方607张(90.5%);抗菌药物说明书中儿童药标注缺失较多。结论我院儿科抗菌药物注射剂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问题,需要继续加强儿童抗菌药物注射剂合理使用的督导。
- 姜攀
- 关键词:儿科抗菌药物注射剂合理用药
- 我院儿科手足口病患儿医嘱用药评价
- 2013年
-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患儿医嘱用药情况,评价临床用药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病历中手足口病患儿医嘱用药情况,对其使用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存在不合理用药医嘱41份,占所抽查医嘱的34.17%。其中联合用药不适宜13份,无适应证用药10份,超剂量使用药物8份,用法用量不合理7份,存在配伍禁忌3份。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医嘱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用药现象。需强化儿科药学服务,进一步提高儿童合理用药水平。
- 姜攀
- 关键词:手足口病医嘱合理用药用药评价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新进展被引量:1
- 2018年
- 免疫疗法被喻为恶性肿瘤最有前景的治疗方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治疗肿瘤的方法更是以其显著的临床疗效而备受瞩目。ICIs可在晚期黑色素瘤、肾癌、肺癌、头颈癌、膀胱癌、乳腺癌等多个适应证显示疗效,其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中更是被视为革命性的突破。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ICIs在临床试验中也已获得突破性的研究进展,但是ICIs的毒性、标志物的设定以及联合疗法给患者带来的诸多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本研究拟就近几年ICIs临床治疗NSCLC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NSCLC提供借鉴和参考。
- 姜攀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联合疗法
- 基层医院药师开展药物治疗管理服务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4
- 2019年
- 药物治疗管理(medication therapy management,MTM)是指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对患者提供用药教育、咨询、指导等一系列专业化服务,从而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预防患者用药错误,减少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并降低患者治疗费用[1]。MTM通常需要多学科的团队参与[2],是集医、药、护、患多位一体的药物治疗管理服务。
- 姜攀
- 关键词:药物不良事件治疗管理医院药师用药依从性用药教育用药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