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锋 作品数:35 被引量:181 H指数:4 供职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电气工程 更多>>
一种单级式隔离型三相整流器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级式隔离型三相整流器及其控制方法,包括第一~第三交流侧电感、第一~第三交流侧电容、三相不控整流全桥电路、第一~第三双向开关、第一~第二变压器端电位单向箝位开关、双管正激电路;将三相交流电的相位角平均分为... 张斌锋 谢少军 丰瀚麟 李周洋 陈文明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高频交流升降压原理的DAB-BDC调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频交流升降压原理的DAB-BDC调制方法,将能量缓冲电感电流设计在电流临界连续模式(BCM)或断续模式(DCM),且采用恒频控制,保证BDC中的开关器件实现零电压开关(ZVS)和零电流开关(ZCS)... 吴云亚 阚加荣 梁艳 吴冬春 薛迎成 李小凡 张曌 张斌锋一种直流交流电源变换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交流电源变换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直流变换单元、交流变换单元、滤波单元;所述直流变换单元用以根据直流电源输出对应的直流母线电压,且直流母线电压高于直流电源的电压;所述交流变换单元用于将直流母线电压转换为... 吴冬春 阚加荣 吴云亚 商志根 薛迎成 张斌锋文献传递 一种直流交流电源变换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交流电源变换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直流变换单元、交流变换单元、滤波单元;所述直流变换单元用以根据直流电源输出对应的直流母线电压,且直流母线电压高于直流电源的电压;所述交流变换单元用于将直流母线电压转换为... 吴冬春 阚加荣 吴云亚 商志根 薛迎成 张斌锋文献传递 一种改进型的基于双移相全桥的SWISS整流器 被引量:3 2022年 目前,电流源型SWISS整流器普遍存在硬开关与开关应力大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整流器的功率密度。为了改善高功率应用场合中的效率,该文在原有的隔离型双移相全桥SWISS整流器拓扑的基础上,针对该拓扑存在的滞后桥臂软开关范围窄的问题,提出一种带有中点电容钳位的改进型基于双移相全桥的SWISS整流器。传统全桥的滞后桥臂软开关严重依赖漏感存储能量,只能在较大负载时实现软开关,而该文提出的拓扑通过独立设计超前桥臂和滞后桥臂的变压器,使得在负载较轻时可以同时利用变压器一次侧漏感与一次侧励磁电感共同辅助滞后管寄生电容充放电,实现滞后管的软开关,而不增加过多的额外损耗。该文具体分析滞后管开关的死区时间内,电路的详细工作状态,建立各项电路参数与滞后管软开关实现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仿真模型与样机模型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以及改进型拓扑的可行性。 李周洋 谢少军 张斌锋 赵鹏程关键词:SWISS 整流器 励磁电感 软开关 基于高频交流升降压原理的双有源桥双向变换器 被引量:6 2017年 为实现更优化的器件电流应力、更广范围内实现软开关,针对双有源桥双向变换器,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高频交流升降压的统一多变量控制策略。提出一种多变量求解的方法,并给出相应的计算流程和相关的控制框图。给出变压器变比和电感值的设计方法,并分析器件的电流应力。从器件电流应力、对控制变量潜力的挖掘程度和软开关范围3个方面,比较基于高频交流升降压控制策略与双移相控制策略控制下的双有源桥双向变换器的性能。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优良。 阚加荣 吴云亚 谢少军 汤雨 薛迎成 姚志垒 张斌锋关键词:双向变换器 电流断续 电流应力 一种直流交流电源变换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交流电源变换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直流变换单元、交流变换单元、滤波单元;所述直流变换单元用以根据直流电源输出对应的直流母线电压,且直流母线电压高于直流电源的电压;所述交流变换单元用于将直流母线电压转换为... 吴冬春 阚加荣 吴云亚 商志根 薛迎成 张斌锋文献传递 SiC MOSFET特性及其应用的关键技术分析 被引量:23 2016年 SiC MOSFET(silicon carbide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以其优越的特性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采用SiC器件的变换器能够采用高的开关频率、适应高温工作,实现高的功率密度,在一些应用场合能够代替Si基高频开关器件而显著提高电能变换装置的性能。然而,SiC器件与Si器件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实际应用中直接替换使用会存在诸多的问题,例如提高工作频率后产生的桥臂串扰、电磁干扰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等问题。目前已有大量关于SiC MOSFET应用研究的文献,但大部分都是针对SiC MOSFET应用中个别问题的研究,尚缺少对SiC MOSFET应用研究成果的系统性归纳与总结的文献。首先基于对SiC MOSFET与Si MOSFET/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的静态、动态特性的对比,总结出SiC MOSFET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关注的重点特性;然后从SiC MOSFET建模、驱动电路设计、EMI抑制以及拓扑与控制方式的选择等方面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与评述;最后指出了SiC MOSFET在应用中所需要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 张斌锋 许津铭 钱强 张曌 谢少军关键词:SIC MOSFET 驱动电路 EMI抑制 一种提升逆变器对电网适应能力的电流控制策略 被引量:25 2016年 为了改善不同电网条件下并网逆变器的稳定性和进网电流质量,提出电网电压比例加权前馈和附加相角补偿的谐波准谐振电流控制策略,明确了比例加权系数与谐波准谐振控制器可叠加次数之间的联系,给出一套完整的控制参数设计方法。该控制策略可在保证逆变器与电网级联系统稳定的前提下,最大化利用电网电压前馈和附加相角补偿的谐波准谐振控制的优势,提高逆变器输出阻抗模值,实现高质量的进网电流。理论和对比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兼顾级联系统的稳定性和进网电流低次谐波抑制,为提升逆变器对电网的适应能力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案。 钱强 谢少军 季林 许津铭 张斌锋关键词:并网逆变器 LCL并网逆变器即时采样的混叠现象与抑制 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即时采样技术可有效地减小采样延迟,提高LCL并网逆变器有源阻尼控制的鲁棒性。然而,该采样方法受到频率混叠的影响,导致信号采样不准确,限制了其实用性。为分析并解决频率混叠问题,该文建立了基于实际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工作模式的频率混叠分析模型,系统地分析了采样时刻与频率混叠程度的关系。分析表明,无论是传统的采样方案还是即时采样方案,均存在一定的频率混叠现象,但相对来说,传统采样方案混叠程度较轻。在此基础上,结合LCL并网逆变器有源阻尼控制对信号采样的需求,分析了多次采样和即时采样附加高通滤波两种频率混叠抑制方案,给出了相应的仿真与实验结果。多次采样方案增加了软硬件的实现难度,而附加高通滤波器的方案较为简便,更具实用性。 张斌锋 许津铭 谢少军关键词:并网逆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