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水稻
  • 4篇病害
  • 3篇杀菌剂
  • 2篇戊唑醇
  • 2篇寒地
  • 1篇稻恶苗病
  • 1篇稻瘟
  • 1篇稻瘟病
  • 1篇悬浮剂
  • 1篇药效
  • 1篇药效试验
  • 1篇育秧
  • 1篇三环唑
  • 1篇生物菌
  • 1篇生物菌剂
  • 1篇水稻病
  • 1篇水稻病害
  • 1篇水稻稻瘟病
  • 1篇水稻育秧
  • 1篇田间

机构

  • 6篇浓江农场
  • 1篇黑龙江八一农...

作者

  • 6篇徐有权
  • 2篇邱荣
  • 2篇杨丽颖
  • 1篇李海燕
  • 1篇辛丽丽
  • 1篇刘松涛

传媒

  • 5篇新农村(黑龙...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年份

  • 6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不同灌溉方式与寒地水稻病害发生和产量形成的关系被引量:1
2014年
为探索适合黑龙江地区的水田灌溉方式,以空育131为试材,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与寒地水稻主要病害发生和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病害发生种类与灌溉方式无显著相关性,但与病害发生程度有紧密联系。常规灌溉的水稻叶瘟、鞘腐病、褐变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最高。控水灌溉和节水灌溉病害发生较轻。产量方面,控水灌溉的产量最高,为10 049.03kg·hm-2,比常规灌溉增产6.81%,增产效果明显。
刘松涛徐有权李海燕
关键词:水稻病害灌溉方式
41%稳达防治水稻鞘腐病田间药效试验
2014年
对41%甲硫·戊唑醇(稳达)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研究它对鞘腐病的防治效果及田间应用技术,结果表明:于破口期、齐穗期各施一次41%甲硫·戊唑醇(稳达)对水稻鞘腐病具有一定防治作用,鞘腐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6.8%和1.9%,比空白对照降低了3.6%和1.8%,防效达到48.65%,产量比空白对照增加1.27kg/亩,增产率1.13%。但41%甲硫·戊唑醇(稳达)对鞘腐病防治效果低于常规药剂5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防效低2.7%。
宗利峰徐明岩徐有权
关键词:水稻杀菌剂病害
诺侬笑誖育秧型在寒地水稻育秧上应用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对诺侬笑誖育秧型微生物菌剂在水稻1.5叶期喷施对水稻的安全性、对秧苗素质的影响,以及对水稻苗期病害,尤其是立枯病的防治效果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诺侬笑誖育秧型微生物菌剂在水稻上应用安全性好,无药害。综合考虑秧苗素质和经济效益,推荐防立枯病用药剂量为3.0~9.0g/100平方米的用量。
邱荣杨丽颖徐有权
关键词:水稻微生物菌剂潜叶蝇
20%烯肟菌胺·戊唑醇(爱可)防治水稻病害试验
2014年
对20%烯肟菌胺·戊唑醇(爱可)进行田间药效试验,检验它对稻瘟病、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及对水稻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烯肟菌胺·戊唑醇(爱可)对稻瘟病、纹枯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当使用剂量为50ml/亩,在破口前3~5天和齐穗期施用后,叶瘟发病率仅为0.13%,防治效果达87.65%;纹枯病发病率为1.2%,防治效果90.63%。增产率为4.76%,增产作用明显。
徐明岩辛丽丽徐有权
关键词:水稻杀菌剂病害
卫福40%悬浮剂防治水稻恶苗病效果研究
2014年
通过使用卫福40%悬浮剂对水稻进行拌种包衣,明确卫福40%悬浮剂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对种子的安全性、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探索合适的使用剂量。通过试验得出:卫福40%悬浮剂在水稻上应用安全性好,无药害。在水稻上应用可以对恶苗病起到防治作用,防治恶苗病药种比3:1000的效果优于药种比2:1000。因此,推荐防恶苗病用药剂量为药种比3:1000的卫福400克/升悬浮剂拌种。
杨丽颖邱荣徐有权
关键词:种衣剂恶苗病
70%稻津防治水稻稻瘟病试验
2014年
对70%甲硫·三环唑(稻津)进行田间药效试验,检验它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70%甲硫·三环唑(稻津)对稻瘟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当使用剂量为40ml/亩,在水稻破口期、齐穗期茎叶喷雾后,叶瘟发病率为0.8%,防治效果达到79.55%。
辛丽丽宗利峰徐有权
关键词:水稻杀菌剂病害
共1页<1>
聚类工具0